[实用新型]一种农作物的收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21570.5 | 申请日: | 200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550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兵;赵爱东;王民权;杜新涛;张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中收联合收割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57/01 | 分类号: | A01D57/01;A01D65/0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章云霓 |
地址: | 222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作物 收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农业机械,特别是用于农作物收获的收割装置。
现有技术中,用于农作物收获的收割装置包括与动力机连接的过桥,过桥上朝向农作物的一端设有割台体,连接在割台体上拔倒农作物的拔禾轮,割台体面向农作物方向的下部设有可切割农作物的水平切割器,在割台体上水平切割器的一侧或两侧设有从农作物丛中分开将收割的农作物并将其拢向水平切割器的分禾装置,其分禾装置为前端窄、后端宽的钢板,割台体中部空腔内设有把割下的农作物送到过桥上面的割台搅龙,其存在的缺点是:这种切割装置只限于分开收割直立、不分枝的农作物,如小麦、水稻等,对于一些高大密集、上端分枝交错在一起的农作物,则会出现缠草现象,经常将分禾板缠死,以至使分禾板损坏,不能连续作业,并且增大了割台损失,影响收割质量和收割效率。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能把高大密集、上端分枝交错的农作物切割开,连续分禾收割的农作物的收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农作物的收割装置,包括与动力机连接的过桥,过桥上朝向农作物的一端设有割台体,割台体上部设有拔禾轮,割台体面向农作物方向的下部设有水平切割农作物的水平切割器,在割台体上水平切割器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分禾装置,割台体中部空腔内设有割台搅龙,其特点是:其分禾装置竖向切割器,竖向切割器与过桥上的动力传动轴之间设有动力传动装置。通过竖向切割器的切割作用,有效的使上端分枝交错的农作物连续分割开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达到,其特点是:所述竖向切割器采用往复式切割器,传动装置采用摆环式传动装置,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达到,其特点是:在所述竖向切割器的动力传动部位设有护板。通过护板有效的防止竖向切割器传动部位的缠草现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的农作物的收割装置,利用收割机上的原有动力,通过竖向切割器把上端交错在一起的分枝切割开然后分禾,有效的解决了对于一些高大密集、上端分枝交错在一起的农作物的连续分禾收割作业,分禾高度可达1600mm,并且降低了割台损失,收割效率提高一倍以上,收割速度可达4~8亩/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除去拔禾轮后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适合于高大密集、上端分枝交错的农作物如油菜的收割。包括与动力机连接的过桥5,过桥5上朝向农作物的一端设有割台体8,割台体8上设有引导农作物的拔禾轮9,割台体8面向农作物方向的下部设有水平切割农作物的水平切割器16,在割台体8上水平切割器16的一侧或两侧设有从农作物丛中分开将要收割的农作物并将其拢向水平切割器16的分禾装置14,割台体8中部空腔内设有把割下的农作物送到过桥5上面的割台搅龙15,其特点是:其分禾装置14为从农作物丛中竖向分割开将要收割的农作物的竖向切割器10,竖向切割器10与过桥5上的动力传动轴1之间设有动力传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通过竖向切割器10把上端交错在一起的分枝切割开,然后把农作物拢向水平切割器16,在拔禾轮9的拔倒、引导作用下,将被收割的农作物送到水平切割器16前,由水平切割器17将农作物割断后进入割台体8,进入割台体8的农作物又通过割台搅龙15送入过桥5。其传动方式如图2所示,利用原收割机上的动力,通过过桥5上的传动轴1传输动力,动力由链轮组2、链条3和张紧轮4传至中间轴6,由中间轴6带动摆环装置7,将旋转运动转换成往复直线运动,再通过割刀摆臂17带动动刀片11作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形成了动刀片11与护刃器12的相互运动,完成对于高大密集、上端分枝交错的农作物如油菜的分禾任务。其传动方式不仅仅限于此种,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实现,如凸轮机构。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收割小麦、水稻、大豆、草籽、谷子等作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中收联合收割机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中收联合收割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15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