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7270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连接同轴传输线与共面传输线的装置-CN200480028194.0无效
  • C·-J·维斯克 - 西门子公司
  • 2004-09-27 - 2006-11-08 - H01R13/646
  • 共面传输线(5)具有第二介电层(9),在该第二介电层(9)的正面上涂敷有共面内导体(6)以及第一和第二共面外导体(7,8),而该第二介电层(9)的背面具有随后为衬底载体涂层(11)的金属化层(10)。第一和第二共面外导体(7,8)通过第二介电层(9)与共面内导体(6)分开,并且同轴内导体(2)与共面内导体(6)连接,而同轴外导体(4)与第一和第二共面外导体(7,8)连接。在通过同轴传输线(1)和共面传输线(5)的连接点传输高比特率数据信号时会出现容性传播常数的放大,并由此产生不希望的反射。这通过在金属化层(10)中设置凹槽(12)来避免,该凹槽(12)从同轴传输线(1)与共面传输线(5)之间的连接点开始且相对共面内导体(6)大体对称地延伸,该凹槽(12)在共面内导体(6)的方向上随着距连接点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变尖
  • 连接同轴传输线与共装置
  • [发明专利]带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CN201310617492.4在审
  • 李琦;张谢馥;喻人杰 - 哈尔滨黑石科技有限公司
  • 2013-11-27 - 2015-06-03 - H01Q1/3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其组成包括:介质基板(1),辐射单元(2),共面波导信号馈电带线(3),共面波导接地面(4),在信号馈电带线上开U字形槽(5),在辐射单元上刻蚀三角形(6)。所述的辐射单元、共面波导信号馈电带线、共面波导接地面印刷在介质基板上表面;所述的辐射单元位于介质基板的中部,共面波导馈电带线从介质基板边缘引向辐射单元并与其连接;共面波导接地面由两片类梯形金属构成,分别固定于共面波导馈电带线两侧且与带线有间隙
  • 带有陷波特性宽带天线
  • [发明专利]带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CN201310617491.X在审
  • 李琦;刘雷;张冰然 - 哈尔滨黑石科技有限公司
  • 2013-11-27 - 2015-06-03 - H01Q1/3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其组成包括:介质基板(1),辐射单元(2),共面波导信号馈电带线(3),共面波导接地面(4),在信号馈电带线上开U字形槽(5),在辐射单元上刻蚀三角形和圆形结构所述的辐射单元、共面波导信号馈电带线、共面波导接地面印刷在介质基板上表面;所述的辐射单元位于介质基板的中部,共面波导馈电带线从介质基板边缘引向辐射单元并与其连接;共面波导接地面由两片类梯形金属构成,分别固定于共面波导馈电带线两侧且与带线有间隙
  • 带有陷波特性宽带天线
  • [发明专利]一种超导微波纳米谐振腔-CN201710166446.5有效
  • 郭国平;杨鑫鑫;贾志龙;孔伟成;段鹏;薛光明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7-03-20 - 2019-01-04 - H01P7/06
  • 本申请公开一种超导微波纳米谐振腔,包括介质基片、位于介质基片同一表面的两个共面波导地平面、共面波导传输线中央导带线和纳米腔;共面波导传输线中央导带线位于两个共面波导地平面之间;纳米腔位于共面波导地平面区域内,且位于介质基片表面上;其中,纳米腔的线宽为百纳米级别,且纳米腔背离共面波导传输线中央导带线的边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能够减小纳米腔和共面波导传输线中央导带线组成的电路的电容,从而削弱电容耦合;纳米腔的线宽减小,增强了动态电感,引起更高的特征阻抗,从而增强了超导微波纳米谐振腔与量子系统之间的耦合能力。
  • 一种超导微波纳米谐振腔
  • [发明专利]基于共面波导的皮秒脉冲发生器-CN200910071871.1无效
  • 张喆;李娟;时颖;林茂六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09-04-23 - 2009-09-23 - H03K3/64
  • 基于共面波导的皮秒脉冲发生器,属于脉冲发生器。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脉冲发生器不能满足超宽带通信技术对极窄脉冲宽度要求的问题。本发明由介质基板、金箔、激励信号共面波导、阶跃恢复二极管和输出信号共面波导组成,介质基板表面覆有金箔,激励信号共面波导和输出信号共面波导分布于介质基板上并呈垂直排列,激励信号共面波导的输入中间导带的一端连接阶跃恢复二极管的正极,阶跃恢复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在输出中间导带上,输出信号共面波导位于阶跃恢复二极管左侧的部分为终端短路传输线。
  • 基于波导脉冲发生器
  • [实用新型]带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CN201320782476.6有效
  • 李琦;张谢馥;喻人杰 - 哈尔滨黑石科技有限公司
  • 2013-11-27 - 2014-07-02 - H01Q1/3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其组成包括:介质基板(1),辐射单元(2),共面波导信号馈电带线(3),共面波导接地面(4),在信号馈电带线上开U字形槽(5)。所述的辐射单元、共面波导信号馈电带线、共面波导接地面印刷在介质基板上表面;所述的辐射单元位于介质基板的中部,共面波导馈电带线从介质基板边缘引向辐射单元并与其连接;共面波导接地面由两片类梯形金属构成,分别固定于共面波导馈电带线两侧且与带线有间隙
  • 带有陷波特性宽带天线
  • [实用新型]新型双陷波特性超宽带天线-CN201220656730.3有效
  • 李琦;刘文俭;刘乘源 - 哈尔滨飞羽科技有限公司
  • 2012-12-04 - 2013-07-10 - H01Q1/3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双陷波特性超宽带天线,其组成包括:介质基板(1),辐射单元(2),共面波导信号馈电带线(3),共面波导接地面(4),在辐射单元上开山字形的变形结构槽(5)。所述的辐射单元、共面波导信号馈电带线、共面波导接地面印刷在介质基板上表面,所述的共面波导馈线从介质基板边缘引向辐射单元并与其连接,共面波导接地面由两片类梯形金属构成,分别固定于共面波导馈电带线两侧且与带线有间隙
  • 新型陷波特性宽带天线
  • [实用新型]一种超导微波纳米谐振腔-CN201720276021.5有效
  • 郭国平;杨鑫鑫;贾志龙;孔伟成;段鹏;薛光明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7-03-20 - 2017-11-03 - H01P7/06
  • 本申请公开一种超导微波纳米谐振腔,包括介质基片、位于介质基片同一表面的两个共面波导地平面、共面波导传输线中央导带线和纳米腔;共面波导传输线中央导带线位于两个共面波导地平面之间;纳米腔位于共面波导地平面区域内,且位于介质基片表面上;其中,纳米腔的线宽为百纳米级别,且纳米腔背离共面波导传输线中央导带线的边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能够减小纳米腔和共面波导传输线中央导带线组成的电路的电容,从而削弱电容耦合;纳米腔的线宽减小,增强了动态电感,引起更高的特征阻抗,从而增强了超导微波纳米谐振腔与量子系统之间的耦合能力。
  • 一种超导微波纳米谐振腔
  • [实用新型]一种超宽带双陷波天线及电子设备-CN201921808734.7有效
  • 赵浩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0-25 - 2020-05-19 - H01Q1/48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宽带双陷波天线及电子设备,该超宽带双陷波天线包括介质基板、共面集成波导接地面和共面集成波导馈电线,共面集成波导接地面为两个,分布在共面集成波导馈电线两侧,且与共面集成波导馈电线具有间隙,超宽带双陷波天线还包括:第一螺旋天线和第二螺旋天线,两者分别与共面集成波导馈电线的一端相连且相对共面集成波导馈电线对称;两个L型缝隙,其刻蚀在介质基板的上表面,用于形成频段覆盖3.3GHz~3.7GHz
  • 一种宽带陷波天线电子设备
  • [实用新型]卡片插座-CN201621227548.0有效
  • 朱跃龙;陈高;朱昭晖 -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 2016-11-15 - 2017-05-03 - H01R13/5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片插座,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金属壳体及退卡机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插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延伸入插槽的接触部,所述退卡机构包括相互作动的枢片及推杆,所述枢片包括枢部及自枢部左右两端凸伸出的连动臂、抵推臂,所述连动臂与推杆配合作动,所述抵推臂向前进入插槽,所述推杆组装于金属壳体上,避免推杆与绝缘本体接触,防止推杆在卡片插座组装过程中压迫绝缘本体变形,有利于保证卡片插座的共面度,提高性能稳定性。
  • 卡片插座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