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747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具有多纱线效果的合成纱线-CN202123334789.9有效
  • 陈丽芳;陈旭东 - 射阳达胜毛纺织有限公司
  • 2021-12-28 - 2022-09-13 - D02G3/04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领域,尤其是涉及具有多纱线效果的合成纱线,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所述第一由涤纶长丝、纯棉纤维和再生纤维组成,且第二由粘胶长丝和竹纤维组成,所述第三有尼龙长丝、涤棉纤维、腈纶纤维、纯甲壳素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且第三等距离缠绕在第一和第二的外壁。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二和第三中纯棉纤维5、竹纤维8和纯甲壳素纤维12提高整体的舒适性和抗菌性能,再生纤维6、腈纶纤维11、弹性纤维13和涤棉纤维10提高弹性的同时提高保持韧性,第一、第二和第三中的纤维提高整体的韧性
  • 具有纱线效果合成
  • [实用新型]组合-CN200520072338.4无效
  • 沈晓飞 - 沈晓飞
  • 2005-06-03 - 2006-08-02 - D02G3/22
  • 一种组合,包括第一纤维、第二纤维,所述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相互缠绕在一起,所述的第一纤维或第二纤维中至少有一具有局部的变粗段。由于所述的第一纤维与所述的第二纤维的粗细比例为变化的,因而由第一纤维与第二纤维相互缠绕构成的组合的粗细比例也为变化的,用本实用新型可以织出多种款式的布料。
  • 组合
  • [实用新型]一种逐层包缠四-CN201520535606.5有效
  • 刘新金;苏旭中;谢春萍;张洪;徐伯俊 - 江南大学
  • 2015-07-22 - 2015-12-30 - D02G3/26
  • 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逐层包缠四,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其中第一、第二为捻向相同的纱线,第一和第二通过与其捻向相反的捻向交缠在一起,形成双股,第三采用与双股捻向相反的捻向交缠在双股的外面,形成三,第四采用与三捻向相反的捻向交缠在三的外面,形成四。本实用新型通过首先选用两个纱线反向交缠形成双股,而后采用第三与双股反向交缠形成三,最后采用第四与三反向交缠形成四,使得纱线具有线的形式,可大幅增加纱线强力,减少纱线毛羽,减少纱线的整体残余扭矩
  • 一种逐层包缠四股纱
  • [实用新型]一种四-CN201520537200.0有效
  • 刘新金;苏旭中;谢春萍;张洪;徐伯俊 - 江南大学
  • 2015-07-22 - 2015-12-09 - D02G3/04
  • 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四,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为捻向相同的纱线,第一和第二采用与其相反的捻向交缠在一起,形成第一双,第三和第四采用与其相反的捻向交缠在一起,形成第二双,第一双和第二双采用与相反的捻向交缠在一起,得到四。本实用新型通过首先选用两个纱线反向交缠形成两个双股,而后采用与线捻向相反的捻向将两个双股交缠在一起,得到相互交缠结构的四,使得纱线具有线的形式,可大幅增加纱线强力,减少纱线毛羽,减少纱线的整体残余扭矩
  • 一种四股纱
  • [发明专利]一种6以上玻璃纤维单并捻为1的生产方法-CN201310007645.3有效
  • 李江 -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2013-01-09 - 2013-04-03 - D02G3/2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以上玻璃纤维单并捻为1的生产方法,包括:步骤1)将第一数的玻璃纤维单并捻为第一次并捻,所述第一数不多于6;步骤2)将第二数的玻璃纤维单并捻为第二次并捻,所述第二数不多于6;步骤3)将第三数的所述第一次并捻和第四数的所述第二次并捻并捻,制成最终并捻,其中,所述第三数与所述第四数之和不多于6。整个并捻过程中,通过将并捻后的并捻再次并捻,制成最终并捻,提高了并捻设备的使用率,同时,不会有初捻位或者并捻位闲置的情况,也提高了并捻设备的使用率。
  • 一种以上玻璃纤维生产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复-CN201310697838.6在审
  • 沈卫其 - 吴江明敏制衣有限公司松陵分公司
  • 2013-12-19 - 2014-03-26 - D02G3/2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复,包括:复合和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包括一基础和一束抗静电丝束,所述抗静电丝束按照顺时针螺旋或者逆时针螺旋缠绕在所述基础上组成一所述复合,所述抗静电丝束直径小于所述基础直径,一所述复合与至少一基础并合后加捻组成所述抗静电复。本发明的基础的材质选用化纤材质,而复合中也包含一基础,将基础上缠绕一束抗静电丝束组成复合然后再与基础合股加捻能够在具有化纤的诸多优点前提条件下同时克服化纤容易产生静电的的缺点。
  • 一种抗静电复股纱
  • [实用新型]一种抗静电复-CN201320837611.2有效
  • 沈卫其 - 吴江明敏制衣有限公司松陵分公司
  • 2013-12-19 - 2014-07-09 - D02G3/2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静电复,包括:复合和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包括一基础和一束抗静电丝束,所述抗静电丝束按照顺时针螺旋或者逆时针螺旋缠绕在所述基础上组成一所述复合,所述抗静电丝束直径小于所述基础直径,一所述复合与至少一基础并合后加捻组成所述抗静电复。本实用新型的基础的材质选用化纤材质,而复合中也包含一基础,将基础上缠绕一束抗静电丝束组成复合然后再与基础合股加捻能够在具有化纤的诸多优点前提条件下同时克服化纤容易产生静电的缺点。
  • 一种抗静电复股纱
  • [发明专利]新型蚕丝线精炼筒松式络筒方法-CN201610604608.4在审
  • 古远旺;古浩成 - 东台市苏萌针织时装有限公司
  • 2016-07-28 - 2016-12-07 - B65H55/04
  •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蚕丝线精炼筒松式络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蚕丝线松式络筒过程中,松式络筒机器支撑臂的终止卷绕压力低于初始卷绕压力,从初始卷绕压力降低到终止卷绕压力的线性比率是8%~18%,采用上述方案后,络线完成后的蚕丝线待精练筒外层密度小于内层密度,在精练的过程中,从靠近筒纱管的内层的蚕丝线中剥离下来的丝胶、蜡质、桑叶纤维等杂质,不容易阻塞在筒外层蚕丝线之间的缝隙中,精练溶液从筒内层蚕丝线向外层蚕丝线的渗透变得通畅,蚕丝线筒整体脱胶均匀。这样的蚕丝线筒在染色时,筒内层蚕丝线与外层蚕丝线能同时着色,蚕丝线筒整体染色均匀、染色品质明显提高。
  • 新型蚕丝精炼筒纱松式络筒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直捻机-CN201310085430.3在审
  • 蔡国辉;张超;马少华 - 浙江日发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2013-03-15 - 2013-06-12 - D01H1/00
  • 现有直捻机存在外张力控制不精确、气圈形态无法达到最佳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加捻盘和外张力器之间的外路上设置外传感器检测外纱线速度和外张力,在超喂装置和匀捻器之间的路上设置传感器检测纱线速度和张力,在锭子驱动电机上设置电机传感器检测电机转速和电流,外张力器和超喂装置的超喂轮分别由单独的电机驱动,与电机连接的控制系统分别与外传感器、传感器、电机传感器连接,控制系统以外纱线速度、外张力、锭子驱动电机转速、电流、纱线速度、张力为参数,控制外张力器匀速或变速主动送线,调节牵引速度,使外的张力值满足能使包缠角最小。
  • 一种直捻机
  • [实用新型]一种捻线机-CN201320121611.2有效
  • 蔡国辉;张超;马少华 - 浙江日发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2013-03-15 - 2013-09-11 - D01H13/10
  • 现有捻线机存在外张力控制不精确、气圈形态无法达到最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捻盘和外张力器之间的外路上设置外传感器检测外纱线速度和外张力,在超喂装置和匀捻器之间的路上设置传感器检测纱线速度和张力,在锭子驱动电机上设置电机传感器检测电机转速和电流,外张力器和超喂装置的超喂轮分别由单独的电机驱动,与电机连接的控制系统分别与外传感器、传感器、电机传感器连接,控制系统以外纱线速度、外张力、锭子驱动电机转速、电流、纱线速度、张力为参数,控制外张力器匀速或变速主动送线,调节牵引速度,使外的张力值满足能使包缠角最小。
  • 一种捻线
  • [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结构的纱线-CN201620525882.8有效
  • 严光耀 - 宁波萌恒花边有限公司
  • 2016-05-31 - 2017-02-08 - D02G3/04
  • 所述的纱线由两根芯相互交捻而成,所述芯包括芯主体、包裹在芯主体表面的粉层,以及包裹在粉层表面的由植物性热塑胶制成的胶膜,所述的芯主体为多棉纤维、一铜纤维与一碳纤维相互交捻而成。本实用新型的纱线采用两交捻而成,芯又采用多层结构,包括芯主体、粉层以及胶膜,芯主体还由多棉纤维、一铜纤维与一碳纤维相互交捻而成,同时具有三种纤维的优点,使纱线同时具有高强度、抗撕裂性
  • 一种改良结构纱线
  • [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合股-CN201310697847.5有效
  • 沈卫其 - 吴江明敏制衣有限公司松陵分公司
  • 2013-12-19 - 2014-04-02 - D02G3/2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合股,包括两基础和一抗静电长丝,两所述基础和一所述抗静电长丝通过合股加捻捻合成一,所述抗静电长丝是由聚苯胺长丝纤维集束而成,所述抗静电长丝的捻度为50-120T本发明的基础的材质选用羊毛材质,将两基础再加一抗静电长丝一并合股加捻,既能够增加羊毛纱线的强度,又能够克服羊毛组成的面料容易产生静电的缺陷;本发明的抗静电长丝本身的捻度较低,能够很好的与基础贴合,不很增加抗静电合股局部的纤度不匀。
  • 一种抗静电合股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