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84963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聚烯烃与乙烯基单体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方法-CN200510033535.X无效
  • 刘芳;贾志欣;贾德民;罗远芳 - 华南理工大学
  • 2005-03-15 - 2005-09-21 - C08F255/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烯烃与乙烯基单体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将聚烯烃、乙烯基单体、引发剂、水混合均匀;在辐射功率范围为100~2000瓦的微波作用下进行水相悬浮接枝反应10~150分钟,制得聚烯烃与乙烯基单体的接枝共聚物;本发明采用水相悬浮法使用微波辅助合成技术制备聚烯烃与乙烯基单体接枝共聚物,可使聚合反应速率明显提高,反应周期显著缩短,成本明显降低,克服了现有聚烯烃与乙烯基单体进行接枝改性时反应温度高、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间长、生产过程能耗大及对环境造成污染等缺点,而且产物的接枝率高,极性、亲疏水性和反应性等性质显著改善,适用于增容剂、表面界面改性剂和粘合剂。
  • 烯烃乙烯基单体接枝共聚物合成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聚烯烃弹性体的制备方法-CN202210734597.7在审
  • 吕海阳;陈新;周庆功;袁文博;赵永臣;王耀伟;栾波;马韵升 -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2022-06-27 - 2022-09-06 - C08F210/16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烯烃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乙烯、α‑烯烃和溶剂混合后,在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得到反应液;所述反应的装置为两个串/并联组合使用的聚合釜;b)将步骤a)得到的反应液在抗氧剂存在下依次经闪蒸和造粒,得到聚烯烃弹性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采用多形式反应器实现乙烯与α‑烯烃共聚制备聚烯烃弹性体,具有能源利用率高、调节灵活、聚合活性高、装置运行稳定的特点,且能够增大聚烯烃弹性体的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备方法的聚合活性为6.3×105~4.1×107kg/(mol.h),乙烯转化率为49%~90%,α‑烯烃转化率为10%~45%,制备得到的聚烯烃弹性体重均分子量为20万~45万,分子量分布为1.5~3.41,α‑烯烃的摩尔插入率为8%~31%。
  • 一种烯烃弹性体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功能化聚烯烃蜡及其制备方法-CN202010402086.6在审
  • 段景宽 - 宁波工程学院
  • 2020-05-13 - 2020-07-07 - C08F255/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化聚烯烃蜡及其制备方法。其由如下步骤组成:(1)将聚烯烃蜡、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惰性气体发泡剂于压力容器中,150‑180℃下熔融搅拌混合,并通过压力喷雾或机械粉碎制得微孔聚烯烃蜡粒。(2)将微孔聚烯烃蜡粒、溶胀剂、引发剂、功能化单体室温下于密闭压力容器中搅拌混合30‑60分钟,然后体系升温到60‑80℃,溶胀8‑12小时。(3)将密闭体系搅拌升温到80‑125℃,反应2‑4小时,然后抽真空1‑2小时出料,即得功能化聚烯烃蜡。采用本发明制备的功能性聚烯烃蜡具有高接枝效率、接枝均匀度高、接枝率和功能化可控。本工艺使用溶剂少、反应温度低、反应容易控制、易于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多功能化聚烯烃蜡的制备工艺和方法。
  • 一种功能烯烃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聚烯烃弹性离聚体的制备方法-CN201210004744.1有效
  • 徐建平;邹学良;龚方红;丁永红 - 常州大学
  • 2012-01-10 - 2012-07-11 - C08F255/08
  • 本发明涉及聚烯烃弹性离聚体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科学领域。按照下述步骤进行:(1)在聚烯烃弹性体分子链上引入有机酸性基团:在密炼机、挤出机或开炼机中按比例加入聚烯烃弹性体、引发剂、有机酸或酸酐,在温度为120-250℃下,反应3-8分钟;(2)将引入的有机酸性基团聚烯烃弹性体与盐类化合物进行中和反应,所述温度为120-260℃,反应时间为5-10分钟;形成聚烯烃弹性离聚体。本发明制备的聚烯烃弹性离聚体中的离子基团,在常温起到物理交联点的作用,从而使聚烯烃弹性离聚体具有较高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在高温下,有一定的流动性。
  • 烯烃弹性离聚体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聚烯烃的碳化方法-CN201911324817.3有效
  • 龚江;张博易;郝亮;刘宁 - 华中科技大学
  • 2019-12-20 - 2021-05-18 - C01B32/05
  • 本发明属于废旧聚合物碳化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聚烯烃的碳化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生物质促进废弃聚烯烃低温、绿色的碳化方法。将聚烯烃和生物质的混合物在含氧气氛中,加热发生碳化反应;其中所述聚烯烃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形成含氧的中间交联结构,其与所述生物质在碳化过程中形成的含有羟基和/或氧自由基的中间产物发生缩合和/或聚合反应而形成交联结构,抑制聚合物主链的断裂,促进聚烯烃的碳化,形成无定型碳化产物。相比传统碳化过程,该方法不仅大大降低了能量损耗,还创新性的解决了聚烯烃在无催化剂条件下难以成碳的问题,为未来大规模回收再利用废旧聚烯烃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技术。
  • 一种烯烃碳化方法
  • [发明专利]不相容烯烃聚合催化剂体系之间转变的方法-CN200980128845.6有效
  • G.梅尔;S.米汉;M.科维齐 - 巴塞尔聚烯烃股份有限公司
  • 2009-07-21 - 2011-06-22 - C08F10/00
  • 本发明描述在一个反应器内使烯烃聚合的第一催化剂体系转变为第二催化剂体系的方法,其中第一催化剂体系与第二催化剂体系不相容。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中断在第一催化剂体系存在下进行的第一烯烃聚合反应;和b)在包含分别产生第一和第二聚烯烃级分的催化剂组分(A)和(B)的第二催化剂体系存在下进行第二烯烃聚合反应,其中第一聚烯烃级分的Mw低于第二聚烯烃级分的Mw,以及催化剂组分(A)的起始活性超过催化剂组分(B)的起始活性。有了该方法,就无需在第一烯烃聚合反应后清空反应器,而且使第二烯烃聚合反应中所获得的聚烯烃达到所需质量所需的转变时间缩短到足以允许快速和可靠的生产变换。
  • 不相容烯烃聚合催化剂体系之间转变方法
  • [发明专利]具有一个或多个改性表面以改善其与多异氰酸酯官能粘合剂粘附的聚烯烃-CN201180052429.X有效
  • E·B·D·博巴 - 陶氏巴西股份有限公司
  • 2011-10-07 - 2013-08-28 - C08J7/04
  • 所述聚烯烃结构具有一个或多个表面,所述表面具有直接布置在所述表面上的环氧树脂层,然后布置在所述环氧树脂层上的是一种或多种具有反应性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低聚物或预聚物的层。本发明也是改性聚烯烃结构的一个或多个表面的方法,其通过在所述表面上依次沉积所布置的环氧树脂层和一种或多种具有反应性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低聚物或预聚物的层。还公开了改性的聚烯烃结构和一种或多种具有极性反应性基团的粘合剂或涂料的套件。还公开了通过将具有极性反应性基团的粘合剂与改性表面和其他基材进行接触而使所述粘合剂布置在其间,将改性的聚烯烃结构与其他基材粘合的方法。还公开了涂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一种或多种包含极性反应性基团的涂料与所述聚烯烃结构的改性表面接触。
  • 具有一个改性表面改善氰酸官能粘合剂粘附烯烃
  • [发明专利]一种聚烯烃用有机硅爽滑剂、爽滑母粒及其应用-CN201911243002.2有效
  • 刘长来;何磊;殷杰;肖达茂 - 佛山市南方包装有限公司
  • 2019-12-06 - 2021-08-06 - C08G81/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烯烃用有机硅爽滑剂、爽滑母粒及其应用,所述聚烯烃用有机硅爽滑剂主要由马来酸酐改性聚烯烃和单羟基封端硅油充分反应制备得到;所述单羟基封端硅油的平均分子量为1300~3100;所述马来酸酐改性聚烯烃的酸值为本发明通过马来酸酐改性聚烯烃与单羟基封端硅油反应形成以聚烯烃为主链、有机硅为支链的有机硅爽滑剂,可进一步制备得到聚烯烃用有机硅爽滑母粒,用于制备聚烯烃薄膜时,该有机硅爽滑剂能够有效降低薄膜表面摩擦系数,能够避免迁移析出,对雾度和透明度影响较小,制得的薄膜表面摩擦系数几乎不随时间变化,而且,在聚烯烃基材中分散性好,制得的薄膜表面各处的摩擦系数较为相近。
  • 一种烯烃有机硅爽滑剂爽滑母粒及其应用
  • [发明专利]一种接枝聚烯烃/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CN02134616.X无效
  • 贾德民 - 珠海公牛高性能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2002-08-27 - 2003-08-13 - C08F255/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枝聚烯烃/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是在粉末状聚烯烃中加入经有机改性的层状硅酸盐粉体,并加入含引发剂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的混合物,然后加热或在室温下使单体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同时实现聚烯烃的接枝共聚和层状硅酸盐的插层纳米复合,最后将反应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和造粒即得。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接枝聚烯烃/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可用作聚烯烃塑料及其他塑料的增强增韧耐热改性剂、表面改性剂、阻隔性添加剂,也可作为聚烯烃与其他聚合物共混的增容剂,聚烯烃塑料与各种填充剂及增强纤维的界面改性剂,以及聚烯烃塑料与其他材料之间的胶粘剂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一种接枝烯烃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高抗老化的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CN202010043174.1有效
  • 观姗姗;杨胜;王晓莉 - 中建材苏州防水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0-01-15 - 2022-08-02 - C08L23/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抗老化的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其由热塑性聚烯烃颗粒制成,热塑性聚烯烃颗粒由聚烯烃与加工助剂混合挤出制得,聚烯烃由丙烯和辛烯共聚反应制成;以质量百分含量计,丙烯在热塑性聚烯烃颗粒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8%以上,辛烯在热塑性聚烯烃颗粒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以下且在0.5%以上,聚烯烃的重均分子量为5万~30万;制备:按配方比例称取各原料,将称取的丙烯和辛烯混合共聚,制成聚烯烃;再与加工助剂挤出造粒,工作温度180~210℃,制得热塑性聚烯烃颗粒,压片,制成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的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举例如TPO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问题。
  • 一种老化塑性烯烃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微纳米气泡界面强化冠状聚合反应方法-CN202210586924.9在审
  • 杨卫民;张锋华;侯钦正;罗燊;罗贤宇;杨思宇;白明瓒;陈锋;黄启谷;丁玉梅 - 北京化工大学
  • 2022-05-26 - 2022-08-30 - C08F10/00
  • 本发明公开微纳米气泡界面强化冠状聚合反应方法,具体包括首先将有机溶剂A与气体B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中混合得到含有微纳米气泡的混合溶剂;然后将第一步制备的混合溶剂与减量至合适比例的催化剂进行预混得到反应基液;接着将第二步的反应基液在聚合反应器中与烯烃单体及氢气等其它物质进行冠状聚合反应,得到富含聚烯烃的混合物料;最后将第三步的混合物料输送至分离回收系统,进行破泡处理及催化剂洗涤脱除,得到聚烯烃产物,并将溶剂和残余烯烃单体回收循环利用本发明利用微纳米气泡界面强化冠状聚合反应方法,可获得催化剂增效减量和灰分含量降低的有益效果,并可调控微观结构和粒径分布,从而实现高性能超低灰分聚烯烃材料绿色产业化。
  • 纳米气泡界面强化冠状聚合反应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