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610713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缆线连接装置和缆线连接方法-CN200610115036.X无效
  • 高田岳人 - SMK株式会社
  • 2006-08-17 - 2007-03-14 - H01R11/22
  • 本发明提供向阳极端子的拆装容易,可简化高电压缆线相对阳极端子的插拔,且具有高绝缘性的缆线连接装置和缆线连接方法。其包括安装与图像显示装置(12)上设置的阳极端子(14)连接的高电压缆线(16)的壳体(20)、嵌插在壳体(20)上并连接阳极端子(14)与高电压缆线(16)的接头(26)。壳体(20),具有穿插高电压缆线(16)的筒状部(18)和收容接头(26)的接头安装部(22)。接头(26),具有可与阳极端子(14)连接的第一弹性片(30)和可与高电压缆线(16)前端的芯线(16a)连接的第二弹性片(32)。在壳体(20)上,安装有解除第二弹性片(32)与芯线(16a)的连接的推杆(24)。
  • 缆线连接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缆线连接装置-CN200910135749.6有效
  • 大塚太阳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2009-04-24 - 2009-10-28 - B60N2/48
  •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可以包括缆线连接装置,该缆线连接装置包括分别与车辆座椅的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联接的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并且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均具有内缆线构件和外缆线构件。缆线接收构件能够接收第一缆线的端部和第二缆线的端部。联接机构能够使第一缆线的内缆线构件与第二缆线的外缆线构件在缆线接收构件内彼此联接。识别实现装置使得能够在由联接机构进行联接操作期间识别第一缆线的内缆线构件与第二缆线的外缆线构件之间的联接状态。
  • 缆线连接装置
  • [发明专利]缆线连接结构-CN200780053504.8有效
  • 西浦武史;佐佐木笃树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2007-12-19 - 2010-03-31 - B60N2/48
  • 内构件(41)的连接端部设置有接合突起(41P、41P),支柱(4B)的连接端部设置有能够在轴向上接收接合突起的接收槽(Bd、Bd)。通过将操作缆线(40)插入升降体(73)的装配管部(73S)的管内,接合突起(41P、41P)在轴向上被接收在插入槽(Sd、Sd)内,并且被暂时地保持在插入槽的沿一个周向方向弯曲的终端部。通过该操作,实现操作缆线(40)从支柱(4B)悬挂的轴向连接状态,头枕(4)被安装至升降体(73),以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2)升降。
  • 缆线连接结构
  • [发明专利]缆线连接结构-CN200780037339.7有效
  • 清水利浩;佐佐木笃树;西村圣也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2007-06-29 - 2009-09-02 - F16G11/00
  • 在内构件(41)的连接端部处设置接合突起(41P,41P),并且在支柱(4B)的连接端部处形成能够沿轴向接收接合突起的接收槽(Bd,Bd)。当将操作缆线(40)沿轴向插入筒状支撑件(2S)内时,接合突起(41P,41P)被沿轴向接收在插入槽(Sd,Sd)中并且被保持在插入槽的沿圆周方向向一方弯曲的终端位置中。结果,操作缆线(40)被置于在操作缆线(40)被悬挂在支柱(4B)中的轴向连接状态。
  • 缆线连接结构
  • [发明专利]缆线连接结构-CN200780037539.2有效
  • 清水利浩;佐佐木笃树;西村圣也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2007-06-14 - 2009-09-02 - F16C1/10
  • 操作缆线(40)具有从下端侧牵引被插入筒状外构件(42)中的内构件(41)的操作结构。具有双层结构的操作缆线(40)与由头枕(4)的支柱(4B)和插入到支柱(4B)中的推杆(50)构造的双层缆线轴向连接。具体地,将支柱(4B)插入到位于座椅靠背(2)的上部的支撑件(2S)中,使支柱(4B)的下端和内构件(41)的上端彼此轴向连接,使得管状支柱中的推杆(50)的下端与外构件(42)的头部(42H)彼此靠近结果,当牵引操作缆线(40)时能够通过外构件(42)的头部(42H)推动推杆(50)。
  • 缆线连接结构
  • [发明专利]缆线连接构造-CN201480032879.6有效
  • 小林慧一;山田淳也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2014-06-05 - 2019-04-12 - H01R9/05
  • 本发明的缆线连接构造(1)连接一个或多个缆线(20)和设置在基板(10)上的电极,缆线(20)具有:芯线(21),其由线状的导电性材料构成;管状的内部绝缘体(22),其由绝缘体构成,包覆芯线的外周;屏蔽件;以及外部绝缘体(24),其由包覆屏蔽件(23)的外周的绝缘体构成,随着朝向前端,包含露出部的形成区域在内的屏蔽件、内部绝缘体(22)和芯线(21)阶段性地露出到外部,基板(10)具有与芯线(21)电连接的第1电极(11)和与屏蔽件电连接的第2电极(12)。
  • 缆线连接构造
  • [发明专利]缆线连接-CN202210360987.2在审
  • 黄圣翔;柯宇丰 -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2022-04-07 - 2022-10-28 - H01R13/02
  • 本发明为一种缆线连接器,包括支架、缆线与多个端子。支架具有第一弯折部、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第一弯折部连接在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之间。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各具有多个容置槽。缆线具有多个芯线。各端子具有第二弯折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第二弯折部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端子的第一连接部嵌入第一容置部的容置槽,第二连接部嵌入第二容置部的容置槽。第一连接部用以与另一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且第二连接部电性连接芯线。
  • 缆线连接器
  • [发明专利]缆线密封连接装置-CN202211370845.0在审
  • 陈磊;董吴磊;谢书鸿;朱宗军;徐相荣;丁振东;石银 - 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
  • 2022-11-03 - 2023-03-14 - H02G15/04
  • 本发明涉及水中缆线密封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缆线密封连接装置,包括缆线、压接管和外壳;所述缆线穿设于所述压接管内,所述压接管的内壁设置有热熔胶层;所述外壳开设有第一孔段,所述第一孔段内穿设所述压接管,所述外壳与所述压接管之间形成密封腔体,所述外壳的一端与所述缆线密封连接,所述外壳的另一端适于与目标设备密封连接。本发明提出的缆线密封连接装置,在缆线的外侧套设压接管,有效避免过度压缩缆线的风险,压接管内部的热熔胶层固化的等效截面积小,即使在大水深情况下,外部水压对热熔胶层的实际轴向压力小,实施可行性及可靠性较高。
  • 缆线密封连接装置
  • [发明专利]缆线连接-CN200610006428.2无效
  • 村山龙介 -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 2006-01-20 - 2006-08-30 - H01R13/629
  • 本发明提供一种缆线连接器,其在降低锁定臂的破损·变形的可能的同时可以进行高密度的安装。缆线连接器(1)具有:支承缆线(C)并且具有锁定于配对连接器(50)上的锁定臂(14)的壳体(10,30)、和与锁定臂(14)结合的拉片(40)。若向与相对于配对连接器(50)嵌合的方向大致相反的方向(箭头A方向)拉拔拉片(40),则拉片(40)使壳体(10,30)的端部(12)和锁定臂(14)的端部(17)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相对移动,从而解除锁定臂(14)相对于配对连接器(50)的锁定状态。
  • 缆线连接器
  • [实用新型]缆线连接-CN200920293295.0有效
  • 徐文亮 - 徐文亮
  • 2009-12-17 - 2010-09-22 - H01R13/506
  • 本实用新型缆线连接器具有一本体供固定导接端子,以及一在本体包覆有一金属外壳;金属外壳设有前壳体及后壳体,该前、后壳体与该本体一侧并形成有插入口,该插入口并与该导接端子相通,该前壳体由本体下方沿本体至少一侧壁朝本体上方延伸形成第一包覆臂而该后壳体由本体下方沿本体至少一侧壁朝本体上方延伸形成第二包覆臂,且该后壳体并形成有可与该本体侧壁干涉定位的定位臂,利用第一、第二包覆臂以及定位臂可限制本体与金属外壳相对位移,而获致一种相对更为稳固、可靠的连接器结构
  • 缆线连接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