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95777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基于自平衡装置的供热机组-CN201611265739.0有效
  • 何宗衡 - 何宗衡
  • 2016-12-30 - 2022-05-13 - F24D3/10
  • 本发明涉及供热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自平衡装置的供热机组,其包括自平衡装置、箱体和至少两个锅炉,自平衡装置位于箱体的中部,自平衡装置的外周均布有至少两个锅炉,箱体上与每一个锅炉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观察门,在未设置观察门的箱体的侧面上设有自平衡装置维修门。本发明采用自平衡装置中置、锅炉围绕自平衡装置的设计,使得供热机组的结构更加紧凑,自平衡装置上连接的管线和泵均位于锅炉的背面,处于不可见的位置,所以供热机组的结构非常简洁、美观
  • 基于竖置式平衡装置供热机组
  • [实用新型]基于自平衡装置的供热机组-CN201621480963.7有效
  • 何宗衡 - 何宗衡
  • 2016-12-30 - 2017-08-22 - F24D3/1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自平衡装置的供热机组,其包括自平衡装置、箱体和至少两个锅炉,自平衡装置位于箱体的中部,自平衡装置的外周均布有至少两个锅炉,箱体上与每一个锅炉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观察门,在未设置观察门的箱体的侧面上设有自平衡装置维修门。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平衡装置中置、锅炉围绕自平衡装置的设计,使得供热机组的结构更加紧凑,自平衡装置上连接的管线和泵均位于锅炉的背面,处于不可见的位置,所以供热机组的结构非常简洁
  • 基于竖置式平衡装置供热机组
  • [发明专利]自平衡装置-CN201611265740.3有效
  • 何宗衡 - 何宗衡
  • 2016-12-30 - 2022-05-13 - F24D3/10
  • 本发明涉及供热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自平衡装置,其包括罐体,罐体内部分为上舱体、中舱体和下舱体,上舱体内部与中舱体内部连通;总回水管的出水口与下舱体的内部连通;转运管的进水口与下舱体的内部连通,本发明采用结构,将罐体分为上舱体、中舱体和下舱体三部分,下舱体收集回水并进行沉降排污,转运管将沉降后的回水抽入上舱体内,锅炉从上舱体内抽水加热并将加热后的水输送到中舱体内,加热后的水与从上舱体内的水在中舱体内混合后供出
  • 竖置式混能平衡装置
  • [实用新型]自平衡装置-CN201621484159.6有效
  • 何宗衡 - 何宗衡
  • 2016-12-30 - 2017-08-22 - F24D3/1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自平衡装置,其包括罐体,罐体内部分为上舱体、中舱体和下舱体,上舱体内部与中舱体内部连通;总回水管的出水口与下舱体的内部连通;转运管的进水口与下舱体的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结构,将罐体分为上舱体、中舱体和下舱体三部分,下舱体收集回水并进行沉降排污,转运管将沉降后的回水抽入上舱体内,锅炉从上舱体内抽水加热并将加热后的水输送到中舱体内,加热后的水与从上舱体内的水在中舱体内混合后供出
  • 竖置式混能平衡装置
  • [实用新型]带预燃烧系统的高效节能熔铜炉-CN201020290179.6有效
  • 游述怀 - 游述怀
  • 2010-08-13 - 2011-04-06 - F27B1/08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预燃烧系统的高效节能熔铜炉。本实用新型包括冲天炉、炉加料系统、保温炉系统、预燃烧系统、PLC控制在线自动取样系统、一氧化碳连续自动检测系统和电气控制部份的熔化炉,其中:炉炉体的一侧设有带运输物料轨道的炉加料系统,炉炉体的另一侧设置保温炉系统;所述的预燃烧系统设置在炉熔化室处,包括空气供应装置、燃料供应装置、燃气预装置和燃烧控制装置,且预燃烧系统中的烧嘴有序的设置在熔化室的下部周围;所述的炉上部还设置有炉顶操作平台。本实用新型熔化速度快,运行费用低,长时间连续运转,可靠性高,满足要求的工程服务,而且铜液的氧含量稳定,容易控制。
  • 带预混式燃烧系统高效节能熔铜炉
  • [实用新型]除铁器-CN201720038545.0有效
  • 周国亮 - 周国亮
  • 2017-01-13 - 2017-09-12 - B03C1/2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铁器,包括非磁性溜槽,非磁性溜槽具有实现物料从上至下运动的溜槽腔,溜槽腔中设有铁磁性杂质吸附体,铁磁性杂质吸附体与控制其吸附功能开闭的控制器相接,铁磁性杂质吸附体的下端设有铁磁性杂质回收槽
  • 竖置式铁器
  • [实用新型]一种带鳍片的聚热板-CN201420225090.X有效
  • 唐玉敏;虞红伟;余厉军;张明亮;王云 - 湖州柿子电器有限公司
  • 2014-05-04 - 2014-10-22 - F24J2/46
  •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带鳍片的聚热板,涉及热水系统,解决了目前聚热板背面的吸热作用几乎没有利用起来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内部形成工质流道,所述板体的正面为太阳吸热面,所述板体的背面多个鳍片。鳍片为的平板,增加介质与环境的换热面积,提升聚热板背面的吸热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板体背面形成直插鳍片,扩大了聚热板背面的吸热面积,鳍片式结构快速聚集环境存在的热能,提高聚热板的整体聚热效果。
  • 一种带竖置鳍片聚热板
  • [实用新型]一种液相色谱联用仪进样机构-CN202221357285.0有效
  • 李艳;张伯男 - 天津艾尔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6-01 - 2022-11-01 - G01N30/06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相色谱联用仪进样机构,包括混合筒和加液筒,所述加液筒置于混合筒的上方,且加液筒的内部上方塞有活塞,所述混合筒的内部上方料槽,料槽的下方竖向连接有管,且管的底部贯穿至混合筒的下方外部,管的内部竖向贯穿杆,且杆的外圈环绕设置有螺旋叶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管连接在混料槽的下方,在管的内部竖向固定带有螺旋叶片的杆,多种液体进入料槽内部经过碰撞混合后进入至管内,然后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使液体被螺旋叶片作用而相互混合均匀,并且设置有四个导管
  • 一种色谱联用样机
  • [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作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的料器-CN201720062281.2有效
  • 黄清林 - 浙江慧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1-18 - 2017-08-11 - B28C5/1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的料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通过支架安装有横罐体,且横罐体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桨,横罐体的右端设置有驱动第一搅拌桨的第一搅拌电机,且横罐体的下端设置有下料口,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料器采用横罐体和罐体配合的方式对掺和料进行料,罐体主要用于超细化硅渣粉等粒度较细的原料进行高速混合,横罐体通过横罐体进料口放入粒度较大的钢渣等原料,随后利用排料孔将罐体内混合均匀的原料均匀撒入横罐体
  • 一种用于制作混凝土复合掺合料器
  • [发明专利]相变蓄增效控制方法-CN201310570945.2无效
  • 张天时;高青;高淳;王国华 - 吉林大学
  • 2013-11-13 - 2014-02-05 - F28D20/02
  • 本发明提出将PCM相变材料内置于薄壁的薄腔体内封装,形成薄腔体的管封装结构,有效提升PCM相变蓄融解和凝固转化效率,缩短蓄热和释热的过程时间;再者,针对PCM薄腔封装体组成的管束排布模块结构利用各模块横交替、同向间距错排布置形成模块组合结构,造成传热流体多碰壁网状流,达到传热强化目的;同时,各模块组合由折流板分隔形成多流程,实现了进一步增强对流换热和变向流动多维冲刷PCM薄腔管束的紊流程度。
  • 相变蓄能增效控制方法
  • [实用新型]聚硫橡胶密封胶生产用料机-CN201620579348.5有效
  • 陆瑞明 - 常熟市江南粘合剂有限公司
  • 2016-06-13 - 2016-12-14 - B01F7/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硫橡胶密封胶生产用料机,其料机主体由底座支承,底座由底板支承,底板固定在地坪上;所述底座底面设有平的第一凸环、第二凸环和第三凸环;所述第一凸环、第二凸环和第三凸环底面分别均布有若干圆柱形支撑柱;所述底板顶面设有若干圆柱形盲孔,各盲孔的深度相同,且盲孔与第一凸环、第二凸环和第三凸环底面上的支撑柱一一对应;单个支撑柱插入与其对应的盲孔中,且盲孔中还设有的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位于支撑柱下方本实用新型聚硫橡胶密封胶生产用料机,其设有减震机构,可以减缓料机的震动影响。
  • 橡胶密封胶生产用混料机
  • [发明专利]三维太阳集板芯-CN200510025653.6无效
  • 潘戈 - 潘戈
  • 2005-05-08 - 2006-11-08 - F24J2/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太阳集板芯,由导热管与多个吸热翅片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热翅片是集传热翅片,集传热翅片与导热管传热连接处的相互设置是其平面与导热管的轴线垂直相交,同时,集传热翅片的向阳端带有一斜折面,该斜折面与集传热翅片原平面间呈一锐夹角α,且多个斜折面间相互平行。由于在集传热翅片的向阳端带有一斜折面,且相互平行的斜折面与其集传热翅片原平面间呈一锐夹角α,这使得板芯可适合于任意位置的安装使用,特别是在垂直安装使用时能对直射光、地反射光及漫反射光均有多次反射吸收能力
  • 竖置式三维太阳集能板芯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