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5547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水稻垩白人工快速鉴定方法-CN201510136206.1在审
  • 王伯伦;王锋;王术;黄元财;贾宝艳 - 沈阳裕赓种业有限公司
  • 2015-03-19 - 2015-06-24 - G01N21/9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垩白人工快速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选择3穗顶部、中部、基部成熟的稻谷粒,放在食指或中指面向大拇指的侧面上;用大拇指指甲剋去稻壳,观察糙米上垩的有无和大小情况;3都无垩,则p=0,该样品保留,其中1有垩则选第4,第4如无垩,则p=0.25,该样品保留,第4如有垩继续选第5、第6、第7,第5~7都无垩,则p=0.285,该样品保留;从第3开始,只要垩数累计达到3,则p=0.43~1.00,该样品淘汰。本发明取样部位分采用顶部、中部和基部,有代表性;采用垩出现的概率计算,三次重复或以上,结果可靠;省时间,能做大量样本;容易留种。
  • 水稻白人快速鉴定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紫色太谷核不育小麦种质资源培育杂交小麦的方法-CN201310156638.X无效
  • 马士芳 - 马士芳
  • 2013-04-12 - 2013-07-24 - A01H1/02
  • 紫色太谷核不育小麦的特点是雌花正常,雄花完全败育,可以接受其它小麦品种的花粉而正常结实,其在同一株麦穗上所结种子有不同颜色,若以种子为其授粉会结出紫两种颜色,种植所结紫小麦仍然雄性不育,正常可育其实,“紫色太谷核不育小麦”接受其它小麦花粉当代所结种子即为F1代小麦杂交种。以创制的紫色太谷核不育小麦洛麦23为母本,以其它小麦品种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把紫小麦剔除,留下的即为杂交小麦,在当代设备技术条件下,可以借助光电智能色选机,将“紫色太谷核不育小麦”授粉所结紫种子完全分离,获得F1代小麦杂交种。
  • 一种利用紫色太谷不育小麦种质资源培育杂交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熔渣底滤消系统-CN201911354089.0在审
  • 段国建;王得刚;全强;孟凯彪;陈秀娟;马铭;宿立伟;樊波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2019-12-25 - 2020-03-20 - C21B3/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熔渣底滤消系统,包括化消白塔(2)、第一过滤消池(6)和第二过滤消池(16),化消白塔(2)的下部设有高炉熔渣入口(9)和化器(1),化消白塔(2)内设有冷凝喷淋装置(4),化消白塔(2)的上部设有蒸汽出口(10),第一过滤消池(6)和第二过滤消池(16)均内设有过滤层(7)和过滤管(8),蒸汽出口(10)通过蒸汽输送管线(11)与第一过滤消池(6)的过滤管(8)和第二过滤消池(16)的过滤管(8)连接。该高炉熔渣底滤消系统采用化塔喷淋加过滤消池滤料冷却的双重消工艺,彻底消除高炉熔渣化处理过程中的有害蒸汽,达到真正消白及环保的目的。
  • 一种高炉熔渣底滤消白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高炉熔渣底滤消系统-CN201922359371.X有效
  • 段国建;王得刚;全强;孟凯彪;陈秀娟;马铭;宿立伟;樊波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2019-12-25 - 2020-09-11 - C21B3/0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炉熔渣底滤消系统,包括化消白塔(2)、第一过滤消池(6)和第二过滤消池(16),化消白塔(2)的下部设有高炉熔渣入口(9)和化器(1),化消白塔(2)内设有冷凝喷淋装置(4),化消白塔(2)的上部设有蒸汽出口(10),第一过滤消池(6)和第二过滤消池(16)均内设有过滤层(7)和过滤管(8),蒸汽出口(10)通过蒸汽输送管线(11)与第一过滤消池(6)的过滤管(8)和第二过滤消池(16)的过滤管(8)连接。该高炉熔渣底滤消系统采用化塔喷淋加过滤消池滤料冷却的双重消工艺,彻底消除高炉熔渣化处理过程中的有害蒸汽,达到真正消白及环保的目的。
  • 一种高炉熔渣底滤消白系统
  • [发明专利]鉴别小麦红的分子标记技术-CN201010107867.9无效
  • 杨武云;李俊;胡晓蓉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2010-02-10 - 2010-06-30 - C12Q1/6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小麦红的分子标记技术,利用人工合成小麦衍生品种红小麦川麦42和四川栽培小麦川W565杂交,构建F2群体用于红基因的遗传分析,1015个F2植株被收获用于鉴定籽粒颜色和川麦42红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分子标记,其中,F2群体中241个单株被选出,构建F2-3家系,用于验证F2的结果;本发明利用SSR分子标记,对人工合成小麦衍生品种川麦42携带的红基因进行作图,从而更快速、准确、有效的选择品种、淘汰红品种,加快了小麦育种进程。
  • 鉴别小麦分子标记技术
  • [发明专利]一种培育蓝色太谷核不育系硬小麦的方法-CN201310036383.3无效
  • 马士芳 - 马士芳
  • 2013-01-19 - 2013-06-12 - A01H1/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蓝色太谷核不育系硬小麦的方法。用转育稳定的太谷核不育小麦新麦18与硬小麦V6杂交,同时又用硬小麦V6作母本与蓝珍1号杂交,并用硬小麦V6作轮回亲本,不断与蓝核不育杂交。在复合杂交的后代中筛选到一株太谷核不育系硬小麦同一株麦穗所结籽粒有两种颜色。获得45小麦编号为10768,182小麦。种植所结蓝小麦是不育系,种植所结小麦是正常可育的。以小麦给蓝太谷核不育系硬小麦10768授粉,所结籽粒仍然有两种颜色,蓝的仍然不育,的为正常可育的小麦。
  • 一种培育蓝色太谷不育系硬粒小麦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细胞核雄性不育杂交小麦的培育方法-CN200710080225.2无效
  • 周宽基;王世红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2007-02-14 - 2008-08-20 - A01H1/02
  • 本发明为一种细胞核雄性不育杂交小麦的培育方法,涉及农作物栽培领域,现有的将长穗偃麦草的4E染色体附加到一份隐性核不育小麦上,获得的蓝标型小麦核雄性不育保持系的结实率为40-50%,自交后代分离出的不育系种子只有64%左右,本发明采用了兰州核不育小麦为母本,将长穗偃麦草作为父本杂交,通过浅蓝系自交或通过白、浅蓝、深蓝三色混合系种植混交(自交+异交),繁殖不育系和浅蓝可育系种子。用光电色选机分拣上述繁殖生产的种子和蓝种子,并在蓝种子群体中尽可能分拣除去深蓝种子。用不育系和父本系杂交生产商用杂种F1种子。获得的浅蓝系的自交结实率高,为85%以上,不育系种子可以达到80%左右。
  • 一种细胞核雄性不育杂交小麦培育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培育紫色太谷核不育小麦的方法-CN201310156661.9无效
  • 马士芳 - 马士芳
  • 2013-04-12 - 2013-08-21 - A01H1/02
  • 用转育稳定的太谷核不育小麦新麦18与硬小麦V6杂交,同时又用硬小麦V6作母本与紫色小麦漯珍1号杂交,并用硬小麦V6作轮回父本,不断与紫核不育小麦杂交。获得146小麦编号为10118,176小麦。种植所结紫小麦是雄性不育系,种植所结小麦是正常可育的。以小麦给紫太谷核不育小麦10118授粉,所结籽粒仍然有两种颜色,种植紫的仍然雄性不育,种植的正常可育。本发明筛选的紫色太谷核不育小麦极大地丰富了太谷核不育小麦的科学应用价值。
  • 一种培育紫色太谷不育小麦方法
  • [发明专利]超分散瓷的制备方法-CN202211708890.2在审
  • 吴洲 - 中山市华洋塑胶颜料有限公司
  • 2022-12-29 - 2023-04-11 - B29B7/16
  • 本发明涉及超分散瓷的技术领域,公开了超分散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将阻燃剂、抗氧剂、分散剂、增韧剂、钛白粉以及颜料置于混合形成混合料;2)、将混合料与载体树脂搅拌形成搅拌料;3)、将搅拌料进行挤压造形成超分散瓷;通过加入分散剂,制备过程无需采用全抽工艺,大大降低制备成本,提供制备效率,可以实现量化生产,制备得到的瓷的物性参数和产品综合性能大大提高;并且,将阻燃剂、抗氧剂、分散剂、增韧剂、钛白粉以及颜料进行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再将混合料与载体树脂进行搅拌均匀,可以使得载体树脂扩散均匀,制得超分散瓷
  • 分散瓷白母粒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聚酯膜及其制造方法-CN202110815370.0在审
  • 杨文政;廖德超;杨春成;萧嘉彦;王志锋 -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7-19 - 2022-07-29 - C08J5/18
  •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酯膜及其制造方法,可有较高的回收聚酯原料使用比例。聚酯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回收聚酯材料。物理再制一部份的回收聚酯材料,以制得物理性再生聚酯,物理性再生聚酯具有第一特性黏度。化学再制另一部分的回收聚酯材料,以制得化学性再生聚酯,化学性再生聚酯具有第二特性黏度,第二特性黏度小于第一特性黏度。依据预定特性黏度,混合白色再生聚酯、物理性再生聚酯以及化学性再生聚酯,以形成聚酯原料。熔融挤出聚酯原料,从而形成聚酯膜,聚酯膜具有预定特性黏度。
  • 聚酯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高炉水渣系统消装置-CN201911354086.7在审
  • 段国建;王得刚;全强;孟凯彪;陈秀娟;马铭;宿立伟;樊波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2019-12-25 - 2020-04-14 - C21B3/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水渣系统消装置,包括化消白塔(2)和消池(6),化消白塔(2)的下部设有高炉熔渣入口(9)和化器(1),化消白塔(2)内设有冷凝喷淋装置(4),化消白塔(2)的上部设有蒸汽出口(10),消池(6)内设有过滤层(7)和过滤管(8),蒸汽出口(10)通过蒸汽输送管线(11)与过滤管(8)连接。该高炉水渣系统消装置充分利用底滤法工艺中的滤料,在蒸汽消过程中把未被冷凝喷淋装置凝结的小部分蒸汽引至消池的底部,不但实现了彻底的蒸汽消处理,而且先用蒸汽对滤料进行反冲洗、再用水对滤料进行反冲洗,
  • 一种高炉系统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