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8635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氧化还原态硫硫酸铁和/或硫酸亚铁的方法及系统-CN202211133464.0在审
  • 胡学伟;胡寒;田森林;赵群;黄建洪 - 昆明理工大学
  • 2022-09-18 - 2022-12-23 - C01G49/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还原态硫硫酸铁和/或硫酸亚铁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还原态硫氧化放热、硫酸铁和/或硫酸亚铁受热分解以及价值产物收集步骤,本发明方法反应分区,将还原态硫与硫酸亚铁物料分别置于氧化区和区,通过调节反应原料进料比,可以充分利用硫氧化所放热量用于硫酸亚铁/硫酸铁吸热分解,还可以避免硫酸亚铁/硫酸铁反应后品位下降,便于资源回收,优化反应条件;本发明系统包括氧化区、区、深度烘干区以及预处理区,利用还原态硫氧化释放热量生产高温烟气,依次通过热、深度烘干、预处理区使物料预热脱水、深度烘干、吸热分解,基于热量平衡与传递,对还原态硫氧化释放的热能充分回收。
  • 一种氧化还原态硫渣热解硫酸硫酸亚铁方法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磨削油泥的处理方法-CN202310072881.7在审
  • 李光辉;顾澄伟;孟吉;左选凤;庄熊;吴婷婷 - 常州永葆绿能环境有限公司
  • 2023-01-31 - 2023-07-14 - C02F11/00
  • 磨削油泥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过滤及清洗:将磨削泥油与药剂混合反应,搅拌、静置后得到油层、浮渣层和水层:S2.分离:对S1处理后的浮渣层、水层离心处理,得到水相、油相和相;S3.:对S2处理后的处理得到油相和相;S4.蒸馏:对S2处理后的油相和S3处理后的油相蒸馏处理,得到最终油相;分选:对S3处理后的相磁选、筛分处理,得到最终金属和最终碳。本发明通过清洗、分离、和蒸馏工艺的协同作用,对磨削油泥中的油类资源化处理,便于油类、金属、水和碳后续的资源化利用。
  • 一种磨削油泥处理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双层炉排碳化炉除机构-CN201920914448.2有效
  • 王东贺 - 四川维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王东贺
  • 2019-06-18 - 2020-04-03 - F23J1/06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炉排碳化炉除机构,该机构设置在双层炉排碳化炉内部,双层炉排碳化炉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进料装置、布料车、布料炉排、除机构和排口,除机构包括:破辊、破板、托灰板、除灰板、破辊驱动装置和除灰板驱动装置,每一个破板设置在相邻两个破辊之间,托灰板设置在破辊底部;每一个除灰板设置在每一个托灰板上,且与托灰板贴合设置;破辊驱动装置驱动破辊转动;除灰板驱动装置驱动除灰板在托灰板上做往复运动;在每一个破辊表面设有多组第一破棱,每组第一破棱延破辊径向设置有多个第一破棱,且每相邻两组第一破棱之间的破棱周向夹角差为45°。
  • 一种双层碳化热解炉机构
  • [实用新型]一种炉自动出装置-CN201921830660.7有效
  • 黄广禧;陈永民;戴伟田;丁国辉;梁仲均;文兵;许云开 - 广州市醇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0-28 - 2020-06-23 - F23G5/44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自动出装置,包括托架、灰盘、破器、出套;所述灰盘以可转动方式设置在所述托架上;所述破器同轴设置在所述灰盘内底面的中心位置上;所述出套通过外部支架固定在所述灰盘的内底面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灰盘并带动破器转动,经过热后的垃圾形成炉渣,再经破器破后,掉落到内储存空间,同时灰盘转动使推件和出口相对转动,进而将内储存空间底部的炉渣推到外储存空间;本实用新型仅需驱动灰盘转动即可实现破和出两个功能,无需额外设置出机,简化了炉的结构,降低了空间成本,且节省能源,大大降低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
  • 一种热解炉自动装置
  • [发明专利]基于条件对茶叶生物炭特性及镉污染土壤修复方法-CN201710431079.7在审
  • 杨占彪;张梦迪;刘欣聪;朱雪梅;蒋容;吕严凤 - 四川农业大学
  • 2017-06-08 - 2017-09-26 - B09C1/00
  •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条件对茶叶生物炭特性及镉(Cd)污染土壤修复方法,添加生物炭培养45天,温度为500~600℃。添加生物炭培养45天后,当温度为500~600℃时变化最显著,可交换态Cd比例比对照分别下降了32.23%(1h)、37.60%(2h)和32.14%(1h)、36.70%(2h);残渣态Cd比对照增加了0.8‑1.2倍;生物炭的温度与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碱氮和可交换态Cd比例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pH、有效磷呈正相关关系(P<0.01)。该发明使用茶叶制备生物炭用于土壤Cd污染修复,提出了茶叶的农业废弃物有效利用新方法,与茶叶直接添加到Cd污染土壤相比,500~600℃制备茶叶生物炭能使得Cd污染土壤的生物有效性明显降低,起到明显的重金属钝化效果
  • 基于条件茶叶生物特性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