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86105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CN202221005832.9有效
  • 李承朋;沙艳云 - 上海海德隆流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2022-04-28 - 2022-08-26 - C02F9/1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顺序连通的组合生化池、潜流湿地和生态涵养塘,组合生化池包括格栅井、格栅、调节池、厌氧池、生物填料,格栅垂直倾斜置于格栅井中,将格栅井分为左右两部分,格栅井、调节池、厌氧池依顺序连通,生物填料位于厌氧池悬浮区内,潜流湿地包括位于前端的布水渠以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挺水性水生植物、种植土层、填料层、垫层以及位于末端的集水渠,生态涵养塘内设有沉水性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该系统将生化法、湿地法和生态塘法相结合,深度净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稳定且成本低,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 [发明专利]用于河道治理的截污集中处理系统处理方法-CN201911156054.6在审
  • 祝栋林;刘文杰;胥瑞晨;陈海涛 - 江苏易域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1-22 - 2020-03-06 - C02F9/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截污集中处理系统处理方法,处理系统包括截污管网、一体式强化处理组件和生态修复组件,其通过截污管网将面源污染转为可控点源污染后,再经一体式强化处理组件集中高效强化处理从而去除污水中大量污泥沉淀、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和生化需氧量等,再经生态修复组件中的导流堰初步沉降过滤,流经人工生态浮岛和人工水草,利用水生植物发达根系及生物膜载体对污水进行二次生物降解,实现污水净化,该处理系统处理方法采用截污集中处理污水直排控制较彻底且规模化效果好,结合了生物滤池工艺及生态修复技术,在保证高效强化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生态效应有效控制排口污染物扩散,生态效应和环境效应良好。
  • 用于河道治理集中处理系统方法
  • [发明专利]生态过滤水处理系统及其制造方法-CN202110368383.8有效
  • 陈朔;林志雄;温国能;梁潇 - 广东顺易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 2021-04-06 - 2022-11-22 - C02F9/14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过滤水处理系统及其制造方法。上述的生态过滤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滤水池、人工湿地带、第二滤水池、填料层和种植架。其中填料层分别设于第一滤水池的底部及第二滤水池的底部,在填料层中种植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能够对水中的氮、磷等元素和其它污染物进行吸收和分解,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进一步地,在人工湿地带种植湿地植物,以及在种植架种植陆生植物,能够提高生态过滤水处理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从而提高污水净化效率,同时提高生态过滤水处理系统中的生态稳定性。
  • 生态过滤水处理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CN202210033254.8在审
  • 林伟仲;陈利宁;刘晖;许铭宇;邓镇棋;陈沛珊;王振兴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2022-01-12 - 2022-04-15 - C02F9/14
  •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生态沟渠、蓄水井和人工湿地,生态沟渠的底部设置有纳米填料层,纳米填料层之上设置有第一土层,第一土层上种植具有净污能力的常绿水生植物,沟渠侧壁种植低矮的常绿耐水植物以达到护壁效果,生态沟渠的上部与蓄水井连通;人工湿地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碎石层、纳米吸附层和第二土层,纳米吸附层由纳米填料和纳米零价铁的混合物铺设形成,第二土层上种植常绿耐水植物,蓄水井的底部与人工湿地对应碎石层处连通污水处理方法,包括采用上述污水处理系统,对农村污水进行处理。该系统结构简单,后期运营维护成本低,农村污水处理后可达四类水质标准。
  • 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阶梯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CN202121100483.4有效
  • 宋承明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2021-05-21 - 2022-02-18 - C02F9/14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阶梯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括拦截区、沉淀区、生态处理区及蓄水区,所述各区沿排水方向呈阶梯式分布,由高到低分别为拦截区、沉淀区、生态处理区和出水区,所述拦截区位于系统顶端进水端,用于拦截污水中的落叶、塑料及大颗粒物质,所述沉淀区位于拦截区与生态处理区之间,利用重力作用沉淀污水中的颗粒物质,所述生态处理区位于沉淀区和出水区之间,利用生态技术处理污水中的氮、磷等物质,所述蓄水区位于系统最低端,用于储蓄净化后的水,该系统采用物理结合生态处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有害污染物,净化水体,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的特点。
  • 一种阶梯农村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多级串联水下森林生态处理系统-CN202122416061.4有效
  • 张长森 - 河南国威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2021-10-08 - 2022-07-01 - C02F9/14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级串联水下森林生态处理系统,包括多级串联设置的复合水处理池,复合水处理池包括沿水流方向一侧设置的泥沙沉淀池、水下森林生态池、生化污水处理池,水下森林生态池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颗粒填料层、沉水植物层、辫带式纤维填料层、挺水植物层,颗粒填料层中铺设有用于对颗粒填料进行反冲洗的多用途穿孔管,采用生物膜法、水生植物污水处理法形成由下至上全面的覆盖,后采用生化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强化处理,再将出水排入串联设置的下一级中进行重复处理,具有设置合理、处理效率高的特点。
  • 一种多级串联水下森林生态水处理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CN202211100772.3在审
  • 骆建明;苏贞峰 - 北京国环莱茵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9-09 - 2023-05-23 - C02F3/3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属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厌氧生物膜池、生物过滤墙单元和生态消纳单元,厌氧生物膜池的出水液面高于生物过滤墙单元的进水液面,生物过滤墙单元的进水液面高于生态消纳单元的水位线。本发明污水处理过程无机械能耗,污水流动靠重力流,复氧靠跌水,无需曝气,运行成本极低,过程能耗低,整个过程绿色低碳,适合农村地区特点,且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无能耗,建设运维方便且成本低,有助于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治理工作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CN202011286572.2在审
  • 王国红;戈玮焜;王成华 - 博域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 2020-11-17 - 2021-03-30 - C02F9/14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包括污水收集沉淀池、导流渠、人工湿地、生态鱼塘以及蓄水池,所述人工湿地通过导流管与蓄水池相连接,所述人工湿地由池体、基层、第一水生植物以及第二水生植物组成,本发明设计有效解决农村家庭生活废水包括厨房用水、厕所用水、洗涤用水等,如果农村生活排水不经过适当的处理,会增加农业用地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一步影响作物生长和河流水质,在许多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没有污水收集管道,未经处理的生活排水已经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由于建设和运营成本偏高,这些地区并不适合引进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而是需要低成本、高效率、分散式的污水处理技术的问题。
  • 一种农村分散污水生态处理工艺
  • [发明专利]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系统-CN202111554044.5在审
  • 鲁仕宝;李蔚;徐萌;邓晓军 - 内江师范学院
  • 2021-12-17 - 2022-04-08 - C02F9/14
  • 本发明公开了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化粪池、清液收集池和除臭池,所述除臭池的出水口还设置有生态处理池,所述生态处理池包括设置于中心的藻处理生态池以及多个蚯蚓生态滤池,多个所述蚯蚓生态滤池设置于藻处理生态池四周,所述藻处理池于蚯蚓生态滤池对应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本发明公开了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系统,通过除臭池、藻处理生态池和蚯蚓生态滤池对收集到生物污水进行处理生态、环保,且处理过程中的藻类、蚯蚓等还能够进行后续资源化利用。
  • 生活污水生态无害化处理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