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62575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勘察方法-CN201510231250.0在审
  • 康兴生;马涛;刘宁;顾俊杰;王睿 -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 2015-05-08 - 2015-07-22 - G01V11/00
  • 一种重金属污染底泥现状勘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底泥分布勘察,综合确定目标河段底泥的分布情况,绘制成底泥等深线图、矢量图和三维图;(2)底泥污染层厚度勘察;根据每个分层的污染情况确定柱状样品的污染界面位置,从而确定该点位的污染层厚度;(3)确定底泥污染因子;(4)勘察成果集成;绘制重金属污染底泥等厚线和三维图。本发明根据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处理处置要求,结合现有勘测和采样设备的水平,充分考虑了底泥重金属处理处置工程污染范围和污染底泥工程量确定依据工程实施的技术要求,确定了重金属污染底泥的污染范围,准确计算污染底泥定量,准确和针对强,从而为后续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处理处置提供了可靠依据。
  • 一种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勘察方法
  • [发明专利]水体密实底泥的植物适生性恢复方法-CN201010524103.X有效
  • 范成新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2010-10-29 - 2011-05-04 - A01G33/00
  • 一种水体密实底泥的植物适生性恢复方法,在选定水生植物物种后,依据常年水深分布,分别确定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恢复区;采集并分析植物恢复区域表层底泥孔隙度,确定底泥适生性修复区;根据水生植物种类确定密实底泥修复深度,并选择划刻构件对水体底泥进行几何图形的划刻作业,破坏其外观形态和层理结构;最后在植物适生性恢复区的底泥上进行水生植物的种植。本发明在底泥密实水域,根据自然条件和水生植物特点,通过人工划刻方式增加水体底泥的孔隙度,对表层底泥进行改良,促进水生植物根系的着生和固着,从而实现水体的水生植物恢复。
  • 水体密实性底泥植物生性恢复方法
  • [发明专利]水体底泥生态修复方法-CN202010007411.9有效
  • 冉涛;刘倩;唐光金;王飞;张健 - 重庆环科源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1-04 - 2022-04-05 - C02F11/02
  • 本发明涉及水体底泥生态修复方法,涉及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底泥修复方法对下层重金属去除效果相对不佳的问题,其包括S1、在河道边划分出底泥堆放区;在底泥堆放区和河道之间构筑出隔离区;S2、疏浚底泥,其包括将底泥挖出,对底泥做筛分、脱水和固化,固化后的底泥置于底泥堆放区;S3、在疏浚后的河道中设置原位覆盖区;S4、在底泥堆放区的底泥上种植重金属富集植物,周期收割种植的植物;所述S2还包括根据底泥挖掘深度将底泥分为多级,对不同级的底泥分开筛分、脱水和固化;在底泥堆放区按照原底泥所处深度从高到低堆叠。本发明可相对高效的去除底泥中的重金属,底泥修复效果相对更佳。
  • 水体生态修复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河道污染底泥原位高效生物处理与处置方法-CN201610656550.8在审
  • 甘秀梅;徐凯;丘昌强 - 湖北凌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2016-08-11 - 2016-11-16 - C02F11/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污染底泥原位高效生物处理与处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久晴无雨天气、温度高于20℃条件下,将河道临时分段并控制水深在20‑30cm,利用高压泵产生的高压水头来搅动河床底泥,同时向底泥中投加高效微生物有机质降解菌剂和高效菌促生剂,对河道污染底泥进行原位高效生物处理;当原位生物减量后,底泥厚度满足行洪条件时,直接向底泥中投加底泥固化剂,在河床中对底泥进行原位固化处理;当原位生物减量后,底泥厚度影响行洪、航运等基本功能时,对多余厚度底泥进行疏浚、开挖;在开挖的底泥中投加固化剂,改善底泥的高含水率和低强度,对底泥进行原位固化;固化后的底泥用来筑堤或坡岸种植。本发明操作灵活,适用强,能充分利用现有河道进行污泥原位固化筑堤及护岸处理;底泥微生物及有机质含量高,将重金属固结在固化产物中,无二次污染。
  • 一种河道污染原位高效生物处理处置方法
  • [实用新型]底泥采集装置-CN201320504527.9有效
  • 徐翀;陆春辉;陈永春;刘锦;安士凯;李翠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13-08-16 - 2014-02-05 - G01N1/1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泥采集装置,包括采泥部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采泥部上端连接;所述采泥部包括储泥箱、活动底板、拉丝、插销和销槽。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浅水域底泥采集器,该底泥采集器可以从纵向切割浅水域中长期积累的底泥,有效避免扰动沉积相,保证采集的底泥样品没有扰动,保持原有的纵向分布和排序,从而获得具有层次和代表底泥样品,提高后期化验分析的准确
  • 采集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河道底泥处理系统-CN201921079135.6有效
  • 范蓉芳;李艳丽 - 浙江创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7-15 - 2021-03-23 - C02F11/0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底泥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岸基太阳能供电模块和底泥电解水增氧模块,所述岸基太阳能供电模块主要由太阳能板与稳压模块组成;所述底泥电解水增氧模块主要由电解水罐,电源模块,控制模块组成,本装置采用在底泥中直接释放氧气的方式代替传统机械翻动底泥的方式进行增氧,避免了底泥剧烈翻动导致河道二次污染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底泥处理系统具有长效、环保,稳定性的优点。
  • 一种河道处理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河道底泥原位处理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CN201921889219.6有效
  • 温一凡;林静伟;吴海奋 - 汕头市弘东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 2019-11-05 - 2020-10-16 - C02F11/0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底泥原位处理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具有堤岸,主要在河道与堤岸之间进行岸基带的构建,岸基带往堤岸方向依次为松木桩,生态布及衫木条,所述松木桩底部为尖锥状并垂直插入河道的底泥层,生态布由底泥层至松木桩的净高度完全覆盖,衫木条于生态布的上下两端进行横向固定,所述岸基带与堤岸之间填充固化底泥回填层,且固化底泥回填层上方铺设一层生态袋,生态袋上方种植功能植物。利用功能植物对底泥采用吸附、吸收、转化及定期收割将污染物去除,实现底泥的原位无害化处理,大大降低二次污染,所构建的生态驳岸在原位修复河道底泥的同时还保证了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以及具备景观、生态和亲水性。
  • 一种河道原位处理景观生态驳岸结构
  • [发明专利]一种季节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方法-CN201510236655.3有效
  • 马涛;刘强;靖玉明;刘道行;顾俊杰 - 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2015-05-12 - 2015-07-29 - E02B3/02
  • 一种季节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整个目标河段划分单元工程;(2)将整个疏浚目标河段用断面围堰围挡,将划分的各个单元工程之间用单元围堰间隔,在河道中心线两侧或单侧设置导流渠;(3)在每个单元工程内部建设河道底泥储池和事故底泥储池,在河道底泥储池中安装泥浆提升泵,在事故底泥储池中安装事故泥浆提升泵;(4)启动单元工程疏浚,采用高压冲刷水泵或土工机械,按照疏浚范围和疏浚深度要求对底泥进行工程疏浚作业,或通过土工机械进行开挖作业,将冲刷或挖出的受污染底泥运至岸上指定位置。该方法充分结合季节河流的水文条件、施工条件和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的控制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
  • 一种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疏浚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富营养水体底泥磷素削控的方法-CN201210067113.4有效
  • 张杭君;贾秀英;蔡晨晨;张伟;胡赐明;骆可放 - 杭州师范大学
  • 2012-03-14 - 2012-07-25 - C02F1/5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营养水体底泥磷素削控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盐度调控剂水溶液加在富营养化水体的底泥-上覆水界面的底泥表面,盐度调控剂水解形成氢氧根和金属离子,通过竞争吸附将底泥中弱结合态磷置换出来,从而实现富营养水体底泥磷素的削控;本发明方法为可实现原位操作的浅水水体底泥磷削控方法,彻底解决因治理时效差导致的水体底泥弱结合态磷释放而带来的内源富营养化污染;本发明治理成本低,处理效果明显,可实现原位操作,是目前实现控制内源富营养化污染较为有效的前处理技术
  • 一种营养水体底泥磷素削控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