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16860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脉动流的震荡射流式微混合-CN201510604398.4有效
  • 刘赵淼;赵福旺;申峰;尉舰巍 - 北京工业大学
  • 2015-09-22 - 2018-08-07 - B01F13/00
  • 一种基于脉动流的震荡射流式微混合,该混合包含玻璃盖板、下层基板;玻璃盖板与下层基板采用高温键合连接,构成混合。本发明结合了被动式微混合和主动式微混合的优势,可有效提高混合的效率,解决现有混合混合机制单一、加工难度大等缺陷。本发明主要通过在混合对称的两入口处分别对一种流体施加具有锯齿波型流动速度的脉动流,促使混合流体产生震荡;并借助二级混合室、支路结构、锯齿形结构等增加扰动强度,实现尺度下流体的充分混合。该混合具有结构易加工、成本低廉,混合效率高等优势。
  • 一种基于脉动震荡射流式微混合器
  • [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式微流体混合混合方法-CN200510039012.6无效
  • 褚家如;孙长敬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05-04-20 - 2006-02-01 - B01D11/00
  • 本发明涉及流体系统中的流体混合,尤其是主动式微流体混合。所述混合包括基座、盖板及其组合形成的T字形流体通道。在两流体进口通道的汇合处设置一由外部能源驱动的微型梁,该微型梁两较大的平面与进口通道垂直,其另一端伸出基座外并与电路连通。所述微型梁可以是压电陶瓷片、形状记忆合金片或双金属片等。所述混合方法是在流体的汇合处设置有周期性摆动的悬臂梁,该悬臂梁的摆动对汇合处流场进行直接的干扰。与现有混合相比,本混合适用于混合粘度变化范围较大的流体,且其增强流体混合的效果更为显著,所需混合通道的长度、混合时间更短,使其占据流体芯片上的空间更少,同时可满足对混合时间有特殊要求的应用。
  • 一种主动式微流体混合器混合方法
  • [发明专利]分叉混合及其使用和制造方法-CN201680083280.4有效
  • A·维尔德;T·利弗;R·J·泰勒 -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 2016-08-24 - 2022-02-25 - B01F25/51
  • 本文公开了具有流经环形混合元件的分叉流体流的流体混合。该混合至少部分地通过迪恩涡流运行。因此,该混合被称为迪恩涡流分叉混合(“DVBM”)。DVBM利用迪恩涡流和形成混合流体通道的不对称分叉来实现优化流体混合的目标。可以将公开的DVBM混合并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希望在其中混合两种或更多种流体的任何流体(例如流体)装置中。所公开的混合可以与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流体元件组合,包括注射、泵、入口、出口、非DVBM混合、加热、测定仪、检测等。
  • 分叉混合器及其使用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流体混合结构的自清理式石膏基3D打印喷头-CN201911022691.4有效
  • 黄健;杨正才;马保国;蹇守卫;李相国;谭洪波 - 武汉理工大学
  • 2019-10-25 - 2021-04-20 - B28B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体混合结构的自清理式石膏基3D打印喷头,包括混合密封顶针、挤出头顶针、流体混合、气动信号控制、清洗液入口、清洗废液出口、多个进料口、3D打印喷嘴和腔体,腔体内设有内腔通道,混合密封顶针和流体混合依次设置于内腔通道内,混合密封顶针与流体混合连接;清洗液入口、清洗废液出口、多个进料口和3D打印喷嘴均设置于壳体上,多个进料口设置于流体混合的输入端,挤出头顶针和3D打印喷嘴相对设置于流体混合的输出端的两侧;气动信号控制通过气动阀与混合密封顶针和挤出头顶针连接。实现流体混料和自动清理,残料不易堵塞打印喷头的管路,提高了工作效率,延长3D打印喷头的使用寿命。
  • 一种基于流体混合结构清理石膏打印喷头
  • [发明专利]一种流体混合工艺及混合装置-CN201510930999.4有效
  • 刘凤丽;郝永平 - 沈阳理工大学
  • 2015-12-14 - 2020-02-14 - B01F13/00
  • 一种流体混合工艺及混合装置,属于流体技术领域。采用磁性复合PDMS材料加工出垂直于载玻片上的混合,然后利用键合工艺将混合倒置于流控芯片的反应腔内,形成整体混合流控芯片,采用电磁铁驱动整体混合流控芯片实现流体混合。本发明采用单独加工混合的方法,利用键合技术将其倒置于流控芯片反应腔之上,实现从上至下的液体混合。单独加工混合不受反应腔内尺寸的限制,简化了工艺流程,键合技术也较为成熟和简单,成本明显降低。
  • 一种流体混合工艺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流体混合工艺及混合装置-CN201510924997.4有效
  • 刘凤丽;郝永平 - 沈阳理工大学
  • 2015-12-14 - 2020-04-24 - B01F13/00
  • 一种流体混合工艺及混合装置,属于流体技术领域。采用磁性复合UVPDMS材料快速加工出垂直于载玻片上的混合,然后利用键合工艺将混合倒置于流控芯片的反应腔内,形成整体混合流控芯片,采用电磁铁驱动整体混合流控芯片实现流体混合。本发明采用单独加工混合的方法,利用键合技术将其倒置于流控芯片反应腔之上,实现从上至下的液体混合。单独加工混合不受反应腔内尺寸的限制,简化了工艺流程,键合技术也较为成熟和简单,成本得到降低。
  • 一种流体混合工艺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心形函数结构的被动式微混合-CN202311042169.9在审
  • 张金凤;张静;赵东波;徐笑;秦绍栋 - 江苏大学
  • 2023-08-18 - 2023-10-27 - B01F33/30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形函数结构的被动式微混合,其包括第一流体入口通道(1)、第二流体入口通道(2)、初步混合通道(3)、混合单元组(M)、出口通道(4),混合单元组包括多个首尾依次顺滑连接的心形函数混合单元(5),第一个、第二个心形函数混合单元的主通道构成的组合通道呈先逐渐收缩后逐渐扩张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心形函数混合单元包括主通道、第一分流通道(8)、第二分流通道(9)。本发明使得流体在主通道内出现二次流和不同尺度的涡,同时分流通道使得流体不断分流汇合,加剧了流体之间的不平衡碰撞,产生混沌对流和涡、涡激混流,提升了混合强度,缩短了流道长度,减少混合时间、提升混合效果。
  • 一种函数结构被动式微混合器
  • [发明专利]一种接触混合-CN200710177813.8有效
  • 骆广生;徐建鸿;吕阳成;李少伟;邵华伟 - 清华大学
  • 2007-11-21 - 2008-08-06 - B01J19/00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化学化工的反应与分离装置领域的涉及用于化工过程流体间快速混合、传质与反应的高性能、双连续多薄层的一种接触混合。该接触混合由上、下腔室嵌在一个整体的壳体内或彼此紧密连接的壳件组件搭接而成。由物料A流体入口管、分配室和物料A流体平行通道相通,物料B流体入口管、分配室和物料B流体平行通道相通,组成下腔室;流体混合室和混合流体出口管相通组成上腔室。两股流体分别从入口管经分配室进入混合,在流体混合室中进行多薄层接触,实现快速混合、传质和反应。该接触混合的传质效率高,操作弹性大,不易阻塞,便于加工制造,在化学、化工、石化、医药和食品等众多混合反应和分离领域有重要前景。
  • 一种接触混合器
  • [发明专利]一种鲁洛克斯三角形挡板结构被动式微混合-CN202210284121.8在审
  • 谢清政;张峰;付婷;许爽 - 武汉科技大学
  • 2022-03-22 - 2022-07-05 - B01F33/3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鲁洛克斯三角形挡板结构被动式微混合,涉及混合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目前根据混合原理不同,混合可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主动式微混合主要依赖外加能量设备影响流体流向来完成混合,而被动式微混合则只依赖于通道结构形状发生改变对流体扰动完成混合,被动式微混合因其结构简单、制造简便、易于集成,应用广泛;通过通道上非对称布置矩形和鲁洛克斯三角形挡板,通过破坏流体层流流动,促使混合工质流向改变形成二次流、涡流以促进两组分流体间掺混,鲁洛克斯三角形障碍物施,使通道截面面积收缩剧烈,促进涡流生成,混合效果增强,导致流体工质流向改变程度更大,两组分溶质微粒接触面积增大。
  • 一种洛克三角形挡板结构被动式微混合器
  • [发明专利]脂质纳米颗粒制备装置-CN202110796596.0在审
  • 吴杰;徐松林;李剑光;赵孝斌 - 浙江海昶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2021-07-14 - 2023-02-07 - B01F33/30
  • 本申请涉及一种脂质纳米颗粒制备装置与方法,装置包括:脂质溶液源;辅助溶液源;流控混合,其经由具有第一流体阀的第一流体通道耦接到所述脂质溶液源,以可操作地从脂质溶液源接收脂质溶液,并且经由具有第二流体阀的第二流体通道耦接到辅助溶液源,以可操作地从辅助溶液源接收辅助溶液;其中,流控混合还具有流体混合管道,其被构造为使得脂质溶液和辅助溶液在其中有序混合,并使得脂质溶液中的脂质自组装形成为脂质纳米颗粒;控制,其耦接到第一流体阀和第二流体阀,以分别控制第一流体阀和第二流体阀所允许的流体流动特性;以及脂质纳米颗粒容器,其流体耦接到流控混合,并被配置为从流控混合接收形成的脂质纳米颗粒。
  • 纳米颗粒制备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