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23811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水处理的阶级式循环生化工艺-CN202111332361.2有效
  • 石令;黄俊杰 - 广东惠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1-11 - 2023-04-07 - C02F3/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处理的阶级式循环生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曝气池、设备和辅助设备。S2预处理得到过滤净化的液体。S3进行生化。辅助设备包括浮筒和固定安装在浮筒上的栅板。生化的方法的操作如下:S31确定曝气池需氧量。S32进行一级;S33通入压缩气体直至栅板完全露出液面,停止通气。S34待栅板完全没于液面,二级气结束。本发明的工艺,建立双阶段模式进行循环过程中可直接对活性污泥层表面进行冲洗以保障循环时生化池的气力度,工艺适用性广且运行和维护成本低,同时,可定频定量的清除过程中浮于池面处的泡沫,保障容量,工艺的安全度高。
  • 一种应用于水处理阶级循环生化工艺
  • [发明专利]一种强化好氧-沉淀-缺氧工艺污泥减量的方法-CN201010019353.8无效
  • 刘广立;李适宇;陈光浩;王军;伍珂 - 中山大学
  • 2010-01-12 - 2010-06-30 - C02F9/14
  • 本发明公开一种强化好氧-沉淀-缺氧工艺污泥减量的方法,该方法是在传统OSA工艺的缺氧池处,增加对缺氧池的控制,通过控制的气泡、时间、液比和氧化还原电位等参数,从而使得传统OSA污泥减量效果显著增加本发明对缺氧池的控制,采用原有工艺的好氧生物处理单元的设备,进行简单的管道扩建,通过控制参数实现OSA的污泥减量效果显著增加,污泥处理成本保持不变。本发明的控制技术可实现自动化操作,无需人员看守。本发明涉及的控制技术耗气量极少,时间短,无电耗,又可利用原有的设备产生的风量,故运行成本接近零。
  • 一种强化沉淀缺氧工艺污泥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管式污水处理系统-CN202020108774.7有效
  • 江凤兰;崔纪平;邓小丁;陈芳莉 - 广州锦元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1-18 - 2020-11-20 - C02F7/00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池,还包括系统、气管道系统和控制阀门系统;系统包括气泵、鼓风机、空气过滤室、储氧罐和气压缩机,气泵、鼓风机、空气过滤室和气压缩机依次连接,储氧罐连接于空气过滤室,气压缩机上设有压缩排气筒;气管道系统包括均流气管、连接在均流气管上的气管和安装于气管上的气头,均流气管连接压缩排气筒;污水池上还设有挂置架,控制阀门系统设于其上,挂置架上还设有连接系统的调节设备。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处主要系统作为污水处理的工艺设备,采用气管道箱污水池内进行系统设备数量少,简单实用,工艺周期短,成本低,利于推广。
  • 一种管式曝气污水处理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间歇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CN201711234015.4在审
  • 张伟 - 张伟
  • 2017-11-30 - 2018-04-13 - C02F3/3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歇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该方法对A2/O工艺的“缺氧区—好氧区”的反硝化脱氮、氧化分解反应过程进行改进,将现有的缺氧区内加装装置,将现有的好氧区加装推流器,形成新的生化池,采用“强、强缺氧”间歇工艺运行状态,强是指在阶段提供大量的氧,高强度,生化池末端溶解氧达4mg/L以上,确保NH3-N、BOD5、CODcr等指标迅速降解,达到出水排放标准;强缺氧是指停止供气,将生化池内溶解氧严格控制在0.5mg/L以下,通过连续进水,“强、强缺氧”间歇工艺运行,较传统A2/O工艺运行时脱氮效率可提高14.8%左右,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碳源费用,能够实现总氮稳定达标排放
  • 一种间歇处理方法系统
  • [发明专利]高浓度废水COD和N同池同步降解工艺及装置-CN201210528798.8有效
  • 奕锦伟;陆志鸿;张森佳 - 杭州绿色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奕锦伟
  • 2012-12-06 - 2013-04-03 - C02F3/30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废水COD和N同池同步降解工艺及装置,在一个生化池底部设置二套装置,并通过功能性隔墙将该生化池分隔为不同溶解氧控制的第一格区和第二格区;废水与回流液在第一格区进水端混合并,第一格区末端混合液流入第二格区并,在第一格区和第二格区进行COD和N的降解,第二格区末端的混合液一部分回流至第一格区进水端,另一部分进入泥水分离装置,泥水分离后的清水排放;第一格区溶解氧控制范围0.1~0.5mg/L,第二格区溶解氧根据废水性质控制范围0.1~1.8mg/L。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高了生物同步脱氮工艺的COD去除效率,实现COD和N同池同步降解,工艺可用于生活污水处理,更适用于高浓度COD和N并存的工业废水处理。
  • 浓度废水cod同步降解工艺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节能降耗去碳脱氮废水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CN202210652555.9在审
  • 赵佰红;王磊;张业静 - 山东本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6-09 - 2022-08-05 - C02F3/30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节能降耗去碳脱氮废水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处理设备包括脱氮系统、回流系统以及系统,脱氮系统包括脱氮池,系统包括曝气池、曝气器以及搅拌组件,废水能够自脱氮池自动流入曝气池;曝气池内分为区和非区,曝气器设置于区内,搅拌组件设置于曝气池内并能够将非区的废水推动至区;回流系统包括设置于脱氮池与曝气池之间的推流器,推流器能够将曝气池内的废水推流至脱氮池内。该设备中曝气器设置仅为传统工艺的40%,设置搅拌组件,将非区的废水推流到区,废水在曝气池和脱氮池间循环,达到BOD/COD的降解和脱氮的同步去除。
  • 一种节能降耗去碳脱氮废水处理设备处理工艺
  • [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净化的生物滤池-CN200920151825.8有效
  • 裴瀚笛;陆子维 - 得利满水处理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 2009-04-24 - 2010-03-24 - C02F3/02
  • 一种生物过滤池,由多个生物滤池单元组成,生物气滤池单元的主要结构为生物气滤池、过滤模块、原水进水和反冲洗模块、工艺模块。在生物气滤池底部装有原水进水和反冲洗模块,在原水进水和反冲水模块上方装有工艺模块。所述的工艺模块包括供气系统、(滤后水冲洗),其中供气系统包括工艺风机、供气管、供气支管与空气扩散器,工艺风机与供气管连接,供气管穿过水槽壁在水槽底部的滤板上分成多根供气支管,供气支管上安装多个空气扩散器所述的过滤模块包括承托层、滤板、滤头,滤板安装在工艺模块下方,在滤板里设有多根滤头,承托层安装在滤板上方,在承托层上填充有生物滤料。
  • 一种污水净化生物滤池
  • [实用新型]含油废水处理设备-CN202123185097.2有效
  • 徐凯杰;张国军;卢尚峰 - 浙江中诚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1-12-17 - 2022-05-10 - C02F9/04
  • 含油废水处理设备,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浮池、膜池、回流系统和组件,所述浮池与所述膜池连接,所述浮池与所述组件连接,所述膜池也与所述组件连接,所述组件包括陶瓷膜系统和加压溶器,所述陶瓷膜系统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加压溶器也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陶瓷膜系统与所述加压溶器连接,所述回流系统与所述膜池连接,所述回流系统也与所述浮池连接,所述回流系统包括回流泵。将汽浮工艺与陶瓷膜工艺进行高度集成,有效的节省了资源与占地面积,具备便于运输、便于临时搭建等优点;设有回流系统,避免膜池出现油类物质无限富集的现象,以保证工艺的长期稳定的运行。
  • 含油废水处理设备
  • [发明专利]好氧-厌氧-好氧法处理杏仁加工废水工艺-CN200510134754.7无效
  • 徐森;黄志杰;党政 - 徐森;黄志杰;党政
  • 2005-12-21 - 2006-07-12 - C02F3/30
  • 一种好氧—厌氧—好氧法处理杏仁加工废水工艺,所述工艺包括格栅处理工序。该工艺还包括:沉砂、调节、一级好氧、一级沉淀、厌氧、二级好氧、二级沉淀处理工序。在沉砂池底设置穿孔气管。在调节池底设置穿孔气管,在调节池旁设置碱液罐,在碱液罐内贮藏石灰乳浆。在一、二级好氧池底设置微孔气头,在一、二级好氧池旁设置鼓风机,给一、二级沉淀池设置配套设备:污泥回流泵、中心稳流筒和穿孔集水管。本工艺性能稳定,运行成本低,杏仁废水可以达标排放。
  • 厌氧好氧法处理杏仁加工废水工艺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