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376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自封式安全动脉采血针-CN201620327161.6有效
  • 孔羽 - 孔羽
  • 2016-04-18 - 2016-11-02 - A61B5/153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自封式安全动脉采血针,包括活塞轴、针筒、自动封堵装置、针头,活塞轴顶端装有活塞,活塞安装在针筒内,针筒顶端安装有自动封堵装置,自动封堵装置通过针栓与针头连接,针栓处另延伸一软管采用本实用新型采血针,穿刺一次动脉即可同时完成动脉气分析化验及大量标本采集,减轻患者痛苦;抽吸动脉后自动封堵,减少操作流程,减少标本与空气接触的时间,提高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 一种多功能自封安全动脉采血
  • [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动静脉两用采血针-CN201720299565.3有效
  • 刘凯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2017-03-27 - 2018-05-01 - A61B5/153
  • 一种一次性使用动静脉两用采血针,包括穿刺针,羽翼型针柄,穿刺回弹装置,回夹,Y型通道,动脉连接头,采血管保护帽,采血管连接头;穿刺针布置在羽翼型针柄内,穿刺针的尾端与穿刺回弹装置连接,穿刺回弹装置通过管路与Y型通道连接,回夹夹在管路上,Y型通道的两个出口分别连接有动脉连接头和采血管连接头,采血管连接头的外部带有采血管保护帽。本实用新型优点动静脉两用采血,用于患者需同时采集血气分析标本及生化等标本时,直接穿刺动脉进行采血,用动脉化验血气分析,及生化检查。
  • 一种一次性使用静脉两用采血
  • [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膜式氧合器循环套包-CN202222822128.9有效
  • 卞庆祥;王建;杨东雷 - 苏州肺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0-25 - 2023-05-12 - A61M1/16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医用膜式氧合器循环套包,包括氧合器主体、静脉端和动脉出血端,所述静脉端的一端连通有第一连管,所述第一连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连管,所述第二连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一采血接口;本实用新型结构上实现了静脉端和动脉出血端与人体动静脉连接鞘管的快速链接,减小了静脉血栓产生及动脉大量出血的风险,同时增加了多出血气参数测量接口,为医生在手术中,通过血气参数接口,及时测量病人的血压,血液温度,流量,血液中成分分析,血小板破坏等功能,离心泵为整个套包提供动力,氧合器主体含有膜丝将静脉转化为动脉,再通过外部恒温水腔对血液进行恒温。
  • 一种医用膜式氧合器循环套包
  • [实用新型]呼吸科检查用动脉气采集装置-CN201920191631.4有效
  • 李丹;韩婧;杨思远;袁国航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2019-02-12 - 2020-03-20 - A61B5/153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呼吸科检查用动脉气采集装置,包括:壳体;针头,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前端;储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后端;引流管道,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引流管道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针头和所述储部件;阻断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的呼吸科检查用动脉气采集装置通过设置位于引流管道旁的阻断装置,能够快速阻断引流管道和储部件,从而即时地密封储部件,防止采集到的血液与空气接触而污染采集到的血液。并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呼吸科检查用动脉气采集装置单手即可完成密封操作,既简单有安全。
  • 呼吸检查动脉血气采集装置
  • [发明专利]双波长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征量的动脉氧饱和度计算方法-CN201410494187.5有效
  • 李刚;包磊;周梅;张盛昭;林凌 - 天津大学
  • 2014-09-24 - 2017-02-15 - A61B5/145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波长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征量的动脉氧饱和度计算方法,同步采集一段时间内两个不同波长的光源下的光电容积脉搏波并取对数,得到两个波长下的对数光电容积脉搏波;利用时域或频域的双波长直流特征量和交流特征量的提取方法3σ准则,剔除含有粗大误差的直流特征量和交流特征量,将剔除粗大噪声后的直流特征量和交流特征量的均值作为最终的光电容积脉搏波的特征量;提取一定数量实验对象的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征量样本,同时使用血气分析仪测量动脉氧饱和度的真值,建立动脉氧饱和度的真值与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征量的校正模型;提取被测对象的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征量,利用校正模型计算动脉氧饱和度。
  • 波长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动脉血饱和度计算方法
  • [实用新型]动脉气针-CN201920755705.2有效
  • 代翠琳;李翎;周静;陈静;吴晓燕;黎春玲;田秋玲 - 代翠琳
  • 2019-05-23 - 2020-03-31 - A61B5/153
  •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减少了动脉标本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和机会、减少了针刺伤的发生、减少了穿刺操作流程、可单手进行密闭性操作的动脉气针。该动脉气针,包括针筒,针筒内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前端设置有活塞,活塞杆的后端设置有推柄,针筒的前端设置有针头连接筒,针头连接筒上套设有针头,针头上设置有护针装置。该动脉气针使用时,先检查动脉气针是否完好,然后将动脉气针的活塞拉至所需血量刻度处,然后选择合适的动脉位置将金属针刺入动脉,抽取所需的血量,然后将金属针从动脉拔出,然后套上护针管,然后再将护针管插入针尖塞即可
  • 动脉血气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觉和压力传感的自动扎血气装置及其定位方法-CN202310592995.4在审
  • 孙晓菁;谭颖;陈旻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2023-05-24 - 2023-08-22 - A61B5/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视觉和压力传感的自动扎血气装置及其定位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动脉气采集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和压力传感的自动扎血气装置,包括压感探头、压感穿刺针组件、摄像头和进退针机构,所述压感探头用于感知脉搏以确定动脉管的位置,所述摄像头用于监测所述压感穿刺针组件的回状况,所述进退针机构根据回状况、动脉管位置向执行退针或进针操作。本发明的具有多个方向上的脉搏感知功能,使得压感探头可以感知多个方位的脉搏,提高了动脉管定位的精确性,同时通过对压敏单元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进一步实现了血管位置的精确定位,提高了动脉气穿刺的成功率。
  • 一种基于视觉压力传感自动血气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体外膜肺氧合动脉插管-CN201320774988.8有效
  • 顾正峰 - 顾正峰
  • 2013-11-29 - 2014-07-09 - A61M1/14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外膜肺氧合动脉插管,包括插管体,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旋状弹簧钢丝,所述插管体末端为锥形,在长锥形的插管体上分段设有若干个侧孔;所述插管体的出口附近内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弹簧钢丝。本实用新型动脉插管较长,可以插至升主动脉,出口附近侧壁上的侧孔可以释放经体外膜肺氧合的动脉入主动脉弓,插管近端侧壁上的侧孔可以释放动脉至降主动脉,所述螺旋状弹簧钢丝可以防止插管壁由于受压狭窄而造成血流不畅,所述动脉插管可以释放动脉满足人体对氧的需求,克服原有插管的不足,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提高效率,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
  •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动脉插管
  • [实用新型]抗回动脉留置针-CN200520147366.8无效
  • 高岩 - 高岩
  • 2005-12-31 - 2007-02-07 - A61M5/158
  • 一种抗回动脉留置针,包括外套管和金属导丝,金属导丝穿置在外套管内,在外套管的尾端装有一个转阀,该转阀的阀芯由一个柱塞构成,该柱塞可转动地装在阀座内腔中,柱塞的顶部固接有旋钮,阀座的前、后两端有相对的阀口,阀座的前端阀口与外套管连通,柱塞上开有贯穿孔,该贯穿孔与阀口的位置对应,该贯穿孔的直径大于金属导丝的外径,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对抗动脉液返流,减少患者容量的丢失,阻止动脉液返流对操作区域的污染,保护操作人员预防医源性疾病的传播,可用于临床病人的动脉穿刺,抽取动脉液标本、建立有创动脉测压管路。
  • 抗回血动脉留置
  • [发明专利]一种小鼠高血压脑出血模型的造模方法-CN202110947753.3在审
  • 胡泊;荣良群;张清秀 - 徐州医科大学
  • 2021-08-18 - 2021-11-16 - A61D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鼠高血压脑出血模型的造模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在小鼠的左心室穿刺取,然后通过擦拭清理覆盖颅骨的软组织暴露颅骨术野,确定颅骨表面进针点后进行钻孔,再通过脑立体定位仪于钻孔处注射自体本发明采取左心室穿刺取动脉,能在提取足量动脉的前提下不降低小鼠存活率,通过小鼠脑定位仪精准地将自体动脉回注入脑内基底节区尾壳核,形成稳定的血肿,为后续的实验提供保障,利于实验对照研究,且与临床上高血压患者病理变化和疾病转归极为相似
  • 一种小鼠高血压脑出血模型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