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844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天线机械下倾角调节装置-CN202120576904.4有效
  • 赵杰;邹司晨;董佳;王桂珍;曹景阳;邵庆瑶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2021-03-22 - 2021-11-19 - H01Q3/06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机械下倾角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天线本体、调节组件和多个固定组件;其中,多个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三固定组件;第一固定组件固定设置在天线本体的第一端,且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将天线本体的第一端固定在墙面的第一侧面墙面的第一侧面为墙面的靠近天线本体的一侧;天线本体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固定组件与调节组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三固定组件固定设置在调节组件的第二端,第三固定组件用于将调节组件的第二端固定设置在墙面的顶端面;调节组件设置有刻度,刻度与天线本体的下倾角一一对应这样,无需人员爬出楼顶外墙来读取角度和调节角度,从而提高下倾角的调节精度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 天线机械倾角调节装置
  • [发明专利]倒桅方法及旋挖钻机-CN201910776850.3有效
  • 王鹏;孙博;刘伟 - 北京三一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8-22 - 2020-11-03 - E21B15/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倒桅方法及旋挖钻机,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倒桅方法应用于旋挖钻机的处理器,旋挖钻机还包括第一角度测量装置、桅杆及支架,第一角度测量装置及桅杆均与处理器电连接,处理器预先存储有桅杆与水平面之间的下倾角与桅杆向下倾斜的下倾速度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倒桅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角度测量装置采集的桅杆的当前下倾角;根据当前下倾角及第一对应关系,得到当前下倾角对应的桅杆向下倾斜的当前下倾速度,并控制桅杆动力单元工作以使桅杆的活动端按照当前下倾速度向下倾斜,直至桅杆的活动端置于支架内,控制桅杆动力单元停止工作以使桅杆停止运动,根据当前下倾角的大小调整当前下倾速度,防止下倾速度过大导致桅杆的损坏。
  • 方法钻机
  • [发明专利]一种W火焰锅炉燃烧器及其配风方法-CN201510291749.0在审
  • 姚卫刚 - 东南大学
  • 2015-06-01 - 2015-09-16 - F23C5/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火焰锅炉燃烧器及其配风的方法,EF风箱喷口安装可调导向叶片,E风下倾角度调节范围0-60°,F风下倾角度调节范围0-60°;对于挥发分低于10%的难燃煤,E风占二次风比例5%-10%,E风下倾角度30-60°,F风占50%-55%,F风下倾角度50-60°;对于挥发分高于10%的易燃煤种,E风占二次风比例10%-15%,E风下倾角度0-30°,F风占45%-50%,F风下倾角度40-50°;机组处于高负荷时,E风下倾角度30-60°,F风下倾角度50-60°;机组处于低负荷时,E风下倾角度0-30°,F风下倾角度40-50°。本发明通过下倾E风,使得F风下倾后与E风之间的空档减小,能有效减弱炉膛高温烟气对空档部分前后墙的冲刷,而且调节E风和F风比例以及下倾角度可以适应不同的煤种和负荷。
  • 一种火焰锅炉燃烧及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基站-CN201510134771.4有效
  • 凌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2015-03-25 - 2020-01-31 - H04B7/02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信号处理方法包括:在所述M个下倾角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块上分别发送测量导频;以使用户终端对M个所述测量导频进行检测来确定出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各自的功率最大的所述测量导频对应的下倾角标识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下倾角标识信息,确定出下倾角集合,其中,所述下倾角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下倾角,反馈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的用户终端数量满足预设条件;基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利用所述收发单元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下倾角对应的垂直维度的天线阵列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基站
  • [发明专利]处理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及装置-CN201110154192.8有效
  • 万蕾;冯心睿;伍勇;刘建琴;孙伟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2011-06-09 - 2012-12-12 - H04W16/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调下倾角的方法和装置,属于通信领域。方法包括:获取本小区下倾角协调信息和邻小区下倾角协调信息;根据所述本小区下倾角协调信息和所述邻小区下倾角协调信息设置本小区天线上时频资源块针对待协调用户设备的下倾角。在设置本小区天线上时频资源块针对待协调用户设备的下倾角时参考了本小区及邻小区的下倾角协调信息,保证了本小区服务范围内用户设备的信号接收功率及SINR体验的同时,避免对邻小区服务范围内用户设备的干扰。
  • 处理区间干扰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动态智能调整天线下倾角的方法-CN201511018644.4有效
  • 刘立刚;杨涛;张彭园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2015-12-29 - 2019-11-22 - H04W16/2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智能调整天线下倾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备:根据各个用户设备u上报的自身位置信息计算出每个所述用户设备u与基站m的天线之间的垂直夹角;S2,优化:根据选定的优化目标,采用相应的方法计算所述天线的最优下倾角;S3,判断所述基站天线的下倾角是否需要调整,如果计算所得到的所述最优下倾角与当前下倾角相同,或超出预设范围,则无需调整;否则,调整天线下倾角。本发明通过优化天线下倾角来优化系统性能的方法,通过利用有限的信息,比如用户的位置和信号干扰噪声比等信息优化天线下倾角;通过小区内用户设备分布情况的动态变化,适时地调整天线下倾角,使得用户设备的接收信号和干扰得到优化
  • 一种动态智能调整天线倾角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天线电调下倾角和水平方位的网络优化系统-CN201520073189.7有效
  • 郭涛;谢慧平 - 成都融创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2015-02-02 - 2015-06-10 - H04W24/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天线电调下倾角和水平方位的网络优化系统,它包括监控中心、测试终端、操控终端、控制器、水平方位角调整电机、下倾角调整电机、水平减速器、下倾角减速器和天线,监控中心分别与控制器和测试终端连接进行数据交换,控制器与操控终端连接进行数据交换,控制器的水平方位角控制信号输出与水平方位角调整电机的水平方位角控制信号输入连接,控制器的下倾角控制信号输出与下倾角调整电机的下倾角控制信号输入连接,水平方位角调整电机通过水平减速器与天线连接,下倾角调整电机通过下倾角减速器与天线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天线下倾角和水平方位的连续动态调整,网络优化动态实时调整时不需要关闭基站。
  • 一种基于天线电调下倾角水平方位网络优化系统
  • [发明专利]非对称波束下倾振子单元天线以及非对称波束下倾振子阵列天线-CN201610882121.2有效
  • 李道铁;吴中林;刘木林 -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2016-10-08 - 2023-08-08 - H01Q1/36
  • 本发明非对称波束下倾振子单元天线及阵列天线,该非对称波束下倾振子单元天线包括辐射单元、副反射板和主反射板,该辐射单元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该第二导板长度比第一导板长度长,该第一导板下端和第二导板上端分别在馈电点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开设有纵向开口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的两侧边缘分别平行加载一对与振子平面正交、与振子边缘平齐的导体片,在加载的导体片外侧平行放置一对寄生导体片,第一导板的加载导体片与寄生导体片彼此隔开,而第二导板的加载导体片与寄生导体片则通过另一导体片连接,该非对称波束下倾振子阵列天线包括多个该辐射单元本发明第二导板比第一导板长,振子单元最大辐射方向将偏离水平方向朝下倾斜一定的角度,那么组阵后波束下倾时,诸如增益下降、旁瓣升高、交叉极化比变差等问题将大大改善。
  • 对称波束下倾单元天线以及阵列
  • [实用新型]非对称波束下倾振子单元天线以及非对称波束下倾振子阵列天线-CN201621108058.9有效
  • 李道铁;吴中林;刘木林 -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2016-10-08 - 2017-07-21 - H01Q1/36
  • 本实用新型非对称波束下倾振子单元天线及阵列天线,该非对称波束下倾振子单元天线包括辐射单元、副反射板和主反射板,该辐射单元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该第二导板长度比第一导板长度长,该第一导板下端和第二导板上端分别在馈电点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开设有纵向开口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的两侧边缘分别平行加载一对与振子平面正交、与振子边缘平齐的导体片,在加载的导体片外侧平行放置一对寄生导体片,第一导板的加载导体片与寄生导体片彼此隔开,而第二导板的加载导体片与寄生导体片则通过另一导体片连接,该非对称波束下倾振子阵列天线包括多个该辐射单元本实用新型第二导板比第一导板长,振子单元最大辐射方向将偏离水平方向朝下倾斜一定的角度,那么组阵后波束下倾时,诸如增益下降、旁瓣升高、交叉极化比变差等问题将大大改善。
  • 对称波束下倾单元天线以及阵列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