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海管线低周疲劳裂纹萌生循环内聚力模型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15777.0 | 申请日: | 202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933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念众;宋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Q10/04;G06F113/14;G06F119/14;G06F113/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海管线低周疲劳裂纹萌生循环内聚力模型预测方法,包括:建立含有循环内聚力模型的管线有限元计算框架;基于管线有限元计算框架,计算当前时间点下管预定位置处结构应力和变形数据导入到循环内聚力模型;循环内聚力模型根据输入的模型参数以及结构应力和变形数据,计算与疲劳载荷相关的循环损伤和与低周疲劳相关的单调损伤,获得当前时间点下管线总累积损伤;根据管线总累积损伤判断发生疲劳裂纹萌生时,输出对应的载荷次数作为深海管线低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本发明在循环内聚力模型中引入对管线钢的材料特点和低周疲劳中材料的损伤机制的分析,实现疲劳裂纹萌生过程的预测。 | ||
搜索关键词: | 深海 管线 疲劳 裂纹 萌生 循环 内聚力 模型 预测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31051577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轴器及电机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天线调节装置及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