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长可调的近红外第二窗口长余辉纳米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5794.8 | 申请日: | 202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4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凡;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85 | 分类号: | C09K11/85;C09K11/02;B82Y20/00;B82Y40/00;G01N21/64;A61K4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纳米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波长可调的近红外第二窗口长余辉纳米探针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长余辉纳米探针是核壳结构纳米晶体,内部为长余辉发光核层、外部为惰性壳层;核层用来吸收能量发射长余辉信号;惰性壳层用来减少外部淬灭基团对长余辉信号的淬灭效应;本发明通过改变稀土离子掺杂的种类,调节长余辉发射波长;通过改变稀土离子掺杂量、核层尺寸、壳层厚度,调节长余辉发光的信号强度与衰减时长。本发明可不需要外部光源实时激发长余辉探针,避免外部光源造成生物背景噪声,可提高生物成像的分辨率与信噪比。本发明长余辉探针在信息编码与存储、多通道生物学检测、活体成像与分析以及手术导航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波长 可调 红外 第二 窗口 余辉 纳米 探针 及其 合成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038579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程指令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除霜频率控制方法、处理器、变频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