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荧光假单胞菌22G5及其有效成分7-羟基环庚三烯酚酮在防治作物黄萎病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8237.8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3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关雪莹;陶晓园;张海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35/06;A01N63/27;A01P3/00;C12R1/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onghuensis)22G5及其在防治作物黄萎病中的应用。所述假单胞菌22G5已于2019年07月08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存编号为CGMCC No.18084。该假单胞菌菌株22G5本身对植物无致病力,对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棉花黄萎病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显著减轻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具有很好的生物防治效果。基因组研究表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onghuensis 22G5具有合成一种嗜铁素7‑羟基环庚三烯酚酮的基因簇,该化合物可作为铁离子螯合剂的作用抑制了大丽轮枝菌的生长中必需的铁元素,从而抑制了病原菌生长。该菌株及7‑羟基环庚三烯酚酮可用于开发针对作物黄萎病病害的生物农药,为利用生物防治作物黄萎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假单胞菌 22 g5 及其 有效成分 羟基 环庚三烯酚酮 防治 作物 黄萎病 中的 应用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01046823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