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软性填料的序批式全程硝化菌富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7051.4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7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胡宝兰;杨韦玲;赵宇翔;胡佳杰;王家骐;叶天强;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02 |
代理公司: | 33200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软性填料的序批式全程硝化菌富集装置。反应器主体为圆柱形罐体,罐体内部填充软性填料,反应器底部设置了回流口,通过回流泵使回流液可以不断从反应器底部提升至顶部,从而实现了反应器的内部循环,增加了活性污泥和软性填料的接触,与传统通过搅拌釜搅拌相比,减少了对反应器的扰动,通过pH和温度的控制确保反应器的环境条件最适合全程硝化菌的生长。本实用新型可以为全程硝化菌提供寡营养环境以及适合其形成生物膜的载体环境,有效减少生物量的流失,从而达到富集全程硝化菌的目的,获取高纯度的全程硝化菌富集物。本实用新型培养210天后,comammox相对丰度提高了16倍,有效实现了对comammox的富集。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器 硝化 本实用新型 全程 软性填料 富集 反应器主体 圆柱形罐体 富集装置 罐体内部 活性污泥 内部循环 营养环境 有效减少 有效实现 载体环境 富集物 高纯度 回流泵 回流口 回流液 搅拌釜 生物量 生物膜 序批式 扰动 丰度 填充 生长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软性填料的序批式全程硝化菌富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1)、进水桶(3)、出水桶(4),其中反应器(1)包括加热底座(5)、保温外壳(6)、圆柱形罐体(7)、反应器pH探头(8)、反应器温度探头(9)、缓冲液瓶(10)、导热油瓶(11)、反应器出水口(12)、进水桶进料管(13)、导热油进水口(14)、导热油出水口(15)、上部取样口(16)、下部取样口(17)、软性填料固定件(18)、反应器进水口(19)、缓冲液进水口(20)、缓冲液进液泵(21)、导热油进液泵(22)、软性填料(23)、进水泵(24)、出水泵(25)、回流出水口(26)、回流进水口(27)、回流泵(28);反应器(1)主体为圆柱形罐体(7),圆柱形罐体(7)左侧设有反应器进水口(19)、缓冲液进水口(20)和反应器出水口(12),圆柱形罐体(7)右侧设有回流出水口(26)、上部取样口(16)和下部取样口(17);圆柱形罐体(7)底部设有回流进水口(27);所述的进水桶(3)通过带有进水泵(24)的进水桶进料管(13)连接反应器进水口(19);所述缓冲液瓶(10)通过带有缓冲液进液泵(21)的缓冲液进液管道连接缓冲液进水口(20);所述的反应器出水口(12)通过带有出水泵(25)的出水管道连接出水桶(4);所述的回流进水口(27)通过带有回流泵(28)的回流管道连接回流出水口(26);所述的圆柱形罐体(7)顶部设有反应器pH探头(8)和反应器温度探头(9),且两个探头均伸入反应器内液面以下;圆柱形罐体(7)中充填有软性填料(23),且软性填料(23)以成串的形式通过软性填料固定件(18)挂接在反应区中;圆柱形罐体(7)外部包裹有中空的保温外壳(6),且保温外壳(6)上设有导热油进水口(14)和导热油出水口(15),所述的导热油瓶(11)通过输油管路分别与导热油进水口(14)和导热油出水口(15)连接形成循环回路,且循环回路上设有导热油进液泵(22);所述的加热底座(5)设置于保温外壳(6)下底部。/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37705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