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单粒子物理模型的光伏/锂电池混合系统能量控制策略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5000.6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5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汪秋婷;沃奇中;戚伟;肖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7/35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单粒子物理模型的光伏/锂电池混合系统能量控制策略,包括:步骤1.PV‑BES混合系统模块设计,包括:光伏板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器、锂电池组和电子元器件;整个光伏板阵列和相关电子元器件表示为一组微分代数方程,并与锂电池模型方程集成;步骤2.光伏板阵列建模:建立基于单二极管建立光伏板阵列的等效电路模型;步骤3.PV‑BES混合系统的硬件和算法流程设计;步骤4.PV‑BES混合系统的能量控制策略设计;控制光伏板和电池储能系统BES之间的功率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实现控制算法,实现更准确的性能预测和鲁棒控制,本发明提出的能量控制算法能够满足多项性能指标,如零剩余能量、无过充现象和保持安全SOC范围等。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粒子 物理 模型 锂电池 混合 系统 能量 控制 策略 | ||
【主权项】:
1.基于单粒子物理模型的光伏/锂电池混合系统能量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PV-BES混合系统模块设计;所述模块包括:光伏板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器、锂电池组和电子元器件;整个光伏板阵列和相关电子元器件表示为一组微分代数方程,并与锂电池模型方程集成;/n步骤2.光伏板阵列建模:建立基于单二极管建立光伏板阵列的等效电路模型;/n步骤3.PV-BES混合系统的硬件和算法流程设计;/n步骤4.PV-BES混合系统的能量控制策略设计;控制光伏板和电池储能系统BES之间的功率流。/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3500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