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自动稳定焊接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4543.2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6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董青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勒佳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9/00;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越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3 | 代理人: | 杨艳珊 |
地址: | 21159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自动稳定焊接机器人包括安装底座、独立移动装置、辅助移动装置、自动焊接装置、自动给料装置、防护装置,实现了通过独立移动装置可以让机器人在移动焊接的过程中更加的平稳,辅助移动装置来辅助独立移动装置提升稳定的性能,自动焊接装置自动的调节焊接的方向高度角度以及自动添加焊条等功能,独立移动装置安装固定在安装底座上,辅助移动装置安装固定在安装底座上,自动焊接装置安装固定在安装底座上,自动给料装置安装固定在安装底座上,防护装置安装固定在安装底座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自动 稳定 焊接 机器人 | ||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自动稳定焊接机器人,包括安装底座(1)、独立移动装置(2)、辅助移动装置(3)、自动焊接装置(4)、自动给料装置(5)、防护装置(6),其特征在于:安装底座(1)是由底板(1‑1)、铰接座(1‑2)、铰接连接柱(1‑3)构成,铰接座(1‑2)安装固定在底板(1‑1)上,铰接连接柱(1‑3)安装固定在铰接座(1‑2)上;独立移动装置(2)是由电机A(2‑1)、输出带轮A(2‑2)、传动皮带A(2‑3)、拉紧装置(2‑4)、冲击减缓装置(2‑5)、移动装置(2‑6)构成,输出带轮A(2‑2)安装固定在电机A(2‑1)上,传动皮带A(2‑3)安装在输出带轮A(2‑2)上,传动皮带A(2‑3)安装在拉紧装置(2‑4)上,传动皮带A(2‑3)安装在移动装置(2‑6)上,移动装置(2‑6)安装在冲击减缓装置(2‑5)上;拉紧装置(2‑4)是由拉紧弹簧安装筒(2‑4‑1)、滑动槽A(2‑4‑2)、移动滑块A(2‑4‑3)、连接杆A(2‑4‑4)、弹簧A(2‑4‑5)、拉紧带轮(2‑4‑6)构成,滑动槽A(2‑4‑2)设置在拉紧弹簧安装筒(2‑4‑1)内部,移动滑块A(2‑4‑3)安装在滑动槽A(2‑4‑2)内部,连接杆(2‑4‑4)安装固定在移动滑块A(2‑4‑3)上,弹簧A(2‑4‑5)安装连接杆A(2‑4‑4)上,拉紧带轮(2‑4‑6)通过轴安装在连接杆A(2‑4‑4)上;冲击减缓装置(2‑5)是由缓冲外壳(2‑5‑1)、铰接孔(2‑5‑2)、弹簧安装槽AA(2‑5‑3)、弹簧AA(2‑5‑4)、移动滑块AA(2‑5‑5)、连接杆AA(2‑5‑6)、移动装置安装环(2‑5‑7)构成,铰接孔(2‑5‑2)设置在缓冲外壳(2‑5‑1)上,弹簧安装槽AA(2‑5‑3)设置在缓冲外壳(2‑5‑1)内部,弹簧AA(2‑5‑4)安装在弹簧安装槽AA(2‑5‑3)内部,移动滑块AA(2‑5‑5)安装在弹簧安装槽AA(2‑5‑3)内部,连接杆AA(2‑5‑6)安装固定在移动滑块AA(2‑5‑5)上,移动装置安装环(2‑5‑7)安装固定在连接杆AA(2‑5‑6)上;移动装置(2‑6)是由移动轴(2‑6‑1)、移动轮子(2‑6‑2)、接收带轮A(2‑6‑3)、限位带轮A(2‑6‑4)构成,移动轮子(2‑6‑2)安装固定在移动轴(2‑6‑1)上,接收带轮A(2‑6‑3)安装固定在移动轴(2‑6‑1)上,限位带轮A(2‑6‑4)安装固定在移动轴(2‑6‑1)上;辅助移动装置(3)是由辅助筒(3‑1)、弹簧(3‑2)、限位螺栓(3‑3)、滑动杆(3‑4)、限位孔(3‑5)、辅助轮(3‑6)构成,弹簧(3‑2)安装在辅助筒(3‑1)内部,限位螺栓(3‑3)设置在辅助筒(3‑1)上,滑动杆(3‑4)安装在辅助筒(3‑1)内部,限位孔(3‑5)设置在滑动杆(3‑4)上,辅助轮(3‑6)通过轴安装在滑动杆(3‑4)上;自动焊接装置(4)是由移动底座B(4‑1)、伸缩装置(4‑2)、转动装置(4‑3)、焊接装置(4‑4)构成,伸缩装置(4‑2)安装在移动底座B(4‑1)上,转动装置(4‑3)安装固定在伸缩装置(4‑2)上,焊接装置(4‑4)安装在转动装置(4‑3)上;移动底座B(4‑1)是由底座B(4‑1‑1)、滑动槽B(4‑1‑2)、丝杠B(4‑1‑3)、限位凸环B(4‑1‑4)、电机B(4‑1‑5)、输出齿轮B(4‑1‑6)、接收齿轮B(4‑1‑7)构成,滑动槽B(4‑1‑2)设置在底座B(4‑1‑1)上,丝杠B(4‑1‑3)安装在底座B(4‑1‑1)内部,限位凸环B(4‑1‑4)安装固定在丝杠B(4‑1‑3)上,电机B(4‑1‑5)安装固定在底座B(4‑1‑1)上,输出齿轮B(4‑1‑6)安装固定在电机B(4‑1‑5)上,接收齿轮B(4‑1‑7)安装固定在丝杠B(4‑1‑3)上,输出齿轮B(4‑1‑6)和接收齿轮B(4‑1‑7)啮合;伸缩装置(4‑2)是由移动块BB(4‑2‑1)、螺纹孔(4‑2‑2)、配合滚轮(4‑2‑3)、升降丝杠(4‑2‑4)、限位凸环BB(4‑2‑5)、锥齿轮B(4‑2‑6)、电机BB(4‑2‑7)、锥齿轮BA(4‑2‑8)、移动螺纹孔块(4‑2‑9)、铰接板BB(4‑2‑10)、内部移动块BB(4‑2‑11)构成,螺纹孔(4‑2‑2)设置在移动块BB(4‑2‑1)上,配合滚轮(4‑2‑3)通过轴安装在移动块BB(4‑2‑1)上,升降丝杠(4‑2‑4)安装在移动块BB(4‑2‑1)内部,限位凸环BB(4‑2‑5)安装固定在升降丝杠(4‑2‑4)上,锥齿轮B(4‑2‑6)装固定在升降丝杠(4‑2‑4)上,电机BB(4‑2‑7)安装固定在移动块BB(4‑2‑1)上,锥齿轮BA(4‑2‑8)安装固定在在电机BB(4‑2‑7)上,锥齿轮B(4‑2‑6)和锥齿轮BA(4‑2‑8)啮合,移动螺纹孔块(4‑2‑9)安装在升降丝杠(4‑2‑4)上,铰接板BB(4‑2‑10)铰接在移动螺纹孔块(4‑2‑9)上,铰接板BB(4‑2‑10)铰接在内部移动块BB(4‑2‑11)上;转动装置(4‑3)是由固定柱(4‑3‑1)、电机BBB(4‑3‑2)、锥齿轮BBB(4‑3‑3)、转动轴BBB(4‑3‑4)、锥齿轮BBA(4‑3‑5)、挤压胶圈(4‑3‑6)、转动柱BBB(4‑3‑7)、限位凸环BBB(4‑3‑8)、限位螺栓BBB(4‑3‑9)、限位凸环BBC(4‑3‑10)、锥齿轮BBC(4‑3‑11)构成,电机BBB(4‑3‑2)安装固定在固定柱(4‑3‑1)上,锥齿轮BBB(4‑3‑3)安装固定在电机BBB(4‑3‑2)上,转动轴BBB(4‑3‑4)安装在固定柱(4‑3‑1)上,锥齿轮BBA(4‑3‑5)安装固定在转动轴BBB(4‑3‑4)上,挤压胶圈(4‑3‑6)安装固定在转动轴BBB(4‑3‑4)上,转动柱BBB(4‑3‑7)安装固定在转动轴BBB(4‑3‑4)上,限位凸环BBB(4‑3‑8)安装固定在转动轴BBB(4‑3‑4)上,限位螺栓BBB(4‑3‑9)设置在固定柱(4‑3‑1)上,限位凸环BBC(4‑3‑10)安装固定在转动柱BBB(4‑3‑7)上,锥齿轮BBC(4‑3‑11)安装固定在转动柱BBB(4‑3‑7)上;焊接装置(4‑4)是由环接桶(4‑4‑1)、转动装置安装孔(4‑4‑2)、电机D(4‑4‑3)、锥齿轮D(4‑4‑4)、固定斜块(4‑4‑5)、滑动槽D(4‑4‑6)、丝杠安装环(4‑4‑7)、丝杠安装板(4‑4‑8)、传动内锥环齿轮(4‑4‑9)、电机DA(4‑4‑10)、传动齿轮DA(4‑4‑11)、转动丝杠(4‑4‑12)、限位凸环DA(4‑4‑13)、锥齿轮DA(4‑4‑14)、螺纹配合块(4‑4‑15)、移动斜块(4‑4‑16)、螺纹配合块滑动槽(4‑4‑17)、滑动连接块(4‑4‑18)构成,转动装置安装孔(4‑4‑2)设置在环接桶(4‑4‑1)上,电机D(4‑4‑3)安装固定在环接桶(4‑4‑1)上,锥齿轮D(4‑4‑4)安装固定在电机D(4‑4‑3)上,固定斜块(4‑4‑5)安装固定在环接桶(4‑4‑1)内部,滑动槽D(4‑4‑6)设置在固定斜块(4‑4‑5)上,丝杠安装环(4‑4‑7)安装固定在环接桶(4‑4‑1)内部,丝杠安装板(4‑4‑8)安装固定在环接桶(4‑4‑1)内部,传动内锥环齿轮(4‑4‑9)安装在环接桶(4‑4‑1)内部,电机DA(4‑4‑10)安装固定在环接桶(4‑4‑1)内部,传动齿轮DA(4‑4‑11)通过联轴器安装在电机DA(4‑4‑10)上,转动丝杠(4‑4‑12)安装在丝杠安装环(4‑4‑7)和丝杠安装板(4‑4‑8)上,限位凸环DA(4‑4‑13)安装固定在转动丝杠(4‑4‑12)上,锥齿轮DA(4‑4‑14)安装固定在转动丝杠(4‑4‑12)上,螺纹配合块滑动槽(4‑4‑17)设置在移动斜块(4‑4‑16)上,滑动连接块(4‑4‑18)安装在滑动槽D(4‑4‑6)内部,移动斜块(4‑4‑16)安装固定在滑动连接块(4‑4‑18)上,螺纹配合块(4‑4‑15)安装在螺纹配合块滑动槽(4‑4‑17)上,螺纹配合块(4‑4‑15)安装在转动丝杠(4‑4‑12)上;自动给料装置(5)是由固定座Q(5‑1)、移动槽Q(5‑2)、转动丝杠Q(5‑3)、限位凸环Q(5‑4)、动能接收齿轮Q(5‑5)、电机Q(5‑6)、输出齿轮Q(5‑7)、螺纹孔移动座(5‑8)、焊条分隔块收集箱(5‑9)、焊条收集箱(5‑10)、焊条分隔块排出口(5‑11)、焊条排放控制板(5‑12)、配合滑动框(5‑13)、焊条限位板(5‑14)、框内内滑动杆(5‑15)、条形孔(5‑16)、复位装置(5‑17)构成,移动槽Q(5‑2)设置在固定座Q(5‑1)上,转动丝杠Q(5‑3)安装在固定座Q(5‑1)内部,限位凸环Q(5‑4)安装固定在转动丝杠Q(5‑3)上,动能接收齿轮Q(5‑5)安装固定在转动丝杠Q(5‑3)上,电机Q(5‑6)安装固定在固定座Q(5‑1)上,输出齿轮Q(5‑7)安装固定在电机Q(5‑6)上,螺纹孔移动座(5‑8)安装在移动槽Q(5‑2)内部,螺纹孔移动座(5‑8)安装在转动丝杠Q(5‑3)上,焊条分隔块收集箱(5‑9)安装固定在螺纹孔移动座(5‑8)上,焊条收集箱(5‑10)安装固定在焊条分隔块收集箱(5‑9)上,焊条分隔块排出口(5‑11)设置在焊条收集箱(5‑10)上,焊条排放控制板(5‑12)通过轴安装在焊条收集箱(5‑10)上,配合滑动框(5‑13)安装固定在焊条排放控制板(5‑12)上,焊条限位板(5‑14)安装在焊条收集箱(5‑10)上,框内内滑动杆(5‑15)安装固定在焊条限位板(5‑14)上,框内内滑动杆(5‑15)安装在配合滑动框(5‑13)内部,条形孔(5‑16)设置在焊条排放控制板(5‑12)上,复位装置(5‑17)安装固定在焊条收集箱(5‑10)上,复位装置(5‑17)和条形孔(5‑16)配合;复位装置(5‑17)是由复位筒(5‑17‑1)、滑动槽QA(5‑17‑2)、弹簧QA(5‑17‑3)、滑动块QA(5‑17‑4)、移动杆QA(5‑17‑5)、条线孔配合杆(5‑17‑6)构成,滑动槽QA(5‑17‑2)设置在复位筒(5‑17‑1)内部,弹簧QA(5‑17‑3)安装在滑动槽QA(5‑17‑2)内部,滑动块QA(5‑17‑4)安装在滑动槽QA(5‑17‑2)内部,移动杆QA(5‑17‑5)安装固定在滑动块QA(5‑17‑4)上,条线孔配合杆(5‑17‑6)安装固定在移动杆QA(5‑17‑5)上;防护装置(6)是由防护外壳(6‑1)、内部槽道(6‑2)、防护触发板(6‑3)、铰接座W(6‑4)、铰接板W(6‑5)、条形孔W(6‑6)、支撑杆W(6‑7)、滑块阻隔板(6‑8)、弹簧W(6‑9)、滑块W(6‑10)、支撑块(6‑11)构成,内部槽道(6‑2)设置防护外壳(6‑1)内部,铰接座W(6‑4)安装固定在防护触发板(6‑3)上,铰接板W(6‑5)通过轴杆安装在铰接座W(6‑4)上,滑块阻隔板(6‑8)和铰接板W(6‑5)通过轴杆铰接,条形孔W(6‑6)设置在铰接板W(6‑5)上,支撑杆W(6‑7)安装固定在防护外壳(6‑1)上,支撑杆W(6‑7)安装在条形孔W(6‑6)内部,弹簧W(6‑9)安装在内部槽道(6‑2),滑块W(6‑10)安装在内部槽道(6‑2),支撑块(6‑11)安装在内部槽道(6‑2)内部;独立移动装置(2)安装固定在安装底座(1)上,辅助移动装置(3)安装固定在安装底座(1)上,自动焊接装置(4)安装固定在安装底座(1)上,自动给料装置(5)安装固定在安装底座(1)上,防护装置(6)安装固定在安装底座(1)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勒佳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勒佳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0454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高空自动焊接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护性点焊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