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岸式共振机制可调节的振荡水柱双气室波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1060.0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3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邓争志;任翔;王品捷;王辰;欧泽挺;赵西增;张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14 | 分类号: | F03B13/14;F03B13/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忻明年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岸式共振机制可调节的振荡水柱双气室波能装置,其由多个振荡水柱式发电装置单元组成,每个振荡水柱式发电装置单元由前垂向直板,前气室结构,前开口水平板,前气流通道,前空气透平,中垂板,后气室结构,后水平板,后垂向直板,后气流通道,后空气透平,弹簧结构系统,后垂板连接结构,锚碇结构,锚碇结构连接结构,基座和岸边固有直墙结构组成。本发明利用双气室结构,其中前气室结构的气室宽度固定不变,后气室结构的气室宽度可在波浪作用下发生自适应的调节,从而为整个系统的多共振机制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对提高装置的整体工作性能方面也具有极为显著的成效。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振 机制 调节 振荡 水柱 双气室波能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岸式共振机制可调节的振荡水柱双气室波能装置,由多个发电装置单元组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振荡水柱式发电装置单元由前垂向直板,前气室结构,前开口水平板,前气流通道,前空气透平,中垂板,后气室结构,后水平板,后垂向直板,后气流通道,后空气透平,弹簧结构系统,后垂板连接结构,锚碇结构,锚碇结构连接结构,基座和岸边固有直墙结构;所述前气室结构是由前垂向直板,前开口水平板和中垂板三部分结构包围形成的密闭空间,在入射波波峰和波谷交替作用条件下,气室内贮存的水体发生垂向振荡,使得气室内的空气不断被挤进和排出,压缩空气做功转化波浪能,其中:所述前垂向直板形成一个类直立墙结构处于整个发电装置的最前端,直接承受行进波作用产生的波浪荷载;所述前开口水平板位于前气室结构的最上方,中间位置预留一个圆柱体的开孔;所述前气流通道采用等径的圆柱体挖孔形成,位于前开口水平板的中部,其主要作用就是作为前气室内与外气体交换的唯一通道;所述前空气透平位于前气流通道内,它在空气往复进出气室的过程中可实现双向旋转,将波浪所具有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透平的机械能;所述中垂板将前气室结构与后气室结构分割,同时与前开口水平板和后水平板相连接;所述后气室结构是由中垂板,后水平板和后垂向直板和岸边固有直墙结构垂板四部分包围形成的密闭空间,其中:所述后水平板位于后气室结构的最上方,与中垂板结构和后垂向直板相连;后垂向直板位于后气室结构的末端,与后水平板相连;所述后气流通道为后垂向直板和岸边固有直墙结构间隙形成,其主要作用与前气流通道同;所述后空气透平位于后气流通道内;所述弹簧结构系统主要由高劲度系数的弹簧组成,间接承受波浪作用在波浪能装置的荷载,并控制波浪装置的水平位移,调节后气室结构的气室宽度;所述后垂板连接结构固定在后垂向直板上,与弹簧结构系统一端相连;所述锚碇结构主要用来固定锚碇结构连接结构,并与基座相连接;所述锚碇结构连接结构固定安装在锚碇结构上,与弹簧结构系统另一端相连;所述基座用来固定安装锚碇结构,并提供足够的支持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1106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洁能源储能蓄能与海水淡化联产系统
- 下一篇:潮流能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