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扑翼机用扑动翼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2908.5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3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宣建林;马东福;包晗;年鹏;梁少然;杨文青;李育斌;宋笔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扑翼机用扑动翼,属于扑翼机技术领域。扑动翼骨架为仿生扑动翼骨架,仿生扑动翼骨架具有翼展向弯曲变形结构和翼弦向扭曲变形结构,组成仿生扑动翼骨架的各蒙皮支撑梁为具有弹性易于变形的条形材质,包括一个主梁、一个副梁和多个翼肋梁,主梁所支撑的蒙皮部位形成扑动翼的前缘,副梁位于主梁的后方,多个翼肋梁沿翼展方向均列,将主梁和副梁固定在一起,多个翼肋梁的后端所支撑的蒙皮部位形成扑动翼的后缘;在扑动翼的主梁部位和扑动翼的副梁部位分别粘贴有翼展向弯曲压电纤维片;在扑动翼的各翼肋梁部位或部分翼肋梁部位分别粘贴有翼弦向扭曲压电纤维片。它具有质量轻便、机动灵活、飞行高效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扑翼机用扑动翼 | ||
【主权项】:
1.一种扑翼机用扑动翼,包括蒙皮(1)和由多个蒙皮支撑梁按扑动翼形状排列固定在一起所形成的扑动翼骨架,所述蒙皮(1)粘接在扑动翼骨架上,以使所述蒙皮(1)被所述扑动翼骨架所支撑,从而形成扑动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扑动翼骨架为仿生扑动翼骨架,所述仿生扑动翼骨架具有翼展向弯曲变形结构和翼弦向扭曲变形结构,组成所述仿生扑动翼骨架的各所述蒙皮支撑梁为具有弹性易于变形的条形材质,包括一个主梁(2)、一个副梁(3)和多个翼肋梁(4),所述主梁(2)所支撑的所述蒙皮(1)部位形成所述扑动翼的前缘,所述副梁(3)位于所述主梁(2)的后方,所述多个翼肋梁(4)沿翼展方向均列,将所述主梁(2)和所述副梁(3)固定在一起,从而形成所述仿生扑动翼骨架,所述多个翼肋梁(4)的后端所支撑的所述蒙皮(1)部位形成所述扑动翼的后缘;在所述扑动翼的主梁(2)部位和所述扑动翼的副梁(3)部位分别粘贴有翼展向弯曲压电纤维片(5),当对两个所述翼展向弯曲压电纤维片(5)施加电压时,两个所述翼展向弯曲压电纤维片(5)分别对所述主梁(2)和所述副梁(3)产生扭力,从而使所述仿生扑动翼骨架在翼展方向形成弓形弯曲,所述主梁(2)和粘贴在所述主梁(2)部位的所述翼展向弯曲压电纤维片(5)及所述副梁(3)和粘贴在所述副梁(3)部位的所述翼展向弯曲压电纤维片(5)形成翼展向弯曲变形结构;在所述扑动翼的各翼肋梁(4)部位或部分翼肋梁(4)部位分别粘贴有翼弦向扭曲压电纤维片(6),当对所述翼弦向扭曲压电纤维片(6)施加电压时,各所述翼弦向扭曲压电纤维片(6)分别对被其粘贴的所述翼肋梁(4)产生扭力,从而使所述仿生扑动翼骨架在翼弦方向由前缘至后缘向下扭曲,所述各翼弦向扭曲压电纤维片(6)和被其粘贴的各所述翼肋梁(4)形成翼弦向扭曲变形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6290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