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深度脱除湿法脱硫后烟气中细颗粒物/可溶盐/三氧化硫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2528.2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1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军;孙宗康;周磊;申奥;吴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3/017 | 分类号: | B03C3/017;B03C3/014;B03C3/02;B03C3/08;B03C3/47;B03C3/66;B03C3/36;B01D5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沈进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深度脱除湿法脱硫后烟气中细颗粒物/可溶盐/三氧化硫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凝并长大系统和湿式电除尘器。湿法脱硫系统后烟气中细颗粒物、可溶盐及三氧化硫气溶胶等粒子在凝并长大系统内依次经过低温冷却水雾化区、高压脉冲荷电区、高频交流电凝并区及湍流团聚区。在此过程中,烟气中各类颗粒物经过相变凝并、高压脉冲荷电、高频交流电凝并及湍流团聚多种技术耦合作用凝并长大,最后进入湿式电除尘器被捕集,从而实现湿法脱硫后细颗粒物、可溶盐粒子及三氧化硫气溶胶的高效脱除。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深度 脱除 湿法 脱硫 烟气 颗粒 可溶 三氧化硫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深度脱除湿法脱硫后烟气中细颗粒物/可溶盐/三氧化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凝并长大系统(1),所述凝并长大系统(1)包括截面呈方形的壳体(2)、雾化装置、高压脉冲荷电装置、高频交流电凝并装置、湍流团聚装置;所述壳体(2)左侧为进烟口,右侧为出烟口,所述进烟口和出烟口均呈喇叭口形状,且小口朝外;所述壳体(2)的内腔从左往右依次分为低温冷却水雾化区、高压脉冲荷电区、高频交流电凝并区、湍流团聚区;所述雾化装置设于低温冷却水雾化区;所述高压脉冲荷电装置包括高压脉冲电源(6)和若干个脉冲板电极(4),所述若干个脉冲板电极(4)竖直并排布置于壳体内高压脉冲荷电区,且与壳体中心线平行,所述脉冲板电极(4)依次串联后与高压脉冲电源(6)负极连接,且高压脉冲电源(6)负极与地面接地连接;所述每两个相邻的脉冲板电极(4)中间处均设有一个放电端线型为芒刺线的脉冲线电极(5),且脉冲线电极(5)与脉冲板电极(4)平行、并与壳体(2)中心线垂直;所述脉冲线电极(5)串联后与高压脉冲电源(6)正极连接;所述高频交流电凝并装置包括高频高压交变电源(7)和若干个交流板电极(8),所述若干个交流板电极(8)竖直并排布置于壳体内高频交流电凝并区,且与壳体中心线平行,所述交流板电极(8)依次串联后与高频高压交变电源(7)负极连接,且高频高压交变电源(7)负极与地面接地连接;所述每两个相邻的交流板电极(8)中间处均设有一个放电端线型为芒刺线的交流线电极(9),且交流线电极(9)与交流板电极(8)平行、并与壳体(2)中心线垂直,所述交流线电极(9)串联后与高频高压交变电源正极连接;所述湍流团聚装置由M行N列绝缘扰流子(10)组成,其中M≥3,N≥2,所述绝缘扰流子(10)为横截面呈V形的涡片结构,V形涡片的两条边边长相等,涡片的板材厚度为3~5mm,两边夹角为60°,边长为50~100mm,夹角正对烟气来流方向,在两侧边板材上均匀布置矩形切口,切口深度为25~50mm,宽度为15~40mm,切口之间间距为25~50mm,扰流子高度与壳体(2)高度相等,所述湍流团聚装置设于湍流团聚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7252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选柱与离心机组合技术选别贫磁铁矿工艺
- 下一篇:一种新型静电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