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六边形网孔结构的经编盆底补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8271.1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7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鲁瑶;周双林;胡彬;郭超;陈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D04B21/10 | 分类号: | D04B21/10;D04B21/20;D04B21/16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方小惠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六边形网孔结构的经编盆底补片,经编盆底补片为采用经编针织方式编织形成的片状针织物,片状针织物上形成有蜂窝状六边形网孔结构,片状针织物在经向和纬向均具有负泊松比效应;优点是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经编盆底补片具有独特的拉胀性能,植入体内后受拉伸作用下,面积不会收缩,且整体面积小范围增加,有效修复面积大,更好的贴合包裹待修复的组织,和人体贴合程度好,治疗效率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经编 补片 针织物 六边形网孔 泊松比 贴合 蜂窝状六边形 修复 本实用新型 范围增加 拉伸作用 拉胀性能 网孔结构 针织方式 经向 纬向 植入 收缩 编织 体内 治疗 | ||
【主权项】:
1.一种六边形网孔结构的经编盆底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编盆底补片为采用经编针织方式编织形成的片状针织物,所述的片状针织物上形成有蜂窝状六边形网孔结构,所述的片状针织物在经向和纬向均具有负泊松比效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93827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薄强弹面料的花边组织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大圆机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