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臂式软啮合减速起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5485.4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2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句帅;句亚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句帅 |
主分类号: | F02N11/08 | 分类号: | F02N11/08;F02N15/06;F16D1/08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茹牡花 |
地址: | 036002 山西省朔***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臂式软啮合减速起动机,属于汽车起动机领域,以解决目前悬臂式软啮合减速起动机存在软啮合电磁开关故障率较高、寿命较低,导致悬臂式软啮合减速起动机维修成本比较高,寿命短的问题。通过设置单向离合器与驱动齿轮之间采用螺旋键配合来实现起动过程中的软啮合,通过采用强制软啮合电磁开关来避免起动过程中吸力线圈烧毁、两个静触点在起动过程中粘连使整机失控的现象。通过采用强制啮合电磁开关能够减少保持线圈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从而能够减少电磁开关的故障率,进而能够增加悬臂式软啮合减速起动机的寿命。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起动过程发热少、能够减少电磁开关的故障率及能够延长悬臂式软啮合减速起动机的寿命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啮合 减速起动机 悬臂式 电磁开关 起动过程 故障率 本实用新型 单向离合器 汽车起动机 发热量 驱动齿轮 维修成本 吸力线圈 静触点 螺旋键 粘连 整机 发热 烧毁 失控 配合 | ||
【主权项】:
1.一种悬臂式软啮合减速起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1)、起动开关(2)、起动继电器(3)、强制啮合电磁开关(4)、拔叉(12)、驱动齿轮(13)、缓冲弹簧(14)、单向离合器(16)、行星减速器(18)、电枢换向器(19)、第一磁场线圈(20)、第二磁场线圈(21)、第一绝缘电刷(22)、第二绝缘电刷(23)、第一搭铁电刷(24)和第二搭铁电刷(25),所述强制啮合电磁开关(4)包括第一静触点(5)、第二静触点(6)、动触片(7)、吸力线圈(8)、保持线圈(9)、动铁芯(10)和回位弹簧(11),其中:所述起动开关(2)的一端与蓄电池(1)的正极连接,蓄电池(1)的负极搭铁,起动开关(2)的另一端与起动继电器(3)的起动接线柱A连接,起动继电器(3)的静触点接线柱B与蓄电池(1)的正极连接,起动继电器(3)的静触点接线柱C与强制啮合电磁开关(4)上的起动电流输入点O连接,吸力线圈(8)和保持线圈(9)同向绕制于绝缘套筒骨架上且吸力线圈(8)和保持线圈(9)的匝数相等,动铁芯(10)套装在绝缘套筒骨架的内腔中,吸力线圈(8)的输出端与第二静触点(6)连接,保持线圈(9)的输出端搭铁,第一静触点(5)和第二静触点(6)安装于胶木盖上,第一静触点(5)与蓄电池(1)的正极连接,动触片(7)经绝缘后与动铁芯(10)的一端连接,回位弹簧(11)设置于动铁芯(10)的尾部,动铁芯(10)的另一端与拔叉(12)的上端活动连接,拔叉(12)的下端与单向离合器(16)的导向筒(17)的外侧相接触,第一磁场线圈(20)和第二磁场线圈(21)并联且第一磁场线圈(20)和第二磁场线圈(21)的一端均与第二静触点(6)连接,第一磁场线圈(20)和第二磁场线圈(2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绝缘电刷(23)和第一绝缘电刷(22)的一端连接,第一绝缘电刷(22)和第二绝缘电刷(23)的另一端与电枢换向器(19)连接,第一搭铁电刷(24)和第二搭铁电刷(25)的一端均与电枢换向器(19)连接,第一搭铁电刷(24)和第二搭铁电刷(25)的另一端均搭铁,电枢换向器(19)的电枢轴齿轮与行星减速器(18)的齿轮啮合,行星减速器(18)的轴与单向离合器(16)的导向筒(17)键配合,单向离合器(16)的驱动输出轴(15)的前端与驱动齿轮(13)通过右旋螺旋键配合,缓冲弹簧(14)设置于驱动齿轮(13)后端的螺旋键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句帅,未经句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84548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