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膜制备用风量输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8716.8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4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何一帆;何京昌;梁孔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高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9/10 | 分类号: | B29C5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陈杭君 |
地址: | 313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膜制备用风量输出结构,属于薄膜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本薄膜制备用风量输出结构包括设于电晕机中的上密封罩上的上抽送组件和设于电晕机中的下密封罩上的下抽送组件,上抽送组件包括第一抽送支管和第二抽送支管,第一抽送支管和第二抽送支管的相对下端端口分别与上密封罩上的两个抽风口密封连接、相对上端端口通过上三通管与上抽送总管的一端连接等。本薄膜制备用风量输出结构的优点在于:流量控制组件的设置增强了对第一抽送支管、第二抽送支管、第三抽送支管和第四抽送支管抽送的风量的控制,总管冷却组件中的冷却软管和软管卡夹的设置提高了对抽送风量的冷却能力,从而也提高了臭氧抽送时的安全度。 | ||
搜索关键词: | 抽送 支管 薄膜制备 风量输出 上密封罩 电晕机 风量 总管 薄膜加工设备 流量控制组件 本实用新型 技术设计 冷却能力 冷却软管 冷却组件 密封连接 上端端口 下端端口 一端连接 组件包括 软管 安全度 抽风口 三通管 下密封 卡夹 臭氧 | ||
【主权项】:
1.一种薄膜制备用风量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电晕机中的上密封罩(1a)上的上抽送组件和设于电晕机中的下密封罩(1b)上的下抽送组件,所述的上抽送组件包括第一抽送支管(101)和第二抽送支管(102),所述的第一抽送支管(101)和第二抽送支管(102)的相对下端端口分别与上密封罩(1a)上的两个抽风口(103)密封连接、相对上端端口通过上三通管(104)与上抽送总管(105)的一端连接;所述的下抽送组件包括第三抽送支管(106)和第四抽送支管(107),所述的第三抽送支管(106)和第四抽送支管(107)的相对上端端口分别与下密封罩(1b)上的两个抽风口(103)密封连接、相对下端端口通过下三通管(108)与下抽送总管(109)的一端连接,所述的上抽送总管(105)和下抽送总管(109)的另一端分别与水箱(110)连接;所述的上三通管(104)与上抽送总管(105)之间、下三通管(108)与下抽送总管(109)之间各设有一个导风组件,所述的导风组件包括导风罩(113),所述的导风罩(113)内的中部设有安装台(114),所述的安装台(114)中部开设有导风孔(115),所述的导风孔(115)的出风端与导风叶轮(116)连接,所述的导风叶轮(116)与导风电机(131)连接;还包括流量控制组件,所述的流量控制组件包括设于第一抽送支管(101)上的第一控制阀(118)和第一流量计(119),设于第二抽送支管(102)上的第二控制阀(120)和第二流量计(121),设于第三抽送支管(106)上的第三控制阀(122)和第三流量计(123),设于第四抽送支管(107)上的第四控制阀(124)和第四流量计(125),第一控制阀(118)和第一流量计(119)、第二控制阀(120)和第二流量计(121)、第三控制阀(122)和第三流量计(123)与第四控制阀(124)和第四流量计(125)分别与控制箱(126)电连接;还包括两个分别设于上抽送总管(105)和下抽送总管(109)内的总管冷却组件,所述的总管冷却组件包括至少一根冷却软管(128),所述的上抽送总管(105)和下抽送总管(109)内沿纵向方向凸设有若干呈并行设置的用于将冷却软管(128)夹住的软管卡夹(12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高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高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58871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薄膜吹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饰条骨架压贴高黑亮膜的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