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细气泡产生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2292.8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2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市知产创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68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泡发生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适用于产生微气泡、纳米气泡等微细气泡的装置,即一种微细气泡产生机构。所述一种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腔的进气管、管道A和管道B以及设置在管道B前段内腔处的分流垫。本实用新型不使用复杂的气液混合机构也能产生充足量的气泡,利用液体在管道中的压力变化将气液混合流体中的空气析出,进而产生足量的微细气泡或微纳米气泡。 | ||
搜索关键词: | 微细气泡 产生机构 本实用新型 气泡发生装置 气液混合机构 气液混合流体 微纳米气泡 析出 纳米气泡 前段内腔 外壳内腔 进气管 微气泡 足量 分流 | ||
【主权项】:
1.一种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包括:外壳(100)、管道A(200)、管道B(300)、分流垫(400)、进气管(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为截面圆环状的管状结构,直径较小的一端外壁处设置有第一螺纹(101),另一端内壁设置有第二螺纹(102),第一螺纹(101)后方外壳(100)的外壁处开有贯通外壁的圆孔A(103),圆孔A(103)中轴线垂直于外壳(100)的中轴线;所述管道A(200)为截面圆环状的管状体,设置在外壳(100)内部,管道A(200)前段靠近第一螺纹(101)的一侧,管道A(200)的中轴线与外壳(100)的中轴线同轴,管道A(200)的内腔前段直径由大到小变径,中段为一直管段,尾段直径由小到大变径,管道A(200)的中段外壁处开有贯通外壁的圆孔B(201),圆孔B(201)的中心轴与圆孔A(103)的中心轴同轴;所述管道B(300)为截面圆环状的管状体,设置在外壳(100)内部,管道A(200)的后方,管道B(300)的中心轴与外壳(100)的中心轴同轴,管道B(300)的内腔前段直径由大到小变径,中段为一直管段,尾段直径由小到大变径,管道B(300)前段内腔直径略大于管道A(200)的尾段最大直径;所述分流垫(400)设置在管道B(300)前段内腔处,靠第四螺纹(301)的后方,分流垫(400)外框为圆环状,内部设置有呈“十”字形的分流板(401),分流板(401)两端的两个“十”字形截面呈一定角度错位;所述进气管(500)顶端位于圆孔A(103)中,底端位于圆孔B(201)中,进气管(500)顶面开有一贯通孔,贯通孔直径小于顶面直径,进气管(500)内腔顶面为弧形,进气管(500)下部直径逐渐变小,进气管(500)内腔侧壁设置有三根呈圆形阵列分布的凸条(501),进气管(500)内腔三根凸条(501)之间设置有一浮球(50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市知产创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淮南市知产创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08229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随动式混合气体配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增稠剂的乳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