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6422.8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8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龙;林雨丰;郑刘根;刘辉;冯银炉;姜春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D53/78;B01D53/58;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装置,适用于废水处理领域。包括一级氨氮吹脱塔、二级氨氮吹脱塔,沸石处理池和吸收塔,一级氨氮吹脱塔的外侧有一级提升泵,一级提升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液管,所述第一导液管远离一级提升泵的一端贯穿一级氨氮吹脱塔的侧壁并与第一喷淋布水器连接,位于所述第一喷淋布水器下侧的一级氨氮吹脱塔内安装有第一填料区,所述一级氨氮吹脱塔的顶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L型输气管,所述一级氨氮吹脱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进风口,且第一进风口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鼓风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吹脱法和沸石离子交换法,提高了对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并且通过吸收塔的吸收,避免了氨气与氮气直接排放至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的情况。 | ||
搜索关键词: | 氨氮吹脱塔 一级提升泵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装置 吸收塔 喷淋布水器 导液管 进风口 侧壁 废水处理领域 沸石离子交换 鼓风机 氨气 氮气 本实用新型 输入端连接 氨氮废水 二次污染 直接排放 处理池 吹脱法 输出端 输气管 填料区 顶壁 沸石 贯穿 吸收 | ||
【主权项】:
1.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级氨氮吹脱塔(1)、二级氨氮吹脱塔(2)、处理池(3)和吸收塔(4);其中一级氨氮吹脱塔(1)通过管路与二级氨氮吹脱塔(2)相连接,二级氨氮吹脱塔(2)通过管路分别与处理池(3)和吸收塔(4)相连接;一级氨氮吹脱塔(1)包括塔顶Ⅰ、柱状塔身Ⅰ和第一储液腔(31),其中塔身Ⅰ内部设有第一填料区(8),上方设有旋流板(25),旋流板(25)与第一填料区(8)之间设有第一喷淋布水器(7),第一喷淋布水器(7)通过第一导液管(6)与设置在一级氨氮吹脱塔(1)外部的一级提升泵(5)相连接,塔身Ⅰ外侧分别设有第一鼓风机(10)与塔身Ⅰ内部相连接,第一鼓风机(10)连接处位于第一填料区(8)与第一储液腔(31)之间,第一储液腔(31)侧边设有第二导液管(11);二级氨氮吹脱塔(2)包括塔顶Ⅱ、柱状塔身Ⅱ和第二储液腔(32),其中塔身Ⅱ内部设有第二填料区(16),上方设有旋流板(25),旋流板(25)与第二填料区(16)之间设有第二喷淋布水器(15),第二喷淋布水器(15)通过第三导液管(14)与设置在二级氨氮吹脱塔(2)外部的二级提升泵(12)相连接,第二导液管(11)通过二级提升泵(12)与第三导液管(14)相连接,第二储液腔(32)侧边设有第四导液管(18),第四导液管(18)通过三级提升泵(19)连接有第五导液管(20),第五导液管(20)与处理池(3)相连接,处理池(3)底部设有根据废水中的氨氮浓度设置的沸石(21),沸石(21)与废水中的氨离子进行交换,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处理池(3)外侧设有出水管(22);一级氨氮吹脱塔(1)的塔顶Ⅰ上方设有第一L型输气管(9),二级氨氮吹脱塔(2)的塔顶Ⅱ上方设有导气管(23),第一L型输气管(9)和导气管(23)分别与吸收塔(4)顶部设置的第二L型输气管(24)相连接,第一L型输气管(9)和导气管(23)与第二L型输气管(24)之间设有吸气风机(13),吸收塔(4)底部侧边设有出气管(28),吸收塔(4)通过第三L型输气管(29)连接有盐酸储液罐(3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大学,未经安徽省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01642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给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水性漆废液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