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低能耗多断桥隔热铝塑共挤填充复合型材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3703.1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9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涛;潘山;王怡然;郭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奥意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32 | 分类号: | E06B1/32;E06B3/08;E06B3/263;E06B5/16;E06B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051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超低能耗多断桥隔热铝塑共挤填充复合型材,超低能耗多断桥隔热铝塑共挤填充复合型材由内部的尼龙铝衬复合型材和共挤包裹在其外面的微发泡硬结皮塑料型材构成,尼龙铝衬复合型材包括异形尼龙骨架、第一铝合金骨架、第二铝合金骨架以及第三铝合金骨架,第一铝合金骨架、第二铝合金骨架之间设置有C型尼龙连接件,第二铝合金骨架和第三铝合金骨架之间设置有一字型尼龙连接件。尼龙连接件间的封闭空间内填充有阻热棉或聚氨酯发泡。本发明能够显著降低型材的传热系数,可广泛应用于超低能耗及被动房建设标准的建筑门窗使用,满足规范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骨架 复合型材 超低能耗 共挤 填充 尼龙连接件 断桥隔热 铝塑 铝衬 尼龙 硬结 聚氨酯发泡 传热系数 封闭空间 建筑门窗 尼龙骨架 塑料型材 微发泡 一字型 异形 阻热 应用 建设 | ||
【主权项】:
1.超低能耗多断桥隔热铝塑共挤填充复合型材,所述超低能耗多断桥隔热铝塑共挤填充复合型材由内部的尼龙铝衬复合型材(1)和共挤包裹在其外面的微发泡硬结皮塑料型材(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铝衬复合型材包括异形尼龙骨架(12)、第一铝合金骨架(13)、第二铝合金骨架(14)以及第三铝合金骨架(15),所述第一铝合金骨架(13)、第二铝合金骨架(14)之间设置有C型尼龙连接件(16),所述第二铝合金骨架(14)和第三铝合金骨架(15)之间设置有一字型尼龙连接件(17);其中,所述异形尼龙骨架(12)靠近室外侧,其包括带有锯齿的型材挡边(121)以及右侧设置的多组尼龙插件(122);所述尼龙插件(122)的外端设置有燕尾形插头(5),所述C型尼龙连接件(16)以及一字型尼龙连接件(17)两端均设置有燕尾形插头(5);所述第一铝合金骨架(13)整体为矩形形状,其右侧截面向下延伸,所述第一铝合金骨架(13)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尼龙插件(122)的燕尾形插头(5)以及所述C型尼龙连接件(16)的燕尾形插头(5)对应的多组燕尾槽(6),所述尼龙插件(122)外端的燕尾形插头(5)承插在所述第一铝合金骨架(13)左侧的燕尾槽(6)内;所述第二铝合金骨架(14)为带有双燕尾槽结构(141)的铝合金内衬骨架,其整体为矩形,其左侧截面与第一铝合金骨架(13)的右侧截面相同,并设置有多组燕尾槽(6),第二铝合金骨架(14)的左侧截面向下延伸设置有带有锯齿槽的第一铝合金衬(142);所述C型尼龙连接件(16)两端的燕尾形插头(5)分别承插在第一铝合金骨架(13)右侧的燕尾槽(6)以及第二铝合金骨架(14)左侧的燕尾槽(6)内,两个C型尼龙连接件(16)之间的封闭空间内填充有阻热棉或聚氨酯发泡(7);所述第二铝合金骨架(14)上侧截面设置有两个燕尾槽结构(141),外侧包裹的微发泡硬结皮塑料型材(2)嵌入在所述燕尾槽结构(141)内;所述第二铝合金骨架(14)的右侧截面上设置有多组燕尾槽(6);所述第三铝合金骨架(15)上设置有朝左侧设置的多组燕尾槽(6),第三铝合金骨架(15)上的多组燕尾槽(6)之间设置有朝右侧设置的燕尾槽结构(141),第三铝合金骨架(15)外侧包裹的发泡硬结皮塑料型材(2)嵌入在所述燕尾槽结构(141)内;所述一字型尼龙连接件(17)两端凸起的燕尾形插头(5)分别承插在第二铝合金骨架(14)右侧的燕尾槽(6)以及所述第三铝合金骨架(15)的燕尾槽(6)内,两个一字型尼龙连接件(17)之间的封闭空间内填充有阻热棉或聚氨酯发泡(7);所述第三铝合金骨架(15)下部一体延伸设置有第二铝合金衬(15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奥意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奥意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4370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