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破坏性的金矿化作用探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2240.7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9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许哲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地质资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沈敬亭;陈知宇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非破坏性的金矿化作用探测方法,其包括:第一步骤,通过广域地质勘探获取热液蚀变带分布资料;第二步骤,在广域地质根据上述热液蚀变带分布资料划分热液蚀变带;第三步骤,在划分的上述热液蚀变带选择热液蚀变矿物;第四步骤,采取地质试样,利用光谱仪来积累热液蚀变矿物的短波红外线光谱分析资料;第五步骤,在上述短波红外线光谱分析资料中,对吸收波长位置以及梯度变化进行图形化,并确定蚀变矿物相判断标准;以及第六步骤,再次采取地质试样,利用便携式光谱仪比较热液蚀变矿物的短波红外线光谱分析结果和上述蚀变矿物相判断标准,来确定金矿化作用地区。 | ||
搜索关键词: | 破坏性 金矿 化作 探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非破坏性的金矿化作用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步骤,通过广域地质勘探获取热液蚀变带分布资料;第二步骤,在广域地质根据上述热液蚀变带分布资料划分热液蚀变带;第三步骤,在所划分的上述热液蚀变带选择热液蚀变矿物;第四步骤,采取地质试样,利用光谱仪来积累热液蚀变矿物的短波红外线光谱分析资料;第五步骤,在上述短波红外线光谱分析资料中,对吸收波长位置以及梯度变化进行图形化,并确定蚀变矿物相判断标准;以及第六步骤,再次采取地质试样,利用便携式光谱仪比较热液蚀变矿物的短波红外线光谱分析结果和上述蚀变矿物相判断标准,来确定金矿化作用地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地质资源研究院,未经韩国地质资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4224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