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潮汐能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6062.0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6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智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26 | 分类号: | F03B1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冯铁惠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潮汐能发电装置,包括机壳机构、潮汐能转换机构、机械能转换机构,装置能够把潮汐能转化为机械能,装置能够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装置能够根据潮汐能的量来改变潮汐能推板的高度,从而防止水进入装置,装置能够安全运转,装置能够比较方便的进行维修,装置能够便于起吊移动,潮汐能转换机构设置在机壳机构的内部,潮汐能转换机构与机壳机构的连接方式为部分焊接、部分间隙配合,机械能转换机构设置在机壳机构的内部,机械能转换机构与机壳机构的连接方式为部分轴承连接、部分焊接。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潮汐能 发电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潮汐能发电装置,包括机壳机构(1)、潮汐能转换机构(2)、机械能转换机构(3),其特征在于:机壳机构(1)包括机壳本体(1‑1)、滑轨(1‑2)、起吊钩(1‑3)、轴承座(1‑4)、移动轮座(1‑5)、移动轮支腿(1‑6)、移动轮固定杆(1‑7)、移动轮本体(1‑8),滑轨(1‑2)与机壳本体(1‑1)相连,滑轨(1‑2)与机壳本体(1‑1)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起吊钩(1‑3)位于机壳本体(1‑1)的上方,起吊钩(1‑3)与机壳本体(1‑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轴承座(1‑4)与机壳本体(1‑1)相连,轴承座(1‑4)与机壳本体(1‑1)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移动轮座(1‑5)位于机壳本体(1‑1)的右侧,移动轮座(1‑5)与机壳本体(1‑1)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移动轮支腿(1‑6)与移动轮座(1‑5)相连,移动轮支腿(1‑6)与移动轮座(1‑5)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移动轮固定杆(1‑7)与移动轮支腿(1‑6)相连,移动轮固定杆(1‑7)与移动轮支腿(1‑6)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移动轮固定杆(1‑7)与移动轮本体(1‑8)相连,移动轮固定杆(1‑7)与移动轮本体(1‑8)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潮汐能转换机构(2)包括潮汐能可升降推板(2‑1)、复位弹簧(2‑2)、推动条(2‑3)、中间固定板(2‑4)、传动铰接杆(2‑5)、转换环机构(2‑6)、转换环上端座(2‑7)、转换环中间支撑(2‑8),复位弹簧(2‑2)位于潮汐能可升降推板(2‑1)的右侧,复位弹簧(2‑2)与潮汐能可升降推板(2‑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推动条(2‑3)位于潮汐能可升降推板(2‑1)的右侧,推动条(2‑3)与潮汐能可升降推板(2‑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中间固定板(2‑4)位于复位弹簧(2‑2)的右侧,中间固定板(2‑4)与复位弹簧(2‑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推动条(2‑3)与中间固定板(2‑4)相配合,推动条(2‑3)与中间固定板(2‑4)的配合方式位间隙配合,传动铰接杆(2‑5)与推动条(2‑3)相连,传动铰接杆(2‑5)与推动条(2‑3)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传动铰接杆(2‑5)与转换环机构(2‑6)相连,传动铰接杆(2‑5)与转换环机构(2‑6)的连接方式为铰接,转换环上端座(2‑7)位于转换环机构(2‑6)的上方,转换环上端座(2‑7)与转换环机构(2‑6)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转换环中间支撑(2‑8)与转换环机构(2‑6)相连,转换环中间支撑(2‑8)与转换环机构(2‑6)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潮汐能可升降推板(2‑1)包括滑块(2‑1‑1)、潮汐能推板(2‑1‑2)、升起板锁紧扣(2‑1‑3)、升起板锁紧孔(2‑1‑4)、升起板本体(2‑1‑5),滑块(2‑1‑1)位于潮汐能推板(2‑1‑2)的下方,滑块(2‑1‑1)与潮汐能推板(2‑1‑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升起板锁紧扣(2‑1‑3)与潮汐能推板(2‑1‑2)相连,升起板锁紧扣(2‑1‑3)与潮汐能推板(2‑1‑2)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升起板本体(2‑1‑5)设置在潮汐能推板(2‑1‑2)的内部,升起板本体(2‑1‑5)与潮汐能推板(2‑1‑2)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升起板锁紧孔(2‑1‑4)开在升起板本体(2‑1‑5)上;转换环机构(2‑6)包括转换环本体(2‑6‑1)、拉紧弹簧(2‑6‑2)、推动杆滑槽(2‑6‑3)、推动杆(2‑6‑4),拉紧弹簧(2‑6‑2)设置在转换环本体(2‑6‑1)的内部,拉紧弹簧(2‑6‑2)与转换环本体(2‑6‑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推动杆滑槽(2‑6‑3)开在转换环本体(2‑6‑1)上,推动杆(2‑6‑4)设置在推动杆滑槽(2‑6‑3)的内部,推动杆(2‑6‑4)与推动杆滑槽(2‑6‑3)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拉紧弹簧(2‑6‑2)与推动杆(2‑6‑4)相连,拉紧弹簧(2‑6‑2)与推动杆(2‑6‑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机械能转换机构(3)包括拨动轮(3‑1)、传力皮带(3‑2)、切割线圈机构(3‑3)、可移动永磁机构(3‑4)、加固杆(3‑5)、驱动电机(3‑6)、驱动螺旋(3‑7)、安全缓冲座(3‑8),拨动轮(3‑1)与传力皮带(3‑2)相连,拨动轮(3‑1)与传力皮带(3‑2)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传力皮带(3‑2)与切割线圈机构(3‑3)相连,传力皮带(3‑2)与切割线圈机构(3‑3)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可移动永磁机构(3‑4)与加固杆(3‑5)相连,可移动永磁机构(3‑4)与加固杆(3‑5)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驱动螺旋(3‑7)位于驱动电机(3‑6)的下方,驱动螺旋(3‑7)与驱动电机(3‑6)的连接方式为胀套连接,驱动螺旋(3‑7)穿过可移动永磁机构(3‑4),驱动螺旋(3‑7)与可移动永磁机构(3‑4)的连接方式为啮合,安全缓冲座(3‑8)与可移动永磁机构(3‑4)相连,安全缓冲座(3‑8)与可移动永磁机构(3‑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拨动轮(3‑1)包括拨动轮固定轴(3‑1‑1)、皮带轮(3‑1‑2)、拨动轮本体(3‑1‑3)、叶片固定扣(3‑1‑4)、叶片(3‑1‑5),拨动轮固定轴(3‑1‑1)与拨动轮本体(3‑1‑3)相连,拨动轮固定轴(3‑1‑1)与拨动轮本体(3‑1‑3)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皮带轮(3‑1‑2)与拨动轮本体(3‑1‑3)相连,皮带轮(3‑1‑2)与拨动轮本体(3‑1‑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叶片(3‑1‑5)与拨动轮本体(3‑1‑3)通过叶片固定扣(3‑1‑4)锁紧在一块,叶片固定扣(3‑1‑4)与拨动轮本体(3‑1‑3)的连接诶方式为螺旋连接;切割线圈机构(3‑3)包括固定轴A(3‑3‑1)、皮带轮A(3‑3‑2)、切割线圈(3‑3‑3)、固定盘(3‑3‑4),固定轴A(3‑3‑1)与固定盘(3‑3‑4)相连,固定轴A(3‑3‑1)与固定盘(3‑3‑4)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皮带轮A(3‑3‑2)与固定盘(3‑3‑4)相连,皮带轮A(3‑3‑2)与固定盘(3‑3‑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切割线圈(3‑3‑3)与固定盘(3‑3‑4)相连,切割线圈(3‑3‑3)与固定盘(3‑3‑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可移动永磁机构(3‑4)包括永磁铁(3‑4‑1)、永磁铁固定座(3‑4‑2)、永磁铁固定螺钉(3‑4‑3)、中间连杆(3‑4‑4)、驱动座(3‑4‑5)、内螺旋(3‑4‑6),永磁铁(3‑4‑1)与永磁铁固定座(3‑4‑2)通过永磁铁固定螺钉(3‑4‑3)固定在一块,永磁铁固定螺钉(3‑4‑3)与永磁铁固定座(3‑4‑2)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中间连杆(3‑4‑4)与永磁铁固定座(3‑4‑2)相连,中间连杆(3‑4‑4)与永磁铁固定座(3‑4‑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驱动座(3‑4‑5)与中间连杆(3‑4‑4)相连,驱动座(3‑4‑5)与中间连杆(3‑4‑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内螺旋(3‑4‑6)攻在驱动座(3‑4‑5)上;驱动电机(3‑6)包括驱动电机座(3‑6‑1)、驱动电机本体(3‑6‑2)、驱动电机轴(3‑6‑3),驱动电机座(3‑6‑1)与驱动电机本体(3‑6‑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驱动电机轴(3‑6‑3)设置在驱动电机本体(3‑6‑2)的内部,驱动电机轴(3‑6‑3)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驱动螺旋(3‑7)包括驱动轴(3‑7‑1)、正螺旋(3‑7‑2)、反螺旋(3‑7‑3),正螺旋(3‑7‑2)与驱动轴(3‑7‑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反螺旋(3‑7‑3)与驱动轴(3‑7‑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安全缓冲座(3‑8)包括缓冲座(3‑8‑1)、缓冲弹簧(3‑8‑2),缓冲弹簧(3‑8‑2)位于两个缓冲座(3‑8‑1)中间,缓冲弹簧(3‑8‑2)与缓冲座(3‑8‑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潮汐能转换机构(2)设置在机壳机构(1)的内部,潮汐能转换机构(2)与机壳机构(1)的连接方式为部分焊接、部分间隙配合,机械能转换机构(3)设置在机壳机构(1)的内部,机械能转换机构(3)与机壳机构(1)的连接方式为部分轴承连接、部分焊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智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智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1606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发电过程阻碍作用的海洋能发电装置
- 下一篇:聚风式风力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