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江淮沿江地区早稻防灾减灾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4090.9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6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宏;陶社亮;孔德权;王立坤;高时凤;孙俊铭;张向前;夏仕龙;左桂英;吴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13/00;A01C1/00;A01C1/06;A01N43/90;A01N37/46;A01N43/56;A01N51/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江淮沿江地区早稻防灾减灾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做苗床及建棚:种子处理,确定播种量,3月20‑25日适期内播种,日气温稳过10℃以上,抢暖头时段分期分批播种,毯秧采取流水线机械播种,播种时用硬盘套软盘进行,抛栽秧采取软盘湿润育苗;摆盘入床、旱化管理、化控及病虫害防治。本发明育苗方法通过采取设施大棚及铺盖簿膜进行保护育苗,提升地温和气温,满足秧苗安全生长最低温度要求;保持适宜墒情,能保持棚内土壤和空气湿度在85%左右,适宜秧苗生长;通过标准配制育苗营养土、科学种子处理及规范苗床管理,达到培育适龄壮苗:苗龄20‑25d、苗高15‑18cm、白根13‑15条、绿叶3.5‑4.1叶且盘根连接如毯片,上机栽插没有或很少漏插即漏插率0‑5%。 | ||
搜索关键词: | 育苗 播种 防灾减灾 沿江地区 种子处理 软盘 早稻 流水线机械 育苗营养土 墒情 苗床管理 棚内土壤 设施大棚 温度要求 秧苗生长 病虫害防治 播种量 日气温 壮苗 硬盘 摆盘 簿膜 苗床 苗高 苗龄 暖头 盘根 上机 秧苗 铺盖 绿叶 配制 湿润 气温 生长 培育 安全 管理 | ||
【主权项】:
1.一种江淮沿江地区早稻防灾减灾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整做苗床及建棚:(1‑1)苗床培肥与整作:苗床旋耕,施足基肥,整碎、整细、耕平,作好苗床后用木板压平压实;(1‑2)建棚:每个育苗棚规格为长80m、宽6‑7m,高1.8m,裙膜高度0.5m,棚间距1m,于苗床做好后播种前一周建好;(1‑3)配制育苗营养土:播种前1‑2周配备育苗营养土100L/667m2:播种前2周备足不含任何营养的旱化巢湖澡泥土150kg以上,播种前1周经粉碎机粉碎后,用20目筛过筛成细瘦土,按100kg/667m2称量备用,其中75%细瘦土与商品基质按3:1比例加1%强酸型水稻壮秧剂混合制成且酸度pH值6.2‑6.5的营养土做育苗底盘土,其余25%细瘦土用于盖籽土;(2)播种育苗:种子处理;根据育秧方式选择播种量,3月20‑25日适期内播种,日气温稳过10℃以上,抢暖头时段分期分批播种,毯秧采取流水线机械播种,播种时用硬盘套软盘进行,播种盘在阳棚内按30盘层叠间隔缝隙10cm堆码,上盖空盘并覆盖白膜保湿保温进行暗化催育2‑3天,待出苗立针60%时摆盘入床;抛栽秧采取软盘湿润育苗;(3)苗床管理:摆盘入床前用床沟烂泥摸平床面,播种软盘短边拉线对摆摆齐并平压入泥,摆完一棚后进行盘床沟敌克松500倍液消毒,然后盖簿膜保湿保温出齐苗;盖膜后排干床沟水,秧苗出齐后接去簿膜,晴天高温于上午10时对角方接棚膜通风撒湿降温,以盘面土干白为止,下午4h盖棚膜,阴雨天气盖棚膜,两头接棚膜撒湿;化控;病虫害防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8409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夏玉米超高产栽培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单季晚稻旱育抛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