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废水生化沉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7890.5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7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梁月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草夼水处理科技(威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B01D21/30;B01D21/18;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废水生化沉淀装置,其结构包括废水进口、控制面板、底座、排污口、废水出口、连接管、生化沉淀箱、主机体、显示屏、控制键,主机体顶面与废水进口的底面为一体化结构,正面设有控制面板,顶面与控制面板的底面焊接,底面设有底座,底面与底座的顶面扣接,控制面板顶面与显示屏的底面焊接,顶面下方设有控制键,顶面与控制键的底面焊接,控制键底面均与控制面板的顶面焊接,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在设备使用时,通过增加了二号转轴、电机转轴等等机构,使设备在污泥过多时,自动排出,大大减少了清洁人员的工作量,使清洁人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工业 污水 再利用 废水 生化 沉淀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废水生化沉淀装置,其结构包括废水进口(1)、控制面板(2)、底座(3)、排污口(4)、废水出口(5)、连接管(6)、生化沉淀箱(7)、主机体(8)、显示屏(9)、控制键(10),所述主机体(8)顶面与废水进口(1)的底面为一体化结构,正面设有控制面板(2),顶面与控制面板(2)的底面焊接,底面设有底座(3),底面与底座(3)的顶面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2)顶面与显示屏(9)的底面焊接,顶面下方设有控制键(10),顶面与控制键(10)的底面焊接,所述控制键(10)底面均与控制面板(2)的顶面焊接,所述连接管(6)一端与主机体(8)的右侧焊接,另一端设于生化沉淀箱(7)的顶面,与生化沉淀箱(7)的顶面扣接,所述生化沉淀箱(7)的正面设有排污口(4),顶面与排污口(4)的底面焊接,所述排污口(4)的左上方设有废水出口(5),废水出口(5)的底面与生化沉淀箱(7)的顶面焊接;所述生化沉淀箱(7)包括一号挡板(701)、一号齿条(702)、一号弹簧(703)、一号转轴(704)、一号滑轮(705)、一号拉绳(706)、二号弹簧(707)、二号挡板(708)、一号齿轮(709)、电机(710)、三号弹簧(711)、检测板(712)、二号拉绳(713)、固定转轴(714)、三号拉绳(715)、二号齿轮(716)、二号滑轮(717)、四号拉绳(718)、二号转轴(719)、电机转轴(720)、二号齿条(721)、三号齿轮(722)、三号齿条(723)、三号转轴(724)、四号齿轮(725)、四号转轴(726)、一号传动带(727)、传动杆(728)、二号传动带(729)、五号齿轮(730)、五号转轴(731)、沉淀箱壁(732)、六号齿轮(733)、四号齿条(734)、五号拉绳(735)、三号滑轮(736)、顶杆(737)、一号限位块(738)、导电块(739)、电线(740)、二号限位块(741)、四号弹簧(742)、固定限位块(743)、接触块(744)、五号弹簧(745)、三号限位块(746)、六号弹簧(747)、六号拉绳(748)、六号转轴(749)、七号齿轮(750)、八号齿轮(751),所述一号挡板(701)设于连接管(6)的下方,右端设有一号齿条(702),右端与一号齿条(702)的左端扣接,所述一号齿条(702)的右端设有一号弹簧(703),右端与一号弹簧(703)的左端焊接,所述一号弹簧(703)的右端与沉淀箱壁(732)焊接,所述五号齿轮(730)与一号齿条(702)一端啮合,顶面设有五号齿轮(730),顶面与五号齿轮(730)的底面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二号传动带(729)一端与五号齿轮(730)扣接,一端与六号转轴(749)扣接,所述六号转轴(749)底面设有七号齿轮(750),与七号齿轮(750)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七号齿轮(750)与八号齿轮(751)啮合,所述传动杆(728)一端设于八号齿轮(751)的后端,与八号齿轮(751)为一体化结构,另一端设于六号齿轮(733)的一端,与六号齿轮(733)的一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六号齿轮(733)底面设有四号齿轮(725),与四号齿轮(725)啮合,所述四号齿轮(725)的顶面中部设有三号转轴(724),与三号转轴(724)的为一体化结构,左侧设有四号齿条(734),与四号齿条(734)啮合,所述一号传动带(727)一端与三号转轴(724)扣接,另一端与四号转轴(726)扣接,所述四号转轴(726)顶面设有一号转轴(704),与一号转轴(70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一号拉绳(706)一端与一号转轴(704)扣接,另一端绕过一号滑轮(705),贯穿二号弹簧(707)与二号挡板(708)一端扣接,所述二号挡板(708)的顶面设有二号弹簧(707),与二号弹簧(707)的一端焊接,右侧设有排污口(4),与排污口(4)过渡配合,所述五号拉绳(735)一端设于四号齿条(734)的下方,与四号齿条(734)的下方焊接,另一端绕过三号滑轮(736)与三号限位块(746)一端焊接,所述三号滑轮(736)设于四号齿条(734)的下方,所述三号限位块(746)另一端设于六号弹簧(747)的左端,与六号弹簧(747)的左端焊接,所述六号拉绳(748)一端贯穿六号弹簧(747),与三号齿条(723)的左端焊接,所述三号齿条(723)下方与三号齿轮(722)啮合,所述三号齿轮(722)的下方设有二号齿条(721),与二号齿条(721)啮合,所述四号拉绳(718)一端设于二号齿条(721)的左端,与二号齿条(721)的左端焊接,另一端绕过二号滑轮(717)与二号转轴(719)扣接,所述二号转轴(719)左侧设有二号齿轮(716),与二号齿轮(71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二号齿轮(716)的下方设有一号齿轮(709),与一号齿轮(709)啮合,所述一号齿轮(709)与电机转轴(720)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机转轴(720)的左端设有电机(710),与电机(710)的右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线(740)设有两根,均设于电机(710)上方,一端均与电机(710)顶面焊接,另一端均与导电块(739)下方焊接,所述导电块(739)设有两个,一侧均与接触块(744)过渡配合,上方均设有一号限位块(738),与一号限位块(738)间隙配合,所述一号限位块(738)的底面中部设有五号弹簧(745),与五号弹簧(745)的一端焊接,所述五号弹簧(745)的另一端设于接触块(744)顶面中部,与接触块(744)顶面中部焊接,所述接触块(744)的底面中部设有固定限位块(743),与固定限位块(743)的一端焊接,所述固定限位块(743)的另一端设于二号限位块(741)的顶面中部,与二号限位块(741)的顶面中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二号限位块(741)的下方中部设有四号弹簧(742),与四号弹簧(742)一端焊接,所述四号弹簧(742)的另一端设于电机(710)顶面,与电机(710)顶面焊接,所述三号拉绳(715)一端与一号限位块(738)顶面中部焊接,另一端设于顶杆(737)的右端下方,与顶杆(737)的右端下方扣接,所述顶杆(737)的左端设有二号拉绳(713),左端与二号拉绳(713)的一端扣接,所述固定转轴(714)设于顶杆(737)的中部,与顶杆(737)间隙配合,所述二号拉绳(713)的另一端设于检测板(712)的右端上方,与检测板(712)的右端上方扣接,所述检测板(712)的底面中部设有三号弹簧(711),与三号弹簧(711)的一端焊接,所述三号弹簧(711)的另一端设于沉淀箱壁(732)的内部,与沉淀箱壁(732)焊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草夼水处理科技(威海)有限公司,未经贝草夼水处理科技(威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3789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废水生化沉淀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纤污水处理用刮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