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硒化钨薄膜沟道结构的光纤法珀超敏气体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1211.3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4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曹忠旭;袁中野;姚佰承;吴宇;饶云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45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闫树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传感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硒化钨薄膜沟道结构的光纤法珀超敏气体传感器。本发明采用成熟稳定的传感原理,结合光学、超材料学科和微纳加工的先进工艺,在单模光纤端面集成硒化钨‑金电导结构,依靠硒化钨的物理吸附与电可调特性,通过调制硒化钨所加电压实现气体分子的吸附与释放。兼顾了传感器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同时该器件尺寸微小,热稳定性良好,传感功耗较小:该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仅为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千分之一,灵敏度可达传统光学气体传感器的1000倍以上,传感功耗低至100纳瓦。该传感器可直接集成于全光系统,实现全光网络的高速信息传感。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硒化钨 薄膜 沟道 结构 光纤 法珀超敏 气体 传感器 | ||
【主权项】:
1.基于硒化钨薄膜沟道结构的光纤法珀超敏气体传感器,包括镀膜单模光纤、硒化钨‑单模光纤和石英毛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单模光纤有两根,为单模光纤一端镀介质薄膜,在1550纳米波段大于95%反射率的单模光纤;所述硒化钨‑单模光纤,为一端镀有金膜的单模光纤,以≥10微米的沟道宽度贯通去除单模光纤纤芯部分的金膜,使得金膜分为两段,然后插入到硒化钨薄膜上,最终使硒化钨薄膜贴附到单模光纤端面后,与两段金膜形成硒化钨‑金电导结构;以硒化钨‑单模光纤居中,镀膜单模光纤位于两端,镀膜端面向中的方式,插入石英毛细管中,石英毛细管既作为法珀腔准直、封装结构,又作为气体微流通道;其中硒化钨‑单模光纤的镀膜端与对应的介质薄膜‑单模光纤镀膜端不接触,构成一个1~3毫米的空气隙,该空气隙部分的石英毛细管设有空气孔,空气隙结构作为气体分子的微流通道,两镀膜单模光纤构成法珀微腔;硒化钨‑单模光纤和两根介质薄膜‑单模光纤间的光路准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3121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