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冲击抑烟片状模塑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3067.4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6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胡次兵;章红英;赵金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区爪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63/00;C08L5/16;C08L95/00;C08L91/06;C08L9/02;C08K13/04;C08K7/14;C08K5/3492;C08K3/34;C08K3/32;C08G6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冲击抑烟片状模塑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焦磷酸三聚氰胺与磷酸铵在高热条件下会释放氨气,氨气能驱散火焰区域中心氧气,迅速阻燃,致使聚酯树脂燃烧时烟密度降低,且本发明的阻燃成分中没有卤系物,即使少量烟生成也不会有毒性,具有良好的阻燃抑烟性能,活化环氧树脂糊与聚酯树脂混合反应从而形成网络互穿交联结构,使聚酯树脂在与玻璃纤维浸压时表现出优良的粘接强度,减少模塑料固化后的收缩,利用羧基化沥青与聚酯树脂发生脱羧聚合,提高片状模塑料固化后表面抗冲击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树脂 片状模塑料 氨气 抗冲击 抑烟 阻燃 制备 固化 高分子材料制备 磷酸三聚氰胺 阻燃抑烟性能 环氧树脂糊 抗冲击性能 玻璃纤维 高热条件 混合反应 火焰区域 交联结构 密度降低 中心氧气 后表面 磷酸铵 模塑料 羧基化 互穿 活化 脱羧 系物 粘接 聚合 沥青 驱散 收缩 燃烧 释放 应用 网络 | ||
【主权项】:
1.一种抗冲击抑烟片状模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称取40~50gβ‑环糊精、12~15g氢氧化钠和200~300mL蒸馏水加入四口烧瓶中,对四口烧瓶水浴加热升温,启动搅拌器,以300~35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30~40min,将70~80mLE‑51型环氧树脂的二甲基亚砜溶液装入恒压滴液漏斗,用恒压滴液漏斗向四口烧瓶滴加E‑51型环氧树脂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保温反应,得到活化环氧树脂糊;(2)称取200~300g海泡石,置于磨石机中研磨2~3h,过目筛得到海泡石粉,向塑料盆中加入400~500mL磷酸溶液,将海泡石粉倒入塑料盆中,搅拌40~50min,得到海泡石悬浮液,向海泡石悬浮液通入10~15L的氨气,得到抑烟阻燃母液,用无水乙醇洗涤活化环氧树脂糊3~5次,再将洗涤后的活化环氧树脂糊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为纳米海绵体,将纳米海绵体分散于抑烟阻燃母液中,搅拌分散40~50min后得到阻燃海绵;(3)向四口烧瓶中加入250~280mL去离子水、31~33g三聚氰胺和16~18mL硝酸,加热升温,待三聚氰胺溶解后加入33~35g焦磷酸钠,启动搅拌器,以200~250r/min的转速搅拌,搅拌反应开始后,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一次四口烧瓶中反应液的pH,达到停止反应后的标志,出料,得到白色膏状物,用去离子水洗涤白色膏状物3~5次后放入烘箱中,加热升温,干燥,再将干燥后的白色膏状物粉碎得到焦磷酸三聚氰胺粉末,备用;(4)按重量份数计,将40~50份石油沥青、10~15份液体石蜡,置于搅拌釜中,加热升温,以200~300r/min的转速保温搅拌20~30min,再向搅拌釜中加入10~15份丁腈胶粉,继续搅拌40~50min,得到混合沥青料,将混合沥青料放入油浴锅中,加热升温,保温,向油浴锅加入10~12份二羟甲基丙酸、8~10份乙二醇、15~20份甲苯,保温反应得到羧基化沥青;(5)按重量份数计,将20~22份间苯二甲酸、20~25份新戊二醇、5~10份三羟甲基丙烷、1~3份单丁基氧化锡混合,放入装有冷凝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启动搅拌器,以400~450r/min的转速搅拌,加热升温,在氮气保护下,保温反应后加入10~15份1,4‑环己烷二甲酸、4~5份羧基化沥青,酸解反应,降温至室温,掺入20~30份过氧化苯甲乙酮,继续反应,得到聚酯树脂;(6)按重量份数计,称取70~80份聚酯树脂、20~30份纳米海绵体、10~15份焦磷酸三聚氰胺粉末、4~5份环氧树脂置于高速混合机中,混合20~30min,得到预混料,将预混料倒入SMC片材成型机组的树脂糊贮缸中,加入10~15份长度为短切玻璃纤维,浸压成型得到抗冲击抑烟片状模塑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区爪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高明区爪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7306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