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瓦斯蓄热氧化安全保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35101.9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9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许慧娟;赵旭生;陈金华;霍春秀;兰波;邹维峰;李磊;高鹏飞;黄克海;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3/02 | 分类号: | F01K13/02;F01K13/00;F01K27/00;E21F7/00;F23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瓦斯蓄热氧化安全保障系统,抽放泵站和乏风通风井分别通过管线连接至掺混装置,所述掺混装置连接至蓄热氧化装置,所述瓦斯蓄热氧化安全保障系统包括低浓度瓦斯输送安全保障系统、甲烷浓度超限保护系统;所述低浓度瓦斯输送安全保障系统包括执行机构和监测控制系统;所述执行机构设置在抽放泵站与掺混装置连接的管线上,包括水封阻火泄爆装置、自动喷粉抑爆装置、自动阻爆阀门、手动阀门;通过本系统可使蓄热氧化装置安全运行,而在发生瓦斯燃烧或爆炸事故时也可通过本套系统迅速泄压、阻火、灭火,切断危险源及传播途径。本发明采用的综合安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效地保障了低浓度瓦斯蓄热氧化利用项目的运行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瓦斯 蓄热 氧化 安全 保障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瓦斯蓄热氧化安全保障系统,抽放泵站(1)和乏风通风井(2)分别通过管线连接至掺混装置(3),所述掺混装置(3)连接至蓄热氧化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斯蓄热氧化安全保障系统包括低浓度瓦斯输送安全保障系统、甲烷浓度超限保护系统;所述低浓度瓦斯输送安全保障系统包括执行机构(5)和监测控制系统;所述执行机构(5)设置在抽放泵站(1)与掺混装置(3)连接的管线上,包括水封阻火泄爆装置(6)、自动喷粉抑爆装置(7)、自动阻爆阀门(8)、手动阀门(20);所述监测控制系统包括稳压电源、爆炸信号控制器(10)、电气转换控制箱(18)、甲烷浓度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3)、声光报警器(14)和火焰传感器(9),甲烷浓度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3)和火焰传感器(9)设置在执行机构(5)后,所述爆炸信号控制器(10)分别连接自动喷粉抑爆装置(7)、自动阻爆阀门(8)、和火焰传感器(9);当低浓度瓦斯输送管路与掺混装置(3)接口处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时,管路上安装的火焰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12)监测到爆炸信号后,迅速将开关量和模拟量信号传送给爆炸信号控制器(10),控制器经过逻辑判断,将控制命令发送给电气转换控制箱(18),而后电气转换控制箱(18)发送控制信号驱动自动喷粉抑爆器(7)和阻爆阀门(8)动作,自动喷粉抑爆器(7)喷出干粉灭火剂将传播到安设地点的火焰扑灭,阻爆阀门(8)切断瓦斯输送管路,与此同时,水封阻火泄爆装置(6)起到实时泄爆和熄灭火焰的作用,确保将瓦斯输送管道内的瓦斯燃烧或爆炸控制在有限范围内,有效防止爆炸或火焰沿低浓度瓦斯管道向抽放泵站(1)传播,稳压电源为火焰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12)、声光报警器(14)提供电源;所述甲烷浓度超限保护系统包括浓度传感器15、PLC控制系统(16)、快速切断阀门(17)、气动调节阀(23)、旁通阀(19),各阀门连接至PLC控制系统并设置在掺混装置(3)与蓄热氧化装置(4)连接的管线上,乏风通风井(2)内设置甲烷浓度传感器(32),监测井下乏风浓度,井下浓度超限时及时关断乏风总管阀门(30),混合后总管设激光甲烷浓度传感器(31),两个乏风通风井出口同时增设两台管道通用甲烷浓度传感器,抽放泵站(1)和乏风通风井(2)连接至掺混装置(3)的管线上分别设防爆型气动调节阀(28)和乏风总管阀门(30),所述甲烷浓度超限保护系统还包括气动快切阀(29),气动快切阀(29)设置在抽放泵站(1)与掺混装置(3)之间,气动调节阀(23)设置在掺混装置(3)后,所述掺混装置(3)通过主风机(24)连接至蓄热氧化装置;气动调节阀(28),用于控制掺混的瓦斯流量;设置气动快切阀(29),该阀门在断电断气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关闭,阻止高浓度瓦斯持续进入后端防止设备引起不安全因素;气动调节阀(23),用于控制蓄热氧化装置的进气量,浓度传感器(15)监测混合气浓度,缓慢调节防爆型气动调节阀(28),使混合气浓度降低至要求浓度范围,监测到混合气浓度突然大幅升高时,立即关闭气动快切阀(29)、快速切断阀门(17),关闭主风机(24),关闭进入各蓄热室的换向阀门,并打开旁通阀(19),使管道内气体放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3510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