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突起间距可控的海胆状金纳米晶体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6633.6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1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卓旻;高嘉敏;李攻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02 | 分类号: | C30B29/02;C30B29/66;C30B7/14;B22F9/24;B22F1/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卢娟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突起间距可控的海胆状金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双链DNA(dsDNA)分子修饰于金纳米球(AuNSs)表面,制得AuNSs/dsDNA复合物,然后在AuNSs/dsDNA复合物的导向作用下,使四氯金酸和还原剂在溶液体系中发生原位还原反应生成海胆状金纳米晶体。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海胆状金纳米晶体,改变dsDNA组成可控制其表面突起间距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最大吸收峰的位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突起间距可控的海胆状金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具有易于实现、合成成本低、可对海胆状金纳米晶体表面间距和性能进行调控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突起 间距 可控 海胆 纳米 晶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突起间距可控的海胆状金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dsDNA分子修饰于AuNSs表面,制得AuNSs/dsDNA复合物,所述dsDNA分子由二嵌段DNA和其识别链的互补链复合而成;然后在AuNSs/dsDNA复合物的导向作用下,使四氯金酸和还原剂在溶液体系中发生原位还原反应生成海胆状金纳米晶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9663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