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通径管道式除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5010.7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5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以斌;姚建军;常征;王文昊;李战杰;何龙辉;李津;王惠勤;杜富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B01D45/16;C10L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通径管道式除砂器。包括入口三通管、全通径清管阀、螺旋除砂段、流向调整出口、旁通接管、全通径球阀和储砂室,入口三通管由三通主管和三通支管组成,螺旋除砂段为螺旋除砂段内筒与螺旋除砂段外筒相互嵌套形成,流向调整出口为流向调整内筒与流向调整外筒相互嵌套形成,三通主管与螺旋除砂段内筒连通,螺旋除砂段内筒与流向调整内筒连通,螺旋除砂段外筒与流向调整外筒连通,旁通接管连通三通支管和支管进口,旋流除砂段外筒和旋流除砂段内筒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设置螺旋叶片,旋流除砂段外筒底部于螺旋叶片下方设置一排排砂口,排砂口作为固液杂质进入储砂室的开口。使用本发明可在高效分离出油气中固体杂质的同时,清理砂过程中不影管道的正常输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通径 管道 除砂 | ||
【主权项】:
1.一种全通径管道式除砂器,包括储砂室(6),其特征在于:该全通径管道式除砂器包括入口三通管(1)、全通径清管阀(2)、螺旋除砂段(3)、流向调整出口(4)、旁通接管(7)和全通径球阀(5),所述入口三通管(1)由三通主管(1.1)和三通支管(1.2)组成,螺旋除砂段(3)为螺旋除砂段内筒(3.4)与螺旋除砂段外筒(3.3)相互嵌套形成的结构,螺旋除砂段内筒(3.4)与螺旋除砂段外筒(3.3)同轴心布置,螺旋除砂段内筒(3.4)的入口端为干管进口(3.1),螺旋除砂段外筒(3.3)一端为螺旋除砂段内筒(3.4)的安装口,另一端为螺旋除砂段出口(3.6),螺旋除砂段外筒(3.3)的侧面设置支管进口(3.2),支管进口(3.2)位于干气进口(3.1)一侧,支管进口(3.2)直径和三通支管(1.2)直径相同,两者朝向皆为水平方向,流向调整出口(4)为流向调整内筒(4.2)与流向调整外筒(4.3)相互嵌套形成的结构,流向调整内筒(4.2)与流向调整外筒(4.3)同轴心布置,流向调整内筒(4.2)的出口端为天然气出口(4.1),另一端为流向调整出口(4)的天然气进口(4.4),流向调整内筒(4.2)伸入到流向调整外筒(4.3)内部的部分上均匀布满圆孔,三通主管(1.1)与螺旋除砂段内筒(3.4)连通,螺旋除砂段内筒(3.4)与流向调整内筒(4.2)连通,螺旋除砂段外筒(3.3)与流向调整外筒(4.3)连通,旁通接管(7)连通三通支管(1.2)和支管进口(3.2),旋流除砂段外筒(3.3)和旋流除砂段内筒(3.4)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设置螺旋叶片(3.5),以形成螺旋流道,旋流除砂段外筒(3.3)底部于螺旋叶片(3.5)下方设置一排排砂口(3.7)并布满螺旋叶片(3.5)形成的螺旋流道,排砂口(3.7)作为固液杂质进入储砂室(6)的开口。/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9501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