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低压柔性配网供电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3571.0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9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姜华;胡凯;王晨麟;沈兴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H02J3/06;H02J3/28;H02J3/38;H02J3/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低压柔性配网供电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4台配电变压器T1~T4,所述系统还包括4段400V低压交流母线,4段400V低压交流母线通过母联开关连接,还包括4台柔直换流器;直流母线还连接到储能系统和分布式光伏系统。所述功率控制方法针对单路进线运行模式进行储能充电控制、紧急功率支援控制以及柔直变流器无功控制,针对双路、三路、四路进线运行模式分别进行分区功率支援控制、紧急功率支援控制以及柔直变流器无功控制。系统通过柔直换流器实现配网多条线路的互联,实现线路之间的功率转供支援,某配电线路故障断开后,可通过柔直换流器带负荷孤岛运行;同时与光伏、储能在直流环节实现互联,形成光储与柔直混联系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低压 柔性 供电系统 功率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低压柔性配网供电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柔性配网供电系统包括4台配电变压器T1~T4,变压器T1具有高压侧开关S1和低压侧开关CB1,变压器T2具有高压侧开关S2和低压侧开关CB2,变压器T3具有高压侧开关S3和低压侧开关CB3,变压器T4具有高压侧开关S4和低压侧开关CB4;所述系统还包括4段400V低压交流母线,交流母线1通过低压侧开关CB1连接到变压器T1,交流母线2通过低压侧开关CB2连接到变压器T2,交流母线3通过低压侧开关CB3连接到变压器T3,交流母线4通过低压侧开关CB4连接到变压器T4,每段交流母线均连接有交流负荷;4段400V低压交流母线通过母联开关连接,母联开关CF1连接在交流母线1和交流母线2之间,母联开关CF2连接在交流母线2和交流母线3之间,母联开关CF3连接在交流母线3和交流母线4之间;所述系统还包括4台柔直换流器;柔直换流器C1一端连接到交流母线1,另一端连接到直流母线;柔直换流器C2一端连接到交流母线2,另一端连接到直流母线;柔直换流器C3一端连接到交流母线3,另一端连接到直流母线;柔直换流器C4一端连接到交流母线4,另一端连接到直流母线;所述系统还包括储能换流器C5和光伏变换器C6;储能换流器C5一端连接到直流母线,另一端连接到储能电池;光伏变换器C6一端连接到直流母线,另一端连接到光伏发电模块;所述系统的运行工况存在以下四种模式:单路进线模式,当负荷长期低于1台配变功率时,此时为单路电源进线模式,定义为M1模式,针对配变高压侧投入情况来区分子模式,S1投入时称为M11模式,此时S1、CB1合位,T1运行,T2、T3、T4停运,CF1、CF2、CF3均合位;双路进线模式,当负荷长期高于1台但低于2台配变功率时,此时采用双路电源进线模式,定义为M2模式,按配变高压侧带电情况区分,S1、S3带电时定义为M21模式,此时S1、CB1、S3、CB3均合位,T2和T4停运,母联CF1、CF3合位,换流器C1和C3正常运行,换流器C2和C4处于待机状态;三路进线模式,当负荷长期高于2台但低于3台配变功率时,此时采用三路电源进线模式,定义为M3模式,按配变高压侧带电情况区分,S1S2S3带电时定义为M31模式,此时S1、CB1、S2、CB3、S3、CB3均合位,T4停运,母联CF3合位;四路进线模式,当负荷长期高于3台配变功率时,此时采用四路电源进线模式,定义为M4模式,该模式下,4台配变全部投入,母联开关CF1‑CF3均在分位,C1‑C4均在运行状态;所述功率控制方法针对M1运行模式进行储能充电控制、紧急功率支援控制以及柔直变流器无功控制,针对M2、M3、M4运行模式分别进行分区功率支援控制、紧急功率支援控制以及柔直变流器无功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4357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