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电解质型传感器多孔电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0564.2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8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刁泉;焦明立;曹健;卢革宇;刘方猛;苏朝化;秦琪;杨凯;潘玮;李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真真;王红培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电解质型传感器多孔电极的制备方法,开创性地何用碳模板掺杂的方法,实现了在高温条件下形成多孔电解。首先制备具有易于碳化的聚合物材料酚醛树酯纳米小球(PFs),再将PFs与敏感电极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涂覆成电极,然后制作器件过程中于惰性气氛条件下于800‑1000℃的高温烧结两小时,PFs碳化形成支撑,然后再于空气中500℃烧结充分氧化除去碳模板从而形成多孔电极结构。这种制作方法可以得到多孔电极,提高测试气体的穿透能力,增强三相界面处的电化学反应从而提高传感器的响应值。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电极 传感器 制备 固体电解质型 碳模板 碳化 多孔电极结构 惰性气氛条件 电化学反应 聚合物材料 测试气体 穿透能力 酚醛树酯 高温烧结 高温条件 敏感电极 纳米小球 三相界面 烧结 掺杂的 电极 涂覆 电解 制作 响应 支撑 | ||
【主权项】:
1.一种固体电解质型传感器多孔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酚醛树脂纳米微球加于氧化物电极材料内,研磨后加入乙醇和松油醇,超声分散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浆料;(2)将步骤(1)的混合浆料置于红外烤灯下10‑60 min;(3)将步骤(2)烘烤后的混合浆料涂覆于传感器上,于气氛炉中通入保护气体,800‑1000℃烧结1‑3h;(4)将步骤(3)烧结后的传感器置于马弗炉中于500℃烧结1‑5h,得到多孔电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0056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