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图像记录演示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8519.5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4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盛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3H1/04 | 分类号: | G03H1/04;G02B7/00;G03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9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学图像记录演示系统及记录方法。该演示系统通过将激光器发出的光分为两束光波,其中一束光波携带物体的信息,另外一束光波经扩束准直后再经过显微物镜形成球面光波;球面光波将物体的强度以及位相信息全部记录在CCD上,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物体三维图像的再现,并且能够保证再现最佳的物体三维图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图像 记录 演示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光学图像记录演示系统,包括激光器、第一半波片、偏振分束镜、第一反射镜、第一扩束准直镜、透明物体、合束镜、CCD、第二半波片、第二扩束准直镜、第二反射镜、显微物镜以及计算机;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经偏振分束镜后分为光束A和光束B,光束A经第一反射镜后进入第一扩束准直镜后形成平行光照射透明物体形成物光波,该物光波透过合束镜后达到CCD靶面;经偏振分束镜后的光束B经过第二半波片、第二扩束准直镜后经过第二反射镜反射进入显微物镜形成球面参考光波,所述球面参考光波的中心为参考点光源,所述参考光波经合束镜后到达CCD靶面与物光波形成全息图;其特征在于:所述CCD记录的全息图传送到计算机并保存,所述计算机可以自动控制合束镜的转动,从而控制参考点光源与透明物体所在平面的相对位置,以获得最佳全息图,所述最佳全息图经重建后获得的再现像中原始像、共轭像以及中间项刚好分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未经广东理工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5851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护罩、处理盒及其装机方法
- 下一篇:非相干数字全息大视场成像记录方法与装置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