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渐进外缘翻边成形工具头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9298.5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5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伟;施天琳;赵升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7/00 | 分类号: | B21D37/00;B21D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渐进外缘翻边成形工具头的设计方法,先设计带有圆锥台结构形式的成形工具头,成形工具头为回转体,回转体的下端是刀杆,作为夹持区;刀杆的上方是圆锥台,作为弯曲变形区;圆锥台上方为圆柱体,作为翻边成形区;然后确定刀杆的直径,再确定圆锥台的相关尺寸,最后确定圆柱体的高度和直径,本发明成形工具头能够完成单道次渐进翻边成形或多道次渐进翻边成形。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工具头 翻边 渐进 圆锥台 刀杆 回转体 成形 弯曲变形区 圆锥台结构 成形区 夹持区 单道 下端 | ||
【主权项】:
1.一种渐进外缘翻边成形工具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设计带有圆锥台结构形式的成形工具头,成形工具头为回转体,回转体的下端是直径为d的刀杆(1),作为夹持区;刀杆(1)的上方是下表面直径为D1,上表面直径为D2,高度为h1的圆锥台(2),圆锥台(2)的斜面与回转体的轴线所夹的角度为θ,作为弯曲变形区;圆锥台(2)上方为直径D2、高度h2的圆柱体(3),作为翻边成形区;圆锥台(2)的锥形面与下表面以及圆柱体(3)之间均设有圆角过渡;第二步:确定刀杆(1)的直径d,直径d的取值范围为10~20mm;第三步:确定圆锥台(2)的相关尺寸:圆锥台(2)的下表面直径D1比刀杆(1)的直径d大5~8mm;圆锥台(2)的斜面与回转体的轴线所夹的角度为θ,θ的取值范围在20°~30°;圆锥台(2)的高度h1与成型板(4)的厚度t和翻边高度H有关,在渐进外缘翻边成形过程中,单道次渐进成形的极限翻边高度为Hmax;当翻边高度H≤Hmax,则采用单道次渐进翻边成形;在成形过程中,成型板(4)发生弯曲变形的最大长度为l=h1min×tanθ,翻边前发生变形的成型板体积为V0=t×(l+t),翻边后发生变形的成型板体积为V1=t×H,根据体积不变原理,翻边前后体积相等,即V0=V1,则得圆锥台(2)的高度h1的最小值为
因此,在单道次渐进外缘翻边成形过程中,设计工具头圆锥台(2)的高度h1应大于等于计算的最小值,即
当翻边高度H>Hmax,则采用多道次渐进翻边成形;在多道次渐进翻边成形的过程中,每个成形道次之间需要横向进给一段距离Δl,最大横向进给量Δl根据需要决定,且横向进给量Δl的取值条件为t≤Δl≤h1×tanθ,由此得工具头圆锥台(2)的高度h1的最小值为
因此,在多道次渐进外缘翻边成形过程中,设计工具头圆锥台(2)的高度h1应大于等于计算的最小值,即
由圆锥台(2)的下表面直径D1、锥角θ和高度h1的值确定上表面直径D2,上表面直径D2的取值为D2=D1+2h1×tanθ;第四步:确定圆柱体(3)的高度h2和直径D2;圆柱体(3)的高度h2的取值范围为10~30mm;圆柱体(3)的直径D2与圆锥台(2)的上表面直径D2大小一致,即圆柱体(3)的直径D2的取值为D2=D1+2h1×tan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0929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角网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可单双步转换的翅片加工级进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