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池塘蟹菜共生的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1108.2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7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严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爱平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G31/00;A01G22/15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31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池塘蟹菜共生的养殖方法,本发明中把陆生蔬菜种植技术与河蟹养殖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水上种植蔬菜,水下养殖河蟹,利用蔬菜吸收池塘中的营养物质,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净化水质,同时起到高温期遮荫降温效果,为河蟹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利用河蟹养殖过程中投喂的饲料残饵、水生动物粪便、水生植物尸骸等分解的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为蔬菜生长源源不断地提供营养,达到共生互利、增加效益、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效果。本发明养殖方法可有效充分利用养殖水体,改善养殖环境,拓宽农民增收途径,降低单一的种植养殖风险,同时消除了消费群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顾虑,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 ||
搜索关键词: | 池塘 河蟹养殖 营养物质 养殖 水生植物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 水体富营养化 无机盐 遮荫 技术结合 降温效果 净化水质 生态环境 蔬菜生长 蔬菜种植 水上种植 水生动物 消费群体 养殖河蟹 养殖环境 养殖水体 种植养殖 高温期 残饵 粪便 共生 分解 饲料 吸收 生态 农民 | ||
【主权项】:
1.一种池塘蟹菜共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把陆生蔬菜种植技术与河蟹养殖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水上种植蔬菜,水下养殖河蟹,实现蟹菜生态循环共生;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选择:蟹种培育池和成蟹养殖池均可进行蟹菜共生,池塘建造标准同传统的蟹种池和成蟹池;(2)蔬菜的选择:选择根系发达、抗病虫害、抗逆性、耐高温的叶菜类品种;(3)浮床的设置:浮床可选择自制的简易浮床和厂家定制的专用浮床,浮床在池塘中的设置面积:蟹种池一般为总面积的20%‑30%,成蟹池一般为总面积的5%‑10%;东西向排列,用绳索和桩固定,防止随意漂浮,绳索两端各系一个铁环,铁环直径略大于桩的直径,套在桩上起到固定和上下移动的作用,保持浮床始终漂浮在水面上;(4)蔬菜移栽与管理:①移栽:蟹池蔬菜移栽由育苗移栽和侧蔓剪枝移栽两种方法,选用株长10‑15cm的蔬菜幼苗或侧蔓,按照行株距25‑30cm×10‑15cm一穴均匀在浮床上移植,保证其根部或侧蔓基部浸入水中,防止脱水死亡;蟹种池移栽时间为4‑5月份,成蟹池移栽时间为6‑7月份;②病虫害管理:使用大蒜泥或大蒜素粉化水细喷雾防治白锈病;使用1%阿维菌素水剂化水细喷雾防治菜青虫和斜纹夜蛾幼虫;微孔管道增氧设置:根据池塘面积,按照0.15‑0.2kw/亩配置相应功力的低噪音的空气压缩机,并配套主管、支管和微孔曝气管等相应设备,按照风机‑主管‑支管‑微孔曝气管三级管网向池中输送氧气;微孔曝气管有盘式和条式两种,蟹种池和面积在15亩以下的成蟹池选用盘式微孔曝气管,15亩以上的成蟹池选用条式微孔曝气管,微孔管道增氧设置在5月份之前安装调试完成;水草的种植与管理:蟹种池水草选取水花生和伊乐藻,水花生覆盖率控制在池塘总面积的26‑32%;伊乐藻控制在池塘总面积的20%‑30%,作为前期蟹种栖息蜕壳场所和植物性饲料,被蟹种破坏后不再补植;成蟹池水草要求多样化,不少于3种,水草覆盖率总体要求在46‑55%;河蟹的养殖与管理:蟹种的养殖与管理同传统的蟹种养殖;成蟹的养殖与管理同传统的成蟹养殖,其套养品种搭配和投喂不受蔬菜种植影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爱平,未经严爱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3110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养殖用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