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丁酸氮芥-多巴胺缀合物的合成及前药纳米粒子的制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8768.2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3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杜畅;董常明;张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19/22 | 分类号: | C07C319/22;C07C323/12;A61K31/196;A61K41/00;A61K47/55;A61K47/59;A61P35/00;C08G7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苯丁酸氮芥‑多巴胺缀合物及其前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先合成2,2‑二甲基‑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丙酸,再以合成2‑(2‑羟基乙基)二硫基)乙基‑2,2‑二甲基‑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丙酸乙酯,再合成((2‑(2,2‑二甲基‑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丙酰基)氧基)乙基)‑4‑(4‑(双(2‑氯乙基)氨基)苯基)丁酸甲酯,再合成苯丁酸氮芥‑多巴胺缀合物,最后合成苯丁酸氮芥‑聚多巴胺前药纳米粒子。本发明为制备苯丁酸氮芥‑多巴胺缀合物前药以及苯丁酸氮芥‑聚多巴胺前药纳米粒子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途径,为获得具有近红外光吸收性、还原响应性、光热治疗与化疗一体化的高分子药物载体提供了实验平台。 | ||
搜索关键词: | 苯丁酸氮芥 多巴胺 缀合物 合成 纳米 粒子 制备 | ||
【主权项】:
1.苯丁酸氮芥‑多巴胺缀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3,4‑二羟基苯基丙酸与三氯化磷反应,制备2,2‑二甲基‑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丙酸;步骤二,2,2‑二甲基‑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丙酸、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反应,再加入2‑羟乙基二硫化物反应,得到2‑(2‑羟基乙基)二硫基)乙基‑2,2‑二甲基‑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丙酸乙酯;步骤三,苯丁酸氮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反应,再加入2‑(2‑羟基乙基)二硫基)乙基‑2,2‑二甲基‑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丙酸乙酯,进行反应,得到((2‑(2,2‑二甲基‑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丙酰基)氧基)乙基)‑4‑(4‑(双(2‑氯乙基)氨基)苯基)丁酸甲酯;步骤四,((2‑(2,2‑二甲基‑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丙酰基)氧基)乙基)‑4‑(4‑(双(2‑氯乙基)氨基)苯基)丁酸甲酯与三氟乙酸反应,得到苯丁酸氮芥‑多巴胺缀合物分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5876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