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偏瘫康复训练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0170.6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2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田诚鑫;沈辉;李锐;李军;秦利明;方淳;李秀英;周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偏瘫康复训练器械。它解决现有偏瘫康复训练器械训练动作单一、训练效果不好等技术问题。本偏瘫康复训练器械,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竖直固定有伸缩立杆,伸缩立杆包括上立杆和下立杆,上立杆设置有手部康复训练装置,手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固定臂、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和指部协动机构,通过手部康复训练装置对手臂和手指进行多种运动方式协调训练,下立杆设置有腿部康复训练装置,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坐板、第一腿臂、第二腿臂和脚踏板,通过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对大腿、小腿和足部进行康复训练。本实用新型对患者的手部和腿部同时进行康复训练,训练的运动方式多样,具有康复训练效率高、训练效果好等优点。 1 | ||
搜索关键词: | 康复训练器械 偏瘫 腿部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 手部康复 训练装置 支臂 本实用新型 伸缩立杆 训练效果 运动方式 上立杆 下立杆 腿臂 底座 竖直固定 训练动作 固定臂 脚踏板 手部 腿部 小腿 指部 足部 坐板 大腿 手臂 协调 | ||
所述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固定臂(4)、第一支臂(5)、第二支臂(6)、第三支臂(7)和指部协动机构(8),所述固定臂(4)水平设置,固定臂(4)的一端与所述上立杆(2)的顶端固定,固定臂(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驱动模块(9)与所述的第一支臂(5)连接,第一支臂(5)通过第二驱动模块(10)与第二支臂(6)连接,第二支臂(6)通过第三驱动模块(11)与第三支臂(7)连接,所述的指部协动机构(8)设置在第三支臂(7)上;
所述的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坐板(20)、第一腿臂(21)、第二腿臂(22)和脚踏板(23),所述第一腿臂(21)上固定有大腿板(24),第二腿臂(22)上固定有小腿板(25),所述第一腿臂(21)和第二腿臂(22)铰接,所述坐板(20)的底部固定有伺服电机(26),伺服电机(2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一曲柄轮(27),曲柄轮(27)的侧壁边缘固定有一曲柄杆(28),所述第二腿臂(22)通过支撑杆(29)与所述的下立杆(3)连接,所述支撑杆(29)一端与第二腿臂(22)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支撑杆(29)另一端与下立杆(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腿臂(21)、第二腿臂(22)、脚踏板(23)和曲柄杆(28)还与一腿臂连杆机构(30)连接;
所述的指部协动机构(8)包括可自由弯拢或伸直的食指伸展臂(81)、中指伸展臂(82)、无名指伸展臂(83)和小指伸展臂(84),食指伸展臂(81)、中指伸展臂(82)、无名指伸展臂(83)和小指伸展臂(84)与一能使其弯拢或伸直的指部驱动模块连接;
所述的第一驱动模块(9)、第二驱动模块(10)、第三驱动模块(11)、指部驱动模块和伺服电机(26)均通过线路与一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康复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模块(9)包括第一驱动电机(91),第一驱动电机(91)的机体与固定臂(4)的端部固定,第一驱动电机(91)的输出轴朝下,第一驱动电机(91)的输出轴与第一支臂(5)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91)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康复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驱动模块(10)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01)和涡轮蜗杆传动组(102),所述第一支臂(5)的端部与第二支臂(6)的端部通过第二铰接轴(103)铰接,涡轮蜗杆传动组(102)中的涡轮(102a)与第二铰接轴(103)固定,涡轮蜗杆传动组(102)中的蜗杆(102b)以及第二驱动电机(101)设置在第一支臂(5)上,第二驱动电机(101)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二主动齿轮(104),蜗杆(102b)的端部固定有第二从动齿轮(105),第二主动齿轮(104)和第二从动齿轮(105)相啮合,涡轮蜗杆传动组(102)中的涡轮(102a)和蜗杆(102b)相啮合,第二驱动电机(101)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康复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驱动模块(11)包括第三活动关节(111)、第三连接板一(112)、第三连接板二(113)、第三驱动电机一(114)、第三驱动电机二(115)和第三驱动电机三(116),所述的第三活动关节(111)包括左半关节(111a)和右半关节(111b),左半关节(111a)具有铰接耳一(117a)和呈半环形的主体部一(117b),右半关节(111b)具有铰接耳二(118a)和呈半环形的主体部二(118b),铰接耳一(117a)和铰接耳二(118a)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一起,使左半关节(111a)和右半关节(111b)可产生相对转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三(116)通过齿轮组(119)驱动左半关节(111a)和右半关节(111b)相对转动;所述主体部一(117b)具有呈弧形的啮合面一,啮合面一上开设有啮合齿一(117c),主体部一(117b)的侧面开设有呈弧形的导向槽一(117d),所述第三连接板一(112)的一端固定有导向柱一(32),导向柱一(32)的端部转动设置有导向轮一(33),所述第三连接板一(112)的一端还开设有贯通第三连接板一(112)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转动轴一(34),转动轴一(34)的一端固定有第三主动齿轮一(35),转动轴一(34)的另一端固定有从动链轮(36),所述导向轮一(33)安装在导向槽一(117d)内,第三主动齿轮一(35)与啮合齿一(117c)啮合,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一(114)的机体固定在第三连接板一(112)的另一端,第三驱动电机一(114)的输出轴固定有主动链轮(37),主动链轮(37)和从动链轮(36)之间套设有传动链;
所述主体部二(118b)具有呈弧形的啮合面二,啮合面二上开设有啮合齿二(118c),主体部二(118b)的侧面开设有呈弧形的导向槽二(118d),所述第三连接板二(113)的一端固定有导向柱二(38),导向柱二(38)的端部转动设置有导向轮二(39),所述第三连接板二(113)的一端还开设有贯通第三连接板二(113)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转动轴二(40),转动轴二(40)的一端固定有第三主动齿轮二(41),转动轴二(40)的另一端固定有从动带轮(42),所述导向轮二(39)安装在导向槽二(118d)内,第三主动齿轮二(41)与啮合齿二(118c)啮合,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二(115)的机体固定在第三连接板二(113)的另一端,第三驱动电机二(115)的输出轴固定有主动带轮(43),主动带轮(43)和从动带轮(42)之间套设有传动带,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一(114)、第三驱动电机二(115)和第三驱动电机三(116)均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板一(112)通过调距机构一与所述的第二支臂(6)连接,第三连接板二(113)通过调距机构二与所述的第三支臂(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偏瘫康复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距机构一包括导柱一(44)、导柱二(45)、螺杆一(46)和导块一(47),导块一(47)与第二支臂(6)的端部固定,导块一(47)开设有导孔一、导孔二和螺孔一,螺孔一位于导孔一和导孔二之间,所述导柱一(44)和导柱二(45)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板一(112)固定,第三连接板一(112)开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内以轴向固定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有传动轴一,传动轴一的一端与所述螺杆一(46)的一端固定,传动轴一的另一端固定有手轮一(48),所述导柱一(44)和导柱二(45)分别插入导孔一和导孔二内,螺杆一(46)通过手轮一(48)旋入螺孔一内;所述的调距机构二包括导柱三(49)、导柱四(50)、螺杆二(51)、导块二(52)和滑块(53),滑块(53)开设有导孔三、导孔四和螺孔二,螺孔二位于导孔三和导孔四之间,所述导柱三(49)和导柱四(50)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板二(113)固定,另一端与导块二(52)固定,导块二(52)开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内以轴向固定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有传动轴二,传动轴二的一端与所述螺杆一(46)的一端固定,传动轴二的另一端固定有手轮二(54),所述滑块(53)的导孔三和导孔四分别套设在导柱三(49)和导柱四(50)上,螺孔二与所述的螺杆二(51)旋合,所述滑块(53)通过第三连接板三(55)与第三支臂(7)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康复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部驱动模块包括设置在第三支臂(7)上的凸轮组(57)和指部驱动电机(56),指部驱动电机(56)通过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