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樟树全冠绿化容器大苗快速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2112.3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0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因刚;柳新红;沈鑫;沈泉;石从广;蒋冬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7/06;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晓燕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樟树全冠绿化容器大苗快速培育方法,涉及一种大苗培育方法。樟树的最佳移栽季节时,移栽成活率不够理想且树体需较长时间的恢复,景观效果不能及时呈现。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苗木选择;2)苗木修剪;3)起苗运输;4)苗木定植,在平整后的圃地上铺设黑色的大于0.02mm的塑料地膜层;黑色PVC控根容器围成一圈;5)圃地管理;施肥部位为苗木的原有土球与控根容器之间的土层;6)出圃。采用本方法培育的樟树绿化苗木在工程移栽后无缓苗期、生态景观效果形成迅速,快速美化人民生活居住的环境和城市空间的景观,能在短期内提高企业或苗农的经济收益,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樟树 绿化 容器 快速 培育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樟树全冠绿化容器大苗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苗木选择在圃地内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树形冠型好,且胸径在12~30cm的樟树苗木;2)苗木修剪起苗前对选择的樟树苗木进行修剪,剪除全冠2/5~3/5的小枝和2/3~3/4的叶片,直径在2cm以上的切口用涂抹液涂抹;3)起苗运输起苗前将苗木树干从地面开始至整个树干高度的3/5~4/5部分用毛毡布缠绕,毛毡布缠绕2~4层;土球直径为苗木胸径的5~6倍;运输苗木的车辆车厢内铺设厚度为15~20cm的湿润、疏松土壤,之后将苗木起吊、规则的摆放于车厢内,之后运输至苗木培育区;4)苗木定植苗木培育区需先平整,在平整后的圃地上铺设黑色的大于0.02mm的塑料地膜层;黑色PVC控根容器围成一圈,其直径为拟定植樟树苗木胸径的7~8倍,底部铺设20~30cm酸性黄红壤与腐熟有机肥混合物,酸性黄红壤与腐熟有机肥体积比为3:1~5:1;黑色PVC控根容器的高度规格为60cm~100cm、控根容器的摆放密度为4m×4 m~8 m×8m;将苗木吊装到控根容器内,用支撑物使苗木立正;定植苗木的土球与控根容器的间隙用上述土壤与有机肥混合物充分填充,之后浇足定根水;5)圃地管理浇足定根水后的第二天,在控根容器内灌50mg·L-1 的GGR6号溶液直至根部均能吸收为止,隔9-11天再灌一次;苗木的圃地管理措施包括水分、肥料和树体管理、除草;圃地水分管理采用滴灌系统,每株苗木视树体大小配置5~8个滴灌喷头;培育过程中,控根容器内的水分保持湿润状态,当有水分从容器壁或底部溢出时及时关闭滴灌进口开关;5月至7月,每月追肥1~2次,以氮肥为主;施肥部位为苗木的原有土球与控根容器之间的土层;随着温度升高,樟树苗木开始大量萌发新叶和新枝;树体管理包括对一些过密枝条做修剪,使保留枝条数量合理、生长快速,能及时形成浓密树冠;除草遵循“除早除小”的原则;6)出圃当年10月下旬,圃地内樟树达到全冠绿化苗木出圃标准;自10月下旬开始至翌年9月的一整年内,苗木可全季节分批次出圃;出圃时整株苗木连同控根容器一起装车运输至绿化施工场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9211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