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铁材料裂纹形成时段的EBSD晶粒取向判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6702.0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6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文新理;章清泉;李振瑞;张荣;李丽敏;王超;曹宇;吴会云;魏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203 | 分类号: | G01N23/203;G01N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王普玉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钢铁材料裂纹形成时段的EBSD晶粒取向判定方法,属于钢铁材料失效分析技术领域,EBSD晶粒取向分析法是通过裂纹两侧晶粒间的取向关系、对接性和裂纹扩展路径与体心立方结构{100}晶面的关系判定裂纹形成的时段。优点在于,与现有金相观察法相比,EBSD晶粒取向分析法可提供裂纹两侧晶粒的取向信息和相互间关系,并绘制出裂纹扩展路径与体心立方结构{100}晶面的关系,而这是常规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所不能观察到的隐含信息,这些隐含信息正是从本质上判定裂纹形成时段的关键。 | ||
搜索关键词: | 晶粒取向 裂纹形成 钢铁材料 裂纹扩展路径 体心立方结构 判定 晶粒 隐含 常规光学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关系判定 取向关系 取向信息 失效分析 对接性 观察法 分析 绘制 观察 | ||
【主权项】:
1.一种钢铁材料裂纹形成时段的EBSD晶粒取向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及参数如下:1)在裂纹处加工一个包含裂纹的试样,试样长度5~10mm、宽度5~10mm、厚度2~5mm,裂纹所在平面为上述长度和宽度构成的平面,对裂纹所在平面采用砂纸由粗至细依次打磨,打磨后的试样在金相抛光机上采用机械法抛光,去除金相观察面上的划痕,抛光后的样品使用酒精溶液擦拭干净并使用吹风机的冷风吹干;2)去除打磨和机械抛光过程中在样品表面形成的变形层,以免影响EBSD标定效果,对样品进行电解抛光;准备高氯酸酒精溶液和直流电源一个,以试样为阳极在高氯酸酒精溶液中进行电解抛光,抛光电压20~50V,抛光时间10~20s,电解抛光后的试样使用酒精溶液擦拭干净并使用吹风机的冷风吹干;3)经电解抛光后的试样采用EBSD标定晶粒取向信息,标定步长为最小晶粒直径的1/10~1/5,标定后的晶粒取向信息经EBSD系统自带的后处理程序处理后得到晶粒取向的IPF图,并描绘出裂纹扩展路径与体心立方结构{100}晶面之间的关系;4)当IPF图显示裂纹两侧晶粒的晶界能很好对接,且裂纹扩展路径与铁素体相的一个{100}晶面平行,判定裂纹是沿着铁素体相的解理面扩展的,裂纹的形成时段在“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组织转变完成后;反之,当IPF图显示裂纹两侧晶粒的晶界不能很好对接,且裂纹扩展路径与铁素体相的任意一个{100}晶面都不平行,则说明裂纹不是在“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组织转变完成后形成的,即裂纹形成于“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组织转变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5670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