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工业废水处理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7502.9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1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童培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培豪 |
主分类号: | B01D35/16 | 分类号: | B01D3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于晓霞;于洁 |
地址: | 3256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工业废水处理回收系统,其结构包括:过滤仓、进水管、控制器、废水处理仓、回收水管、散热器、残液出水管、残渣收集柜、残渣刮取仓,过滤仓安装于残渣刮取仓上方,与残渣刮取仓锁接,残渣刮取仓右侧设有残渣收集柜,与残渣收集柜焊接,残渣收集柜,残渣收集柜右侧设有残液出水管,与残液出水管锁接,残液出水管上方设有散热器,散热器安装于废水处理仓右侧,与废水处理仓锁接,废水处理仓右上侧设有回收水管,使设备使用时,通过新增的收集刮渣机构,可以达到避免回收过滤的残渣容易堆积在设备底部形成堵塞,不便清理的问题,更加的方便使用,残渣清理更加彻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工业 污水 再利用 废水处理 回收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工业废水处理回收系统,其结构包括:过滤仓(1)、进水管(2)、控制器(3)、废水处理仓(4)、回收水管(5)、散热器(6)、残液出水管(7)、残渣收集柜(8)、残渣刮取仓(9),所述过滤仓(1)安装于残渣刮取仓(9)上方,与残渣刮取仓(9)锁接,所述残渣刮取仓(9)右侧设有残渣收集柜(8),所述残渣刮取仓(9)与残渣收集柜(8)焊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残渣收集柜(8)右侧设有残液出水管(7),与残液出水管(7)锁接,所述残液出水管(7)上方设有散热器(6),所述散热器(6)安装于废水处理仓(4)右侧,与废水处理仓(4)锁接,所述废水处理仓(4)右上侧设有回收水管(5),与回收水管(5)过盈配合,所述废水处理仓(4)左侧设有过滤仓(1),与过滤仓(1)焊接,所述过滤仓(1)前侧上方设有控制器(3),与控制器(3)扣接,所述过滤仓(1)左端设有进水管(2),与进水管(2)焊接;所述残渣刮取仓(9)包括,主电机(901)、支撑架(902)、辅助电机(903)、传送带(904)、刮齿(905)、第一滚轮组(906)、第二滚轮组(907)、上挡板(908)、刮渣转机(909)、下挡板(910)、齿条(911)、第一齿轮(912)、第二齿轮(913)、斜槽(914)、齿条槽(915)、支撑块(916)、压块(917)、横槽(918)、第三齿轮(919)、侧齿轮(920)、电机转轴(921)、连接导线(922)、接触块(923)、钢丝线(924)、接电槽(925)、滑槽(926)、固定槽(927)、第三滚轮组(928)、导电槽(929)、拉伸接块(930)、弹簧(931)、第四滚轮组(932)、第四齿轮(933)、齿轮槽(934)、第五齿轮(935)、拉线(936),所述主电机(901)安装于电机转轴(921)左侧,与电机转轴(921)锁接,所述电机转轴(921)右侧设有侧齿轮(920),与侧齿轮(920)焊接,所述侧齿轮(920)右上侧设有第三齿轮(919),与第三齿轮(919)间隙配合,所述第三齿轮(919)通过第一滚轮组(906)与压块(917)连接,所述第一滚轮组(906)左侧设有支撑架(902),与支撑架(902)锁接,所述压块(917)设于第一滚轮组(906)下方,与第一滚轮组(906)通过拉线(936)间隙配合,所述压块(917)底端垂直设有横槽(918),与横槽(918)间隙配合,所述横槽(918)右侧通过拉线(936)与拉伸接块(930)连接,所述拉伸接块(930)右侧设有弹簧(931),与弹簧(931)焊接,所述弹簧(931)安装于第四滚轮组(932)左侧,与第四滚轮组(932)通过拉线(936)间隙配合,所述第四滚轮组(932)右上侧设有齿轮槽(934),所述齿轮槽(934)右下侧设有第四齿轮(933),与第四齿轮(933)焊接,右侧设有齿条槽(915),与齿条槽(915)扣接,所述第四齿轮(933)左上侧设有第五齿轮(935),与第五齿轮(935)过渡配合,所述第五齿轮(935)通过拉线(936)与右上侧第二齿轮(913)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齿轮(913)下方设有支撑块(916),与支撑块(916)锁接,所述支撑块(916)右侧设有斜槽(914),所述第二齿轮(913)左上侧设有第一齿轮(912),与第一齿轮(912)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齿轮(912)安装于齿条(911)右侧,与齿条(911)相啮合,所述齿条(911)上侧设有下挡板(910),与下挡板(910)焊接,所述下挡板(910)右上侧设有上挡板(908),与上挡板(908)间隙配合,所述下挡板(910)上端面通过拉线(936)与第二滚轮组(907)连接,所述第二滚轮组(907)左侧设有固定槽(927),与固定槽(927)通过拉线(936)连接,所述固定槽(927)左侧设有第三滚轮组(928),与第三滚轮组(928)间隙配合,所述第三滚轮组(928)安装于滑槽(926)上方,与滑槽(926)焊接,所述滑槽(926)下方设有接触块(923),与接触块(923)间隙配合,所述接触块(923)通过钢丝线(924)与第三滚轮组(928)连接,所述接触块(923)右侧设有接电槽(925),与接电槽(925)电连接,所述接电槽(925)右侧设有刮渣转机(909),与刮渣转机(909)电连接,所述刮渣转机(909)上方设有传送带(904),与传送带(904)扣接,所述传送带(904)上方设有刮齿(905),与刮齿(905)扣接,所述支撑架(902)左侧设有辅助电机(903),与辅助电机(903)扣接,所述辅助电机(903)上方设有连接导线(922),与连接导线(922)电连接,所述连接导线(922)上方设有导电槽(929),与导电槽(929)电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培豪,未经童培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4750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