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系统物资转运托盘抬升装置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9114.6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8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左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萃智工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B66F9/24;B66F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物资转运托盘抬升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边杆、上端移动块、中间块、前叉箱、边杆座、轮胎、轮胎驱动机构、电控柜、螺纹杆Ⅰ、支撑滑杆以及螺纹杆Ⅱ。两侧边杆之间设有螺纹杆Ⅰ与支撑滑杆,螺纹杆Ⅰ与支撑滑杆上共同穿设有上端移动块,上端移动块下方设有中间块,中间块向下设有螺纹杆Ⅱ,螺纹杆Ⅱ上穿设有前叉箱。边杆侧面装有电控柜,边杆下方设有边杆座,边杆座下装有轮胎驱动机构,轮胎驱动机构上装有轮胎。本发明可以实现托盘抬升、转向等功能,同时其轮胎可以实现360°转动,方便在狭小的作业环境内操作,提高作业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边杆 螺纹杆 托盘 轮胎驱动 支撑滑杆 上端 移动块 中间块 轮胎 电力系统 抬升装置 物资转运 电控柜 前叉 作业环境 作业效率 抬升 侧面 | ||
【主权项】:
电力系统物资转运托盘抬升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边杆(1)、上端移动块(2)、中间块(3)、前叉箱(4)、边杆座(5)、轮胎(6)以及轮胎驱动机构(7),所述的右侧边杆(1)内部上方设有电机Ⅰ(1a),所述的电机Ⅰ(1a)的输出端垂直朝上设置,所述的电机Ⅰ(1a)输出端设有锥形齿轮Ⅰ(1b),所述的两个边杆(1)之间设有轴线在同一个水平面的螺纹杆Ⅰ(9)以及支撑滑杆(10),所述的螺纹杆Ⅰ(9)右端端头穿设入右侧边杆(1)内部,所述的螺纹杆Ⅰ(9)右端端头处设有锥形齿轮Ⅳ(9a),所述的锥形齿轮Ⅳ(9a)与锥形齿轮Ⅰ(1b)啮合连接,所述的螺纹杆Ⅰ(9)与支撑滑杆(10)上共同穿设有上端移动块(2),所述的螺纹杆Ⅰ(9)与上端移动块(2)螺纹连接,所述的上端移动块(2)内部设有输出端垂直朝下的电机Ⅱ(2a),所述的上端移动块(2)下方设有中间块(3),所述的中间块(3)上部设有连接轴(3d),所述的连接轴(3d)末端穿设入上端移动块(2)内部,所述的连接轴(3d)末端设有转盘Ⅰ(3c),所述的转盘Ⅰ(3c)与电机Ⅱ(2a)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中间块(3)通过转盘Ⅰ(3c)以及连接轴(3d)与上端移动块(2)转动连接,所述的中间块(3)内部中间位置设有输出端垂直朝下的电机Ⅲ(3a),所述的电机Ⅲ(3a)输出端处设有齿轮Ⅰ(3a1),所述的中间块(3)下方设有两个前叉箱(4),所述的前叉箱(4)内部设有电机Ⅳ(4b),所述的电机Ⅳ(4b)输出端处设有驱动齿轮(4b1),所述的驱动齿轮(4b1)外围设有链条(4c),所述的链条(4c)与驱动齿轮(4b1)啮合连接,所述的链条(4c)内侧两端设有支撑轮(4d),所述的支撑轮(4d)与链条(4c)转动连接,所述的支撑轮(4d)中心设有贯穿的固定轴(4d1),所述的固定轴(4d1)与支撑轮(4d)转动连接,所述的固定轴(4d1)与前叉箱(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前叉箱(4)上设有前叉(4a),所述的前叉(4a)下端面处设有固定齿(4a1),所述的固定齿(4a1)与链条(4c)上端面啮合连接,所述的前叉箱(4)与中间块(3)之间设有螺纹杆Ⅱ(11),所述的螺纹杆Ⅱ(11)贯穿过前叉箱(4)内部,所述的螺纹杆Ⅱ(11)与前叉箱(4)螺纹连接,所述的螺纹杆Ⅱ(11)上方末端穿设入中间块(3)内部,所述的螺纹杆Ⅱ(11)上方末端处设有上端齿轮(11a),所述的上端齿轮(11a)与齿轮Ⅰ(3a1)之间设有中间齿轮(3b),所述的边杆(1)下方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边杆座(5),所述的边杆座(5)下方设有轮胎驱动机构(7),所述的每个轮胎驱动机构(7)各设有两个轮胎(6),所述的边杆座(5)内部设有回油电磁阀(5e)以及液压油泵(5f),所述的边杆座(5)内部中间设有油箱(5d),所述的油箱(5d)两侧各设有一个弧形的油腔(5b),所述的油腔(5b)一端设有弧形的滑杆滑道(5a),所述的滑杆滑道(5a)与油腔(5b)的圆心相同,所述的油腔(5b)内部设有弧形推杆(5c),所述的弧形推杆(5c)与滑杆滑道(5a)滑动连接,所述的弧形推杆(5c)末端设有弧形活塞(5c1),所述的弧形活塞(5c1)与油腔(5b)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的滑杆滑道(5a)内部远离油腔(5b)的一侧设有推力弹簧(5a1),所述的油腔(5b)另一端端面与液压油泵(5f)之间设有进油管Ⅰ(5f1),所述的油腔(5b)另一端端面与回油电磁阀(5e)之间设有回油管Ⅰ(5e1),所述的液压油泵(5f)与油箱(5d)之间设有进油管Ⅱ(5f2),所述的回油电磁阀(5e)与油箱(5d)之间设有回油管Ⅱ(5e2),所述的轮胎驱动机构(7)内部上方设有两个电机Ⅴ(7c),所述的两个电机Ⅴ(7c)输出端方向相反,所述的电机Ⅴ(7c)输出端处设有锥形齿轮Ⅲ(7c1),所述的轮胎驱动机构(7)两侧端面处设有连接杆滑道(7a),所述的轮胎驱动机构(7)两侧设有轮胎(6),所述的轮胎(6)内侧设有连接杆(6c),所述的连接杆(6c)可在连接杆滑道(7a)内部自由滑动,所述的连接杆(6c)末端穿设入轮胎驱动机构(7)内部,所述的连接杆(6c)末端设有锥形齿轮Ⅱ(6c1),所述的锥形齿轮Ⅱ(6c1)与锥形齿轮Ⅲ(7c1)之间设有两端设有锥形齿轮的锥形齿轮组(7b),所述的轮胎(6)内部设有转盘Ⅱ(6b1),所述的转盘Ⅱ(6b1)与轮胎(6)转动连接,所述的轮胎(6)外侧设有滑杆(6b),所述的滑杆(6b)下端水平穿设入轮胎(6)内部与转盘Ⅱ(6b1)固定连接,所述的滑杆(6b)上端穿设入滑杆滑道(5a)内部,所述的滑杆(6b)位于滑杆滑道(5a)内部的端头位于弧形推杆(5c)与推力弹簧(5a1)之间,所述的右侧边杆(1)侧面中间位置设有电控柜(8),所述的电控柜(8)内部设有控制装置(8a)以及电源装置(8b),所述的电机Ⅰ(1a)、电机Ⅱ(2a)、电机Ⅲ(3a)、电机Ⅳ(4b)、回油电磁阀(5e)、液压油泵(5f)、电机Ⅴ(7c)以及电源装置(8b)分别与控制装置(8a)电性连接,该电力系统物资转运托盘抬升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抬升托盘:启动电机Ⅴ(7c),通过锥形齿轮组(7b)带动轮胎(6)旋转,将电力系统物资转运托盘抬升装置的使用方法移动到托盘正前方,由于前叉箱(4)与螺纹杆Ⅱ(11)是螺纹连接,因此螺纹杆Ⅱ(11)转动时前叉箱(4)可在螺纹杆Ⅱ(11)上上下移动,启动电机Ⅲ(3a),通过中间齿轮(3b)带动上端齿轮(11a)旋转,进而使得螺纹杆Ⅱ(11)转动,使得前叉箱(4)下降到螺纹杆Ⅱ(11)的最下方,启动电机Ⅰ(1a),通过锥形齿轮Ⅰ(1b)以及锥形齿轮Ⅳ(9a)带动螺纹杆Ⅰ(9)转动,这时与螺纹杆Ⅰ(9)螺纹连接的上端移动块(2)可在螺纹杆Ⅰ(9)上左右移动,直到前叉箱(4)上的前叉(4a)与托盘底部的托孔对准为止,启动电机Ⅳ(4b),电机Ⅳ(4b)输出端的驱动齿轮(4b1)带动链条(4c)转动,进而使得与链条(4c)啮合连接的前叉(4a)向外移动,插入到托盘下部,当前叉(4a)插入到托盘下部一定距离时,控制装置(8a)控制电机Ⅳ(4b)关闭,并控制电机Ⅲ(3a)反转,使得前叉箱(4)向上运动,完成托盘抬升作业;步骤二,托盘转向:启动电机Ⅱ(2a),电机Ⅱ(2a)的输出端与转盘Ⅰ(3c)固定连接,因此电机Ⅱ(2a)启动后转盘Ⅰ(3c)随之转动,并带动中间块(3)进行旋转,进而使得托盘随着前叉箱(4)完成水平方向上的转向;步骤三,电力系统物资转运托盘抬升装置的使用方法的转弯:正常情况下滑杆(6b)位于滑杆滑道(5a)内部的端头在推力弹簧(5a1)的推力作用下位于滑杆滑道(5a)与油腔(5b)的交汇部位,这时每个轮胎驱动机构(7)上的两个轮胎(6)分别位于轮胎驱动机构(7)的两侧,当电力系统物资转运托盘抬升装置的使用方法需要转弯时,关闭回油电磁阀(5e),开启液压油泵(5f),将油箱(5d)内部的液压油打入到油腔(5b)内部,推动弧形活塞(5c1),进而使得弧形推杆(5c)克服推力弹簧(5a1)的推力,推动滑杆(6b)沿滑杆滑道(5a)滑动,当滑杆(6b)沿滑杆滑道(5a)滑动时,与轮胎(6)固定的连接杆(6c)会在连接杆滑道(7a)内部滑动,改变锥形齿轮Ⅱ(6c1)与锥形齿轮组(7b)下部锥形齿轮的啮合位置,进而在轮胎(6)位置移动时能够保证有效的传动连接,保持轮胎(6)转动,轮胎(6)位置的最大调节角度为90°,当轮胎(6)位置转动90°时,电力系统物资转运托盘抬升装置的使用方法可以实现由前后行走变为左右方向行走;步骤四,放置托盘:移动电力系统物资转运托盘抬升装置的使用方法到达托盘需要放置的位置后,启动电机Ⅲ(3a)将托盘放下,放置好后,启动电机Ⅳ(4b),将前叉(4a)收回到前叉箱(4)内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萃智工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淄博萃智工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3911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