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生物多孔陶瓷微球的垃圾渗滤液短程脱氮除碳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4616.3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4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贺磊;龚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4 | 分类号: | C04B35/14;C04B38/02;C02F9/1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文颖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多孔陶瓷微球的垃圾渗滤液脱氮除碳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备具有光催化能力的生物多孔陶瓷微球,将其放置于生化池内,然后采用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结合光催化技术,达到对COD、氨氮的高效降解,并去除色度对水质的影响。本发明制得的生物多孔陶瓷微球的孔隙率可控,其具有光催化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的能力,提升了对垃圾渗滤液的高浓度氨氮的降解效果以及COD的脱除效率,使得出水效果更好,节省了时间和能耗,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1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陶瓷微球 垃圾渗滤液 短程硝化反硝化 高浓度氨氮 光催化降解 光催化能力 短程脱氮 高效降解 工艺结合 光催化 孔隙率 生化池 氨氮 出水 降解 可控 色度 脱除 脱氮 去除 制备 能耗 污染物 废水 水质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生物多孔陶瓷微球的垃圾渗滤液脱氮除碳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备具有光催化能力的生物多孔陶瓷微球,将其放置于生化池内,然后采用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结合光催化技术,达到对COD、氨氮的高效降解,并去除色度对水质的影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多孔陶瓷微球的垃圾渗滤液脱氮除碳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多孔陶瓷微球的直径为3~5mm,孔隙率为50~9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多孔陶瓷微球的垃圾渗滤液脱氮除碳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多孔陶瓷微球的原材料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的二氧化硅35~40%、氧化铝20~25%、硅酸钙10~15%、氧化铁0.2~1%、氧化镧0.2~1%、二氧化钛0.5~1.5%、去离子水10~20%、发泡剂6~1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生物多孔陶瓷微球的垃圾渗滤液脱氮除碳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碳酸氢钠。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生物多孔陶瓷微球的垃圾渗滤液脱氮除碳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多孔陶瓷微球的制备方法为:将二氧化硅、氧化铝、硅酸钙、碳酸氢钠、氧化铁、氧化镧、二氧化钛、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搅拌后加入发泡剂,再放入马弗炉中烧结,通过挤压成型,产物为不规则颗粒状球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生物多孔陶瓷微球的垃圾渗滤液脱氮除碳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的速度为100rpm,搅拌时间为12h。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生物多孔陶瓷微球的垃圾渗滤液脱氮除碳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温度为1200℃,烧结时间为6h。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多孔陶瓷微球的垃圾渗滤液脱氮除碳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的硝化过程控制在反硝化阶段,依次包括A/O工艺、MBR工艺。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生物多孔陶瓷微球的垃圾渗滤液脱氮除碳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A/O工艺中短程硝化工艺的具体参数为:温度为25~30℃,pH值为7~7.5,DO为0.5~2mg/L,水力停留时间为67.2h,初始投加的活性污泥的量为1200~1500mg/L;短程反硝化工艺的具体参数为:温度为20~25℃,pH值为7.5~8,DO为0.3~0.6mg/L,水力停留时间为48h,初始投加的活性污泥的量为1000~1200mg/L;所述MBR工艺的具体参数为:温度为20~25℃,DO为6~8mg/L,水力停留时间为64.8h。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多孔陶瓷微球的垃圾渗滤液脱氮除碳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技术采用紫外光照射,其具体参数为:温度为20~25℃,pH值为7.5~8,水力停留时间为5h,照射时间为1~2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1461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密铸造用型芯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物料排胶和烧结生产线